战争中没有女性

战争中没有女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昆仑出版社
作者:[苏] 阿列克茜叶维契
出品人:
页数:259
译者:吕宁思
出版时间:1985-9
价格:1.3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
丛书系列:外国军事文学译丛
图书标签:
  • 纪实文学
  • 女性
  • 战争/军事
  • 苏联
  • 卫国战争
  • 历史
  • 俄罗斯
  • 诺贝尔
  • 战争
  • 女性
  • 历史
  • 社会
  • 性别
  • 战争伦理
  • 性别平等
  • 纪录片
  • 非虚构
  • 反思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战争中没有女性》这部作品,可以说是一部全景性纪实文学。作者没有象前人一样,选择一个或几个原型,精心构思,写成一篇环绕一个或几个人物展开情节的小说。如果那样做,作者也是有足够的素材积累和驾驭能力的。但是,阿列克茜叶维契志在开拓,她为自己确立的目标,似是要写出伟大卫国战争中苏联妇女的整体形象。她不是描写一两个、十几个女性形象,而是集中了数十个战时妇女的故事,让她们作为主人公轮流出现,“自己讲自己”,仿佛直接面对读者娓娓而谈。这些女主人公的命运遭际丰富多彩、各个不同,又具有整体的共性。作者巧妙地剪辑和汇合了她们的故事,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战争中妇女群象的长卷巨画。作者所取的描绘角度也颇具独特性,她不去渲染战斗和工作的过程,也没有直接描写女兵们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而主要是通过女性心灵对于战争的感受,从感情上去反映和描绘战争,进而深刻地揭示了那场战争的本质。战争本来似乎是男人的事,女性与军人难以得兼,但这一常规在卫国战争中被打破了,众多女性从戎参战。女孩子们身上习见的娇柔、温存、端庄、懦弱等等,在战火中改变了,女性非女性化了,这一事实说明了战争的严峻和残酷,更说明了卫国战争的正义性和全民性。这部作品着意于探索战争中女性的心理及其种种表现,种种变化,同时也就反映了卫国战争中苏联妇女的牺牲和贡献。

作者简介

斯韦特兰娜·亚历山德罗夫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Svetlana Alexandravna Alexievich

白俄罗斯作家,1948年生于乌克兰,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曾做过记者,作品以独特风格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等重大事件。

曾多次获奖,包括瑞典笔会奖(1996)、德国莱比锡图书奖(1998)、法国“世界见证人”奖(1999)、美国国家书评人奖(2005)、德国书业和平奖(2013)等。

获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目前其作品已在全世界被翻译成35种文字,并创作有21部纪录片脚本和3部戏剧(曾在法国、德国、保加利亚演出)。

-------------------------------------------------------------------------

【译者简介】

吕宁思:电视主持人、制作人,作家,译者。现任凤凰卫视资讯台执行总编辑、副台长,南京大学客座教授,西华大学客座教授。著有《凤凰卫视新闻总监手记》《总编辑观天下》等书。曾于三十年前翻译此书,译名为《战争中没有女性》,本书根据2013年俄语最新修订完整版重译。

目录信息

“我不想回忆……”
“再长长吧,姑娘……你们还嫩呢”
“只有我一人回到妈妈身边……”
“我们这幢楼里有两场战争……”
“电话听筒可射不出子弹……”
“我们只获得了小小的奖章……”
“那已经不是我了……”
“我现在还记得这双眼睛……”
“我们没有打过枪……”
“关于一丁点儿大的小土豆……”
“妈妈,爸爸——是什么?”
“我拯救了生命……我想拯救了和平……”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确实不能理解战争是怎么回事。 在战争中国人们会遇到的可怕的事情,远比我所能想到的还要可怕。沈从文写战时衙门断案,用猜拳决定犯人的生死,命若草芥。14岁的安妮在日记中反思战争的无意义。林达用集中营海贼们的画作与合唱呼喊着《像自由一样美丽》。 ...  

评分

今年对二战题材颇为着迷。把书架上跟二战相关的一切书籍都拿来读。不得不说,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冲击力。我们一直生活在父权社会中,关于战争,好像只是男人之间相互搏杀的事情。这本书让我知道了原来二战东线战场中,苏联红军里有至少100万女兵。她们不只是护士、通信员、炊事...  

评分

评分

这本书是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之一,或者说,由这本尚显稚嫩的书开始,作者开启了自己一系列的纪实作品。 这是一部苏德战争纪实,记录的是二战中被大家忽视的女兵的经历与感受。她们在战争中的角色不仅是战地护士、医生、炊事等后勤人...  

评分

生活中,我们听到过太多感人肺腑的母爱故事,保护孩子简直是种本能。产后虚弱的母亲,听得婴儿哭声,立刻抱起安抚;恶犬扑来,母亲将孩子挡在身下,自己身被重伤;饥馑年代,母亲吃糠咽菜,也要将仅有的肉留给孩子。 但在S.A.阿列克谢耶维奇笔下,母爱本能又不尽然如我们理解...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柔性代表的女性

评分

战争是一种私人体验。

评分

战争是一种私人体验。

评分

10.12上完。跟風讀諾貝爾文學作品。這屬於文獻紀實文學,那麽其內容就應是完整或部分地再現史實。然而我讀書都帶著挑事的心態去讀,讀到最後一章,我產生了疑惑,印象中蘇軍對待俘虜以及敵國平民應該更殘暴就比日本鬼子差些,當然出發點不同,怎麼在女性老兵描述下這種事少有呢?我就又去瞭解了下情況,得出蘇軍雖紀律差復仇心強,但比起德軍還是比較文明的。這部書開始讀我得出蘇聯人都愛國都有捍衛主權的勇氣,她們一門心思的想參戰想殺敵想為國家做貢獻,此時真的是國家利益高於一切;往後發現作者更想表達的是和平是那麽的美好,來之不易,戰爭是可怕的,是生理與心理的雙重折磨!而心靈的創傷影響更深。為什麼女人要參與戰爭,採訪者們給出國無家同無;為什麼女人可以勝任戰場的需要?採訪者們給出你不勝任,下一秒就是槍下鬼,不丟掉女人的柔

评分

10.12上完。跟風讀諾貝爾文學作品。這屬於文獻紀實文學,那麽其內容就應是完整或部分地再現史實。然而我讀書都帶著挑事的心態去讀,讀到最後一章,我產生了疑惑,印象中蘇軍對待俘虜以及敵國平民應該更殘暴就比日本鬼子差些,當然出發點不同,怎麼在女性老兵描述下這種事少有呢?我就又去瞭解了下情況,得出蘇軍雖紀律差復仇心強,但比起德軍還是比較文明的。這部書開始讀我得出蘇聯人都愛國都有捍衛主權的勇氣,她們一門心思的想參戰想殺敵想為國家做貢獻,此時真的是國家利益高於一切;往後發現作者更想表達的是和平是那麽的美好,來之不易,戰爭是可怕的,是生理與心理的雙重折磨!而心靈的創傷影響更深。為什麼女人要參與戰爭,採訪者們給出國無家同無;為什麼女人可以勝任戰場的需要?採訪者們給出你不勝任,下一秒就是槍下鬼,不丟掉女人的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