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选集。收了什克洛夫斯基2,埃亨巴乌姆1,梯尼亚诺夫2,托马舍夫斯基4和日尔蒙斯基5的文章。文章的排列很有特点,以什克洛夫斯基的反常化和复杂形式为开端,以日尔蒙斯基对形式化问题的拨乱反正作结。选的第二个人和第三个人文章读起来意义不大。比较有价值的是《主题》《诗学的任务》能看出野心。期间涉及的语言学知识和由于语言不通理解起来很吃力的俄国诗歌及韵律问题,是比较让人痛苦的。
评分陌生化:“那种被称为艺术的东西之存在,就是为了唤回人对生活的感受,使人感觉到事物,使石头作为石头被感受。艺术的目的是使你对事物的感觉如同你所见的视象那样,而不是如同你所认知的那样;艺术的手法是事物的‘陌生化’手法,是复杂化形式的手法,它增加了感受的难度和时延,既然艺术中的领悟过程是以自身为目的的,它就理应延长;艺术是一种体验事物之创造的方式,而被创造物在艺术中已无足轻重。”
评分介绍形式主义较早的论文集,其中什克洛夫斯基关于故事和小说结构的分析在当时算是开先河了吧,与后来读的结构主义文论有些相似。推荐托马舍夫斯基论《主题》和梯尼亚诺夫对于电影的分析。总的印象是,诗歌、电影、小说以及悲剧,这些原本与情节、情感联系密切的范畴,到了语言论者那里,仿佛吃鸡的北大教授的做法,使之变成了一摊骨架。
评分剔除了雅各布逊,那篇《主题》里的各类概念简直被中小学语文老师奉为圭臬,可是那些毫无来由便将此讥为“过时”的观点不敢苟同。如果对诗歌不是极度喜爱,那看多了“诗学”也很折磨。
评分陌生化理論給庸俗化到我無法接受的地步,還是回到原典吧(雖然只是譯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