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潘光旦

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潘光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作者:吕文浩
出品人:
页数:284
译者:
出版时间:2009-4
价格:2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345185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潘光旦
  • 思想史
  • 吕文浩
  • 社会
  • 人类学
  • 社会学
  • 潘光旦和社科近代史
  • 好看
  • 中国现代思想史
  • 潘光旦
  • 思想史
  • 教育思想
  • 社会学
  • 文化研究
  • 知识分子
  • 近代中国
  • 学术史
  • 思想发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国现代思想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后五四时代学者群的崛起,以及他们给思想文化生态所带来的新因素。这些学者的出现,一方面奠定了中国现代学术的根基,另一方面,他们中的一些人广泛参与中国现代社会政治变革与思想文化建设,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和思想文化的革故鼎新起到了重要作用。本书聚焦于活跃在1920年代中期至1940年代末期的学者型社会思想家潘光旦,将他放在清末至民国时期思想文化演变的背景下予以考察,着重评述他对优生学、社会学、性心理学等新兴学科的接受与认识,以及他在民族观、婚姻家庭、性文化与中西文化观等方面的见解。学术界长期以来对社会思想在思想史研究中的地位不够重视,本书以知识史/ 学科史与思想史的关系为线索,尝试着将潘光旦的社会思想放在一般思想史的视野下加以评析,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者简介

吕文浩 1971年生。1993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获法学(社会学)博士学位。自1996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在潘光旦学术思想研究、社会学史、社会思想史以及清华校史、西南联大史等方面发表论文、书评十余篇,著有《潘光旦图传》(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另有四五十篇历史文化方面的文章发表。

目录信息

序言
前言
一 一别卅载又逢君
二 后五四时代知识分子与思想史
第一章 家世与国内求学时代
一 诗书之家觅新知
二 西风习习温旧知
第二章 从优生学向社会学的扩展
一 西方优生运动的波澜
二 选择优生学作为专业
三 在美国学习优生学
四 兼顾社会思想的经过与原因
五 从优生学扩展到社会学的逻辑环节
第三章 潘光旦:社会学界的优生学家
一 春风化雨博雅师
二 “文化与优生学”之争
三 其他社会学界同仁反应不一
四 余言
第四章 潘光旦对社会学的认识
一 个人与社会并重的社会观
二 社会学是一门“很切实的学问”
三 社会学研究的基本框架
四 区分社会学与社会主义
五 余言
第五章 潘光旦的中国民族观
一 民族:血缘与文化共同体
二 潘光旦中国民族性认识的思想渊源
三 潘光旦所见中国民族的四种病态
四 以优生学作为手段来改善民族品质
五 从两个论争看民族品质改善的不同见解
六 余论
第六章 潘光旦对婚姻家庭问题的见解
一 恋爱与婚姻选择的标准
二 远婚近婚与迟婚早婚
三 婚姻的可取性
四 折中家庭的意义
五 新贤妻良母论
六 生育节制本身也要受到节制
七 钟情于家庭养老
八 余论
第七章 潘光旦、霭理士与中西性文化的融会
一 学术因缘
二 霭理士在思想倾向上对潘光旦的影响
三 两点思想差异
四 “贞节”新解与五四后性道德的探讨趋势
五 选择性阐释中国性文化史
六 对当时涉性事件、言论的评论
七 余论
第八章 潘光旦的中西文化观
一 种族竞存标准下的中国文化
二 与胡适在文化观上的两次讨论
三 “中国本位”的内涵
四 “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
五 以“三才通论”分析中西文化的利弊
主要参考文献
一 论文、一般文章
二 专著、资料集
三 学位论文、博士后报告
索引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在许多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学术史的书籍中,进入著者研究视野的人物,大多数是哲学家、政治家,所关注的思想也主要是维新革命、文化运动、主义之争之类的大命题,真正认真分析的社会学家、科学家及其思想却是少数。而潘光旦这样的社会学家,倒是真正在严谨的科学基础之上对...

评分

在许多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学术史的书籍中,进入著者研究视野的人物,大多数是哲学家、政治家,所关注的思想也主要是维新革命、文化运动、主义之争之类的大命题,真正认真分析的社会学家、科学家及其思想却是少数。而潘光旦这样的社会学家,倒是真正在严谨的科学基础之上对...

评分

在许多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学术史的书籍中,进入著者研究视野的人物,大多数是哲学家、政治家,所关注的思想也主要是维新革命、文化运动、主义之争之类的大命题,真正认真分析的社会学家、科学家及其思想却是少数。而潘光旦这样的社会学家,倒是真正在严谨的科学基础之上对...

评分

在许多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学术史的书籍中,进入著者研究视野的人物,大多数是哲学家、政治家,所关注的思想也主要是维新革命、文化运动、主义之争之类的大命题,真正认真分析的社会学家、科学家及其思想却是少数。而潘光旦这样的社会学家,倒是真正在严谨的科学基础之上对...

评分

在许多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学术史的书籍中,进入著者研究视野的人物,大多数是哲学家、政治家,所关注的思想也主要是维新革命、文化运动、主义之争之类的大命题,真正认真分析的社会学家、科学家及其思想却是少数。而潘光旦这样的社会学家,倒是真正在严谨的科学基础之上对...

用户评价

评分

又一牛人。 大学时读费孝通,很葱白,后来才知道潘光旦是费孝通的老师,想葱白没找到门。现在有空,可以摸着墙找门了。 潘光旦:《国难与教育的忏悔》,》《日本德意志民族性之比较的研究》,文集跳着读,不好意思的说。家谱与宗法的关系、家谱的效用、家谱方法论很有意思,对于理解我们自己,大有用处。NND,偶就素介样学以致用。 梁启超的学生。给闻多改名闻一多。定义了土家族。从北大到民族学院,文革开始后,备受摧残,“他要止痛片,没有,要安眠药,也没有,夜深,寂寞鸿儒潘光旦,死在学生费孝通怀里”

评分

潘光旦本人思想脉络梳理得很清晰,但“中国现代思想史上”却未尽意。除了霭理士与中西文化观两章对时代思想论争有较为深入的分析外,前面几章多是介绍潘个人思路与简要对比其他学者反应,整体潮流的运动演进仅在余论中稍有着墨,未能揭出。对于潘一些具体的论说,有时似乎过于“同情的理解”了。

评分

当年看《大师》就很佩服潘光旦。

评分

高山杉推崇的作者,一读之下,果觉不错。

评分

高山杉推崇的作者,一读之下,果觉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