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经成为经典

当经成为经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任剑涛
出品人:
页数:420
译者:
出版时间:2018-4
价格:7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2012265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政治哲学
  • 儒家
  • 儒学
  • 任剑涛
  • 哲学
  • 道德哲学
  • 政治理论
  • 中外思想史
  • 经典诠释
  • 经文研究
  • 文化传承
  • 历史演变
  • 思想探讨
  • 宗教哲学
  • 文本分析
  • 智慧传承
  • 学术研究
  • 精神内涵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近年,以儒学为代表的国学研究不断升温,但是其自处之道似乎并未因此占居应有的时代位置。作者提出儒学研究应采取一种思想与社会积极互动的态度,以求深度切入现代中国建构的社会进程之中。这是儒学能够成功地从传统转入现代的有效途径。故本书采取近乎折衷的研究进路:既高度重视传统儒学的现代价值,又理性拒斥贬斥儒学的立场,以现代中国建构为核心,讨论儒学的重建尝试。

作者简介

任剑涛,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目前主要从事政治哲学、中西政治思想、当代中国政治等方面的研究。

·

已出版著作近二十种。相关著作:

《从自在到自觉——中国国民性探讨》

《伦理政治研究:从早期儒学视角的理论透视》

《道德理想主义与伦理中心主义:儒家伦理及其现代处境》

《复调儒学——从古典解释到现代性探究》

目录信息

导 论 现代儒学的浮现:从独享政治权威到竞争文化资源/001
一 祛经之儒:从一家独尊到一家之言/001
二 政教-知行的疏离:儒家权威的失落/008
三 政教复合:儒家难以再现的政治荣光/015
四 经典归位:儒家重整与文化资源的竞争/022
·
上 编 经典之变
第一章 作为现实摹本的传统/033
一 作为泄愤对象的经典传统/033
二 权力支配/038
三 政治权力压倒话语权利/043
四 解释的踌躇/049
第二章 经典、经典的替代及其条件/055
一 什么是经典/055
二 新旧经典/060
三 趋时的思想/065
四 政治的功用/072
第三章 “红儒”与“原儒”:马克思主义与儒家的关系/078
一 一个由政治给定的命题/078
二 界定“红儒”与“原儒”/084
三 相互审视/092
四 合则两利?!/100
第四章 重写儒学史与古代史意识形态/109
一 重写儒学史的意识形态魅影/109
二 古代史意识形态及其影响力/114
三 古代史意识形态的困境/121
四 意识形态羁绊与儒学史重写之路/127
第五章 读经、儒家价值与文化屈从/133
一 读经的意味/133
二 政治与宗教、教化/137
三 各归其宗?/142
四 告别文化屈从/146
·
中 编 学思人物
第六章 境界与境遇:以冯友兰为例/155
一 在批评与辩护之间/155
二 境界说的言说方式:类型划分与规范分析/158
三 境界说之外:一个文化审视/164
四 一元二分:现实境遇中境界说的人生指向/168
第七章 文化卫道与政治抉择:以徐复观、钱穆为例/173
一 文化卫道与儒家情结/173
二 传统政治文化的总体评判/177
三 政治现代性的弃取/183
四 文化保守主义与政治保守主义/187
第八章 儒家政治思想“接着讲”的两种路向:以梁漱溟、牟宗三为例/191
一 照着讲、接着讲与接续的取向/192
二 实践接续:梁漱溟式的社会重建儒学/196
三 创新学理:牟宗三式的政治哲理儒学/203
四 出路何在:实践与学理能否对接/210
第九章 儒家宪政、王道政治与文化形态:对话“大陆新儒家”/218
一 儒家宪政论述:后台布景与前台设计/219
二 重回王道:为世界立心,抑或为中国遮羞/227
三 文明形态史观中的儒学与现代性/234
第十章 廓清儒学研究的知识边界:以李锦全为例/243
一 儒学与儒教/244
二 儒学与诸学派/248
三 儒学与西学/252
四 儒学:在传统与现代的边际上/255
五 前提清理/258
·
下 编 顿挫前路
第十一章 经与经典:儒家复兴的经学、哲学与史学之途/263
一 理解经与经典的参照系/263
二 经学张力与建国困境/268
三 经学的整全结构与三个致思方向/273
四 经学的整合进路及其限度/283
五 超越经学的完备化取向/290
六 确立复兴儒家的现代思路/299
第十二章 文化间的踌躇:中西学者间的汉学或中国学/312
一 寻求确解的困惑/312
二 误读的价值/317
三 理性互动/323
四 文化会通/327
第十三章 思想的张力: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争在中国/333
一 界内界外/334
二 文化语境/337
三 解释与误读/342
四 一个疑惑:跨文化地思想?/345
第十四章 法律主治与中华文明的自我超越/348
一 法律主治与中国的文明形态抉择/348
二 法律主治与中国文明形态的转变/353
三 法律主治与文明形态转变的挑战与前景/358
第十五章 现代性、历史断裂与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366
一 现代化与现代性/367
二 历史断裂:现代性的特征/370
三 现代性的普世化与中国处境/374
四 现代性的中国问题性/379
五 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的现代性格局/382
·
附 录
Ⅰ 以现代价值向度和知识取向重写儒学史/385
Ⅱ 当代儒学的主题、谱系与问题意识/404
Ⅲ 法乎上下之困:儒家与现代能否调谐?/408
后 记/418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几年,关于“女德班”的讨伐从未间断。“女德班”的培训现场一般都以孔子画像为背景,讲演者摘选儒学经典语录,高调宣扬一种男女伦理秩序,与近代以来人们追求的平等自由生活产生强烈冲突。 一个真正的儒学信仰者,是不可能接受这一幕的。然而,儒家已经不再是至尊的“经”,...

评分

这本书的部分内容原来是《复调儒学——从古典解释到现代性探究》的一部分,由于出版《复调儒学》的时候受到字数的限制,所以不得不砍掉部分篇幅。于是,原本属于那本书中讨论现代儒学主题的八章,就从书中删除了。《复调儒学》成为一部古典儒学及其现在延伸主题的专著。删除的...  

评分

这本书的部分内容原来是《复调儒学——从古典解释到现代性探究》的一部分,由于出版《复调儒学》的时候受到字数的限制,所以不得不砍掉部分篇幅。于是,原本属于那本书中讨论现代儒学主题的八章,就从书中删除了。《复调儒学》成为一部古典儒学及其现在延伸主题的专著。删除的...  

评分

这本书的部分内容原来是《复调儒学——从古典解释到现代性探究》的一部分,由于出版《复调儒学》的时候受到字数的限制,所以不得不砍掉部分篇幅。于是,原本属于那本书中讨论现代儒学主题的八章,就从书中删除了。《复调儒学》成为一部古典儒学及其现在延伸主题的专著。删除的...  

评分

这几年,关于“女德班”的讨伐从未间断。“女德班”的培训现场一般都以孔子画像为背景,讲演者摘选儒学经典语录,高调宣扬一种男女伦理秩序,与近代以来人们追求的平等自由生活产生强烈冲突。 一个真正的儒学信仰者,是不可能接受这一幕的。然而,儒家已经不再是至尊的“经”,...

用户评价

评分

有几篇还是不错的,但可能是我对纯粹的“辉格党”式论述已经不太感冒了,总体还是让我觉得颇为平淡。特别是任剑涛老师对政治儒学现实性困境的批判,虽然真实,但还是显得不够有同情心——您的政治构想和他们比,大概也就是五十步笑百步。从这个意义上说,任老师算不上政治儒学的“诤友”。

评分

任剑涛,原中山大学、人民大学,现清华大学政治系教授。立场主要是现代政治学,特别是自由主义理论方面。本书是其对于新儒家进行全面系统批评的作品,内容涵盖了对于中国古典经学、儒学的批评,对于现代新儒家的系统批评和对于当代新儒家,特别是蒋庆一系政治儒学的批评。这种批评,自然是站在现代政治学理论基础上,对于中国儒家理论进行分析的产物,认为儒家及其经典,更多是传统社会的政治理论产物,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因此,他进一步批评了现代性儒家几个流派,特别是对于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中儒家立场的分析,认为其受当代政治影响摇摆不定。而对于徐复观和钱穆的分析,则认为保守主义要区分政治保守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认为钱穆仍旧是政治保守主义,而徐复观在对传统政治批判后,形成了文化保守主义。文章最后一部分是对于当代新儒家的批判。

评分

感觉作者批判了很多,但没看出老任提出了啥自己的观点啊。

评分

字体太小。

评分

作者在后记中写道“留给儒学一个现代性理论建构的空间,促使他的政教面相适度分立,重建传统儒学具有的包容性,使其成为中国现代转型的动力因素”是其研究目的性所在。也就是此书的撰写意图。 相较于其他陈明诸人,任对港台儒家的理解倒挺中肯。 “红儒”、“粉红儒”的提法很好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