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霍芬在《母权论》中第一次提出了母权制的概念,论证了母权制在人类历史上的存在。作者通过大量介绍引用吕基亚、雅典、利姆诺斯、埃及、印度、莱斯博斯等民族的神话传说与历史文献,向读者展现了母权并非某个民族或族群特有的个别现象,而在史前人类社会普遍存在,是人类早期所经历的多个文化发展阶段中的一个,并且早于父权存在。
民族学家卡尔·穆利评价此书:“无论是谁,若要试图完整评估《母权论》对后世的影响,就必须同时撰写一部关于现代民族志和社会学的历史。”
巴霍芬(Johann Jakob Bachofen,1815—1887),瑞士法学家、人类学家,曾先后在巴塞尔、柏林、巴黎、伦敦和剑桥学习法律和法学史,并担任巴塞尔大学罗马法教授,以及巴塞尔的刑庭法官。主要作品有:《古代墓葬象征符号》(1859)、《母权论》(1861)、《塔娜奎尔的传奇故事》(1870)。其代表作《母权论》一书被认为是近一百五十年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现代社会人类学的奠基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的民族学、人类学、心理分析、神话学、哲学乃至文学和艺术等众多领域持续产生影响。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是想多看看酒神文化的,可惜只在导论里说到了一些,在后续章节(特别是雅典篇)里却没有展开……巴霍芬的这本书写的难称严谨,想当然的成分不少,可也因了这份想当然,作品呈现出一种放飞想象的张力。人类学?还是文艺理论?或者是神话学?在巴霍芬是没有壁垒的。像研究历史一样的考究神话乃至古代戏剧、传说、异闻,以致令整部作品都呈现出一种魔幻的色彩。可读性大于可信性。另外,我想最早倡导婚姻的应该是男人吧????即“对交配权的垄断”,男性主导的婚姻制导致了女性地位的下降,比较说得通。
评分诚实的叙述自上古,多情的美丽女子同时与多人交媾是女神力量的释放,没其它亮点
评分舅权才是真理,不过西方人真的厉害,那么多年前的作品还能给9102年的我醍醐灌顶。
评分《生育制度》(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72页注释①:“最重要的母权论者是德国的J.巴舒芬,著有《女权》,1861年。” 补:这本书是选译本,译者有点夹带私货。
评分群媾时期人兽无异,激起女性极端反抗形成Amazon母权战胜游猎,开启农耕,以生育之爱形成普遍权利自然法,由罗马法与恺撒改革普惠,父权则以想象共同体取代母权,酒神群媾过渡、日神定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