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权论

母权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瑞士] 约翰·雅科多·巴霍芬
出品人:
页数:319
译者:孜子
出版时间:2018-1
价格:45.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8061973
丛书系列:古典与文明
图书标签:
  • 人类学
  • 女性
  • 女性史
  • 哲学
  • 历史
  • 人类学与生命政治
  • 约翰·雅科多·巴霍芬
  • 2018
  • 母权 社会学 女性主义 历史 理论 思想 民间传统 权力结构 女性发展 哲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巴霍芬在《母权论》中第一次提出了母权制的概念,论证了母权制在人类历史上的存在。作者通过大量介绍引用吕基亚、雅典、利姆诺斯、埃及、印度、莱斯博斯等民族的神话传说与历史文献,向读者展现了母权并非某个民族或族群特有的个别现象,而在史前人类社会普遍存在,是人类早期所经历的多个文化发展阶段中的一个,并且早于父权存在。

民族学家卡尔·穆利评价此书:“无论是谁,若要试图完整评估《母权论》对后世的影响,就必须同时撰写一部关于现代民族志和社会学的历史。”

作者简介

巴霍芬(Johann Jakob Bachofen,1815—1887),瑞士法学家、人类学家,曾先后在巴塞尔、柏林、巴黎、伦敦和剑桥学习法律和法学史,并担任巴塞尔大学罗马法教授,以及巴塞尔的刑庭法官。主要作品有:《古代墓葬象征符号》(1859)、《母权论》(1861)、《塔娜奎尔的传奇故事》(1870)。其代表作《母权论》一书被认为是近一百五十年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现代社会人类学的奠基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的民族学、人类学、心理分析、神话学、哲学乃至文学和艺术等众多领域持续产生影响。

目录信息

今天为什么还要读巴霍芬(代前言) 吴 飞 _ 1
译者序 _ 23
导 论 _ 1
吕基亚 _ 77
雅 典 _ 133
利姆诺斯 _ 159
埃 及 _ 168
印 度 _ 198
莱斯博斯 _ 205
注释 _ 216
关于巴霍芬的参考书目 _ 227
引用书目 _ 229
词汇表 _ 237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第七届通识教育讲习班吴飞课程读物。囫囵吞枣。

评分

http://headsalon.org/archives/5331.html,本文观点学界早已抛弃,很多考古证据证明很多部族一诞生就是父系,不存在父系过渡母系,他的书有很多逻辑无法解释的东西。

评分

对母权认同的史实陈述客观,表示其法制平等和个性化特点。母权时代高尚,“女性美达到新高度”,女性意志被赋予意义,“将年轻男子塑造成纯洁和克制品质的人”。然而,在巴霍芬主张母权的物质法则与父权的精神法则之间先进关系式的二元论观点时,却未对物质-精神概念本身做二元化分析,依附黑格尔式历史主义。总的来说,史实参考价值高,但观点措辞较直观。

评分

舅权才是真理,不过西方人真的厉害,那么多年前的作品还能给9102年的我醍醐灌顶。

评分

母权社会 父权政治 母权代表了物质性的自然 父权代表了精神性的文化;文明的进步 是人性的充分实现;国家和阶级对立的出现 是对自然的背离;母权论最深刻的张力;既想在原始状态中找到美好的社会状态,又想在文明的政治中看到人性的提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