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 一個關係器官

腦: 一個關係器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德) 托馬斯·福剋斯
出品人:
頁數:500
译者:王旭
出版時間:2025-5
價格:118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100249324
叢書系列:數字時代的人論
圖書標籤:
  • 神經科學
  • 大腦
  • 認知
  • 心理學
  • 人際關係
  • 意識
  • 生物學
  • 哲學
  • 身心連接
  • 復雜性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顛覆你對大腦的認識——探索心智、身體與世界共鳴的全新可能。

編輯推薦/圖書亮點:

1. 為什麼我們總是將意識與自我等同於大腦?從神經科學到心理治療,當代關於“腦中心主義”的觀念如何掩蓋瞭人類與身體、環境及文化的深層關係?在《腦——一個關係器官:一種現象學—生態學構想》一書中,哲學傢托馬斯·福剋斯通過現象學與生態學的視角,深刻揭示瞭腦研究中還原主義的局限,探討瞭人類主體性形成的根本問題。

2. 從鬍塞爾、梅洛-龐蒂的現象學,到當代生成認知與具身心智理論,本書係統闡述瞭大腦作為關係與共鳴器官的獨特角色,提齣瞭“循環因果性”和“身—軀雙重維度”等重要理論。通過重新定義腦與身體、文化與環境的關係,福剋斯引領我們以更加整體和生態的視角重新思考心理學、精神病學以及人類自我理解的可能性。

內容簡介:本書是已經再版六次的德語當代學術經典名著,作者提齣瞭一種現象學—生態學的腦科學方法論方案,強調理解意識現象的産生,不能從神經元及其網絡結構的角度齣發,而應該從身體與周邊環境的互動關係齣發。本書批判瞭腦生物學將大腦與身體及其周邊環境孤立開來的傾嚮,強調瞭大腦、有機體與環境的互動,並以此來理解大腦的“關係性”,探尋一種區彆於近代主體性傳統的“具身主體性”。對於試圖將大腦與身體隔離開來的腦神經科學而言,本書構成瞭一種根本性批判,揭示瞭腦神經科學推崇的“腦中心主義”內在的問題。

著者簡介

托馬斯·福剋斯,海德堡大學哲學係卡爾·雅斯貝爾斯教席(KarlJaspers-Professur)教授,海德堡大學醫院普通精神病科主治醫生,“德國現象學人論、精神病學與心理治療協會”(Deutsche Gesellschaft für Phänomenologische Anthropologie, Psychiatrie und Psychotherapie [DGAP])主席。研究重點為精神病理學、心理治療、神經科學的哲學基礎,並緻力於在此框架內重新溝通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

譯者簡介:王旭,德國呂訥堡大學(Leuphana Universität Lüneburg)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嚮為宗教現象學、德語身體現象學、跨文化哲學。齣版專著 Hope as Atmosphere. An Existentialphenomenological and Inter-cultural Study into the Phenomenon of Hope(Vandenhoeck & Ruprecht Verlage, 2022),並在《世界宗教研究》等期刊發錶論文數篇。

圖書目錄

目錄:
前 言 / 1
序 言 / 5
導 論 / 9
第一部分 對神經生物學還原論的批判/ 19
1 頭腦中的宇宙?/ 21
1.1 腦研究的唯心論遺産/ 23
1.2 第一項批判:具身知覺/ 28
1.3 第二項批判:現象世界的客觀性/ 41
1.4 第三項批判:顔色的實在性/ 45
1.5 總 結/ 49
2 腦作為主體的遺産?/ 55
2.1 第一項批判:主體性的不可還原性/ 60
2.2 第二項批判:範疇錯誤/ 74
2.3 第三項批判:無能的主體?/ 85
2.4 總結:生活世界的優先性/ 98
第二部分 腦—身體—人格/ 105
3 基礎:主體性與生命/ 109
3.1 具身主體性/ 109
3.2 生態生物學/ 128
3.3 生命體的循環與整體因果性/ 142
4 腦作為生命體的器官/ 157
4.1 有機體中的腦/ 160
4.2 腦、有機體與周圍世界的統一性/ 180
5 腦作為人格的器官/ 237
5.1 初級主體間性/ 241
5.2 神經生物學基礎/ 248
5.3 二級主體間性/ 261
5.4 總結:腦與文化/ 275
6 人格的雙重維度/ 279
6.1 心理的、物理的與生命的/ 280
6.2 與同一論的區彆/ 288
6.3 湧 現/ 297
6.4 結論:心理物理關係/ 313
6.5 總 結/ 330
7 對心理醫學的影響/ 335
7.1 精神病學中的神經生物還原論/ 335
7.2 作為循環過程的精神疾病存在/ 339
7.3 發病機製中的循環因果性/ 347
7.4 治療中的循環性/ 355
7.5 總結:主體性的作用/ 364
8 結 論/ 367
8.1 腦與人格/ 367
8.2 神經生物學知識的適用範圍/ 372
8.3 自然主義與人格主義的人類形象/ 375
文獻列錶 / 383
主題索引 / 433
人物索引 / 439
德—英—漢語術語對照錶 / 441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