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外第一本研究梁漱溟的专著
出版当年荣获美国历史学会东亚史研究最佳著作奖
畅销四十年不衰
--
《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是海内外第一部研究梁漱溟的专著,作者深入考察了梁漱溟的成长背景、思想发展轨迹、重要社会活动,并将之置于世界性反现代化思潮的大背景下予以解读。作者提出,在20世纪的风浪中,梁漱溟保持了儒者的传统和骨气;他一生的为人处世,大有孔孟之风;他四处寻求理解和支持,以实现他心目中的为人之道和改进社会之道,可称“最后的儒家”。本书1979年获美国历史学会东亚史研究最佳著作奖。
艾恺(Guy S. Alitto),197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任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语言大学梧桐汉学学者讲席教授。著有《持续焦虑: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合著)等作品。
This seems to be a very good book. It’s language is elegant and engaging, without losing precision. It starts from “a wintry blue Peking dawn in 1918” when Liang Shuming’s father threw himself into icy water, and ends with Liang’s final visit to his fa...
评分1 梁漱溟的思想 梁最初崇尚西方功利主义,对人文社科弃如敝屣,后转而沉入佛学寻求慰藉,最后变为孔家哲学的拥趸。他清高孤傲,自认是孔子在当今的唯一继承人,甚至两千年来,唯有他才真正懂孔子。他认为中国文化符合真正的人性,不但在精神水平上高于西方文化,而且也与现代化...
评分儒家是个很难描述的问题, 内含着众多哲学的思辨和历史的变迁。从现代化的角度来谈儒家, 更是难上加难。难过在美国民众中推广我们的麻辣火锅。因此, 我更喜欢的是书本的副标题:中国现代化的两难。 1. 圣人万能? 从明代的王阳明开始, 圣人就是一个普遍概念, 所谓“满街皆...
评分——“世界会好吗?”梁济问道。漱溟回答:“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能好就好啊!”他说罢就离开了家。 《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于1979年出版于美国,传记类书籍。作者以外国人的视角,来研究梁漱溟,研究中国文化。在创作这篇传记时,作者尚未见过梁漱溟本...
封面我还以为是陈丹青,面相和神态酷似
评分封面我还以为是陈丹青,面相和神态酷似
评分封面我还以为是陈丹青,面相和神态酷似
评分佩服佩服 一辈子按着自己的想法坚持不懈 虽然有点理想主义?
评分封面我还以为是陈丹青,面相和神态酷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