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晋士大夫结党交游研究

汉晋士大夫结党交游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张辞修
出品人:
页数:300
译者:
出版时间:2025-5
价格:5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7321513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汉晋史
  • 士大夫
  • 结党
  • 交游
  • 政治史
  • 社会史
  • 门阀
  • 魏晋风流
  • 历史研究
  • 学术专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从士大夫群体结党和交游活动入手,考察汉晋时期的政治史。汉晋士大夫通过结党和交游联合起来,与外戚、宦官和执政者合作或斗争。结党、交游是士大夫谋取利益和表达志尚的重要方式,具有鲜明的个人色彩。本书试图在家族因素之外,探寻其他解读汉晋政治史的视角,希望能对学界研究汉晋历史有所帮助。

作者简介

张辞修,1992年6月生于北京,祖籍河北省定兴县。20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主要研究方向为秦汉魏晋南北朝政治史、经济史。在《文史》《中华文史论丛》《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国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信息

序章
一、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
二、前人研究概述与反思
三、章节安排与内容概述
第一章 汉代儒士结党、交游研究
第一节 西汉末期的儒士大夫与外戚政治
一、成帝晚年的立储与改制
二、哀帝初年外戚与士大夫的斗争
三、“再受命”改制与丁、傅失势
四、哀帝朝外戚和儒臣宰辅的结局
第二节 东汉儒士与宦官、外戚的交际
一、东汉初年的诸王、外戚宾客
二、东汉中期外戚、宦官与士大夫的交际
三、东汉后期外戚、儒士同宦官的斗争
第三节 东汉后期士林群体的交游活动
一、“道问学”与“尊德性”——东汉前、中期士林群体内部的交游
二、“同德比义”——东汉后期以来士人交游活动的特点
三、东汉后期士人交游中的权威与竞争
小结
第二章 魏末晋初士人结党研究
第一节 魏末司马氏集团的核心成员
一、司马昭执政前期的背景
二、贾充、钟会进入司马氏集团权力核心的过程
三、司马氏集团的其他核心成员
第二节 西晋初年的贾充一党
一、贾充取得尚书台领导权
二、晋武帝对贾充的制衡
第三节 武帝朝少壮派官僚与贾充一党的矛盾
一、武帝朝前期侍从文官与贾充一党的对立
二、伐吴决策中的少壮派官僚与贾充一党
三、太康年间贾充一党和少壮派官僚的政治境遇
小结
第三章 曹魏西晋的玄学交游
第一节 曹魏的浮华友与玄学交游
一、浮华案新探
二、正始玄学与士人交游
三、钟会与曹魏后期的名士交游
第二节 西晋玄学交游研究——以王戎、王衍的交游圈为中心
一、玄学交游在西晋士林群体中的地位
二、王戎、王衍的交游圈
三、“东奔西走”——两晋之际玄学名士的政治抉择
四、玄学交游中的竞争与冲突——王敦杀王澄史事考
第三节 西晋后期玄学名士拔擢寒素研究
一、叔世:“上品无寒门”与西晋朝廷的应对之策
二、荐友:西晋后期玄学交游“进寒素”的现象及其本质
三、余响:东晋玄学名士的政治转向
小结
第四章 西晋后期的贾后亲党与二十四友研究
第一节 贾南风与武、惠之交的政治局势
一、武帝晚年贾氏的境遇
二、武帝托孤与贾南风“破局”
第二节 元康年间的贾后亲党
一、贾后亲党的成员
二、贾后亲党中的特殊人物——张华
三、贾后亲党与愍怀太子关系的变化
第三节 西晋的文学交游与贾谧二十四友
一、西晋的文学之士
二、张华与文学名士的交游
三、贾谧与“二十四友”
小结
结语
附录:周、王矛盾与周顗行事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新意无多,政治史的解读太流于表面,还有很多学术史没有涉及到。心疼买书钱。

评分

新意无多,政治史的解读太流于表面,还有很多学术史没有涉及到。心疼买书钱。

评分

第二章对贾充的分析很精彩,尤其是贾充和羊祜裴秀的暗斗以及武帝伐吴动议形成过程中贾充一党与少壮派官僚之间的斗争,能看出作者很善于在细微的官职变动中嗅到政治风向的变化,很厉害。第四章对张华的分析也很精彩,第三章对王敦杀王澄的分析以及附录对周顗政治立场变化的分析亦颇有启发。 只是学术史的清理或不太到位,第一章讲东汉名士交游和结党的时候未能使用汉碑,也未能与此类研究展开对话,颇为遗憾。第三章讲浮华案似也难以超越王惟贞的分析。另外有些推论有缺环,或者太过,如认为司马昭执政时期钟会和贾充组成了利益共同体,还是缺乏说服力;在对付杨骏时,赵王伦和楚王玮应该就是贾后招来的,作者似未措意。

评分

第二章对贾充的分析很精彩,尤其是贾充和羊祜裴秀的暗斗以及武帝伐吴动议形成过程中贾充一党与少壮派官僚之间的斗争,能看出作者很善于在细微的官职变动中嗅到政治风向的变化,很厉害。第四章对张华的分析也很精彩,第三章对王敦杀王澄的分析以及附录对周顗政治立场变化的分析亦颇有启发。 只是学术史的清理或不太到位,第一章讲东汉名士交游和结党的时候未能使用汉碑,也未能与此类研究展开对话,颇为遗憾。第三章讲浮华案似也难以超越王惟贞的分析。另外有些推论有缺环,或者太过,如认为司马昭执政时期钟会和贾充组成了利益共同体,还是缺乏说服力;在对付杨骏时,赵王伦和楚王玮应该就是贾后招来的,作者似未措意。

评分

第二章对贾充的分析很精彩,尤其是贾充和羊祜裴秀的暗斗以及武帝伐吴动议形成过程中贾充一党与少壮派官僚之间的斗争,能看出作者很善于在细微的官职变动中嗅到政治风向的变化,很厉害。第四章对张华的分析也很精彩,第三章对王敦杀王澄的分析以及附录对周顗政治立场变化的分析亦颇有启发。 只是学术史的清理或不太到位,第一章讲东汉名士交游和结党的时候未能使用汉碑,也未能与此类研究展开对话,颇为遗憾。第三章讲浮华案似也难以超越王惟贞的分析。另外有些推论有缺环,或者太过,如认为司马昭执政时期钟会和贾充组成了利益共同体,还是缺乏说服力;在对付杨骏时,赵王伦和楚王玮应该就是贾后招来的,作者似未措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