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科学

何为科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美】亚当·弗兰克
出品人:中信·先见
页数:376
译者:周程
出版时间:2025-4
价格:88.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2177379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科学史
  • 科学哲学
  • 科学方法
  • 理性主义
  • 经验主义
  • 知识论
  • 批判性思维
  • 科学普及
  • 西方哲学
  • 现代科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从科学的历史出发,梳理现代科学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对世界的巨大改变,探寻科学的本质和真义,反思关键问题:今日科学为何能取得如此成功?我们为取得这种成功是否在过去付出了某些代价?未来的科学又应如何发展才能真正造福于人类?

自启蒙运动以来,人类一直依靠科学来探寻世界的真相,却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人类的感官经验。这种造成科学与经验脱节的“盲点”隐藏在关于时间、宇宙、量子物理、生命、人工智能和思维、意识等诸多科学悖论背后,既创造了今日的人类世界,也造成了气候变化、生境破坏、全球性流行病、数字监控等诸多困境。

本书启迪我们从更广阔的角度审视现代科学,并提醒我们,科学并非无懈可击的绝对真理,而是根植于人类经验的创造物。只有正视科学的“盲点”,重新审视科学与经验的关系,技术与文明才有可能在新的千年中蓬勃发展。

作者简介

亚当·弗兰克

美国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作家,哈勃研究员。曾获得由美国天文学会颁发的卡尔·萨根奖章 (Carl Sagan Medal) 。他是《探索》和《天文学》《科学美国人》杂志撰稿人。漫威工作室的《奇异博士》的科学顾问。

马塞洛·格雷斯

达特茅斯学院理论物理学家,自然哲学、物理学和天文学教授,邓普顿奖获得者。

埃文·汤普森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哲学教授,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

目录信息

推荐序 III
译者导读 VII
引言 001
第一部分 我们何以至此?
第1章 悄然替代:盲点的哲学起源 017
第2章 抽象的螺旋上升:盲点的科学起源 047
第二部分 和谐有序的宇宙
第3章 时间 079
第4章 物质 109
第5章 宇宙学 142
第三部分 生命和心灵
第6章 生命 179
第7章 认知 204
第8章 意识 224
第四部分 行星
第9章 地球 271
结语 303
致谢 309
注释 311
译后记 343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提取书中关键信息并总结 《The Blind Spot》关键信息总结 一、书籍概述 书名:《The Blind Spot》 作者:Adam Frank, Marcelo Gleiser, Evan Thompson 出版信息:Random House Publishing Services, 2024 ISBN:9780262377751 二、书籍核心主题 科学与人类经验的关系:探讨科学...

评分

提取书中关键信息并总结 《The Blind Spot》关键信息总结 一、书籍概述 书名:《The Blind Spot》 作者:Adam Frank, Marcelo Gleiser, Evan Thompson 出版信息:Random House Publishing Services, 2024 ISBN:9780262377751 二、书籍核心主题 科学与人类经验的关系:探讨科学...

评分

提取书中关键信息并总结 《The Blind Spot》关键信息总结 一、书籍概述 书名:《The Blind Spot》 作者:Adam Frank, Marcelo Gleiser, Evan Thompson 出版信息:Random House Publishing Services, 2024 ISBN:9780262377751 二、书籍核心主题 科学与人类经验的关系:探讨科学...

评分

提取书中关键信息并总结 《The Blind Spot》关键信息总结 一、书籍概述 书名:《The Blind Spot》 作者:Adam Frank, Marcelo Gleiser, Evan Thompson 出版信息:Random House Publishing Services, 2024 ISBN:9780262377751 二、书籍核心主题 科学与人类经验的关系:探讨科学...

评分

提取书中关键信息并总结 《The Blind Spot》关键信息总结 一、书籍概述 书名:《The Blind Spot》 作者:Adam Frank, Marcelo Gleiser, Evan Thompson 出版信息:Random House Publishing Services, 2024 ISBN:9780262377751 二、书籍核心主题 科学与人类经验的关系:探讨科学...

用户评价

评分

《何为科学》提出的“盲点”概念,并非指科学知识体系中尚未探索的领域或认知的空白地带,而是指科学在其自身认知结构中刻意排除的那一部分——人的经验、感知与主体性。真正需要被反思的,不是科学看不到什么,而是科学为何拒绝去看——拒绝承认其知识生产本身便是在经验之中的存在行为。

评分

《何为科学》提出的“盲点”概念,并非指科学知识体系中尚未探索的领域或认知的空白地带,而是指科学在其自身认知结构中刻意排除的那一部分——人的经验、感知与主体性。真正需要被反思的,不是科学看不到什么,而是科学为何拒绝去看——拒绝承认其知识生产本身便是在经验之中的存在行为。

评分

本书作者强调科学从来就不仅仅是对实在和真理的探索。从弗朗西斯·培根开始,科学的探究方法总是试图控制自然,以达到揭示实在和真理的目的。对培根来说,这种控制的目的在于减少疾病和饥荒,防止我们在风暴、洪水和地震中无所适从,以此改善人类的状况。当然,在这点上培根确实是对的。科学的惊人成就确实提供了一种对自然事件和自然过程的控制方式,而这种控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大。但是,科学和技术能力的发展是相伴而行的。通过科学工作间,技术也得到了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人类的生产能力不断扩大。科学时代和工业时代一同诞生,它们彼此之间相互依赖。需要强调的是科学在19世纪和20世纪的持续发展和不断成功,都与大规模工业资源的开采、转化和消费能力的提高密不可分,这一时期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体系与科学和技术并不是分离的。

评分

柏格森和爱因斯坦在1922年围绕时间的本质展开了争论,柏格森向爱因斯坦提出了作者所说的盲点,即在描述自然现象时忽视了经验,在这里是时间的概念化。爱因斯坦并不在意柏格森的批评,认为这一批评是心理学问题,因此在本质上对物理学毫无价值。人们普遍认为爱因斯坦在这场辩论中占据上风,而柏格森的声誉受到损害,他的影响力也在减弱。有一种说法是,柏格森在他的著作《绵延与同时性》中未能理解相对论及其数学公式。作者认为,柏格森的分析中可能存在一些错误,但仔细研究这本书以及他与爱因斯坦的辩论后,却无法证实这些错误。正如物理学家乌尼克里希南所写的那样,作为一个精通数学的哲学家,他在处理物理理论中的问题时非常严谨,他的分析一丝不苟。可见这场辩论在哲学和科学方面的重要性值得被进一步审视:在光之城巴黎的同时性,有多少个时间

评分

柏格森和爱因斯坦在1922年围绕时间的本质展开了争论,柏格森向爱因斯坦提出了作者所说的盲点,即在描述自然现象时忽视了经验,在这里是时间的概念化。爱因斯坦并不在意柏格森的批评,认为这一批评是心理学问题,因此在本质上对物理学毫无价值。人们普遍认为爱因斯坦在这场辩论中占据上风,而柏格森的声誉受到损害,他的影响力也在减弱。有一种说法是,柏格森在他的著作《绵延与同时性》中未能理解相对论及其数学公式。作者认为,柏格森的分析中可能存在一些错误,但仔细研究这本书以及他与爱因斯坦的辩论后,却无法证实这些错误。正如物理学家乌尼克里希南所写的那样,作为一个精通数学的哲学家,他在处理物理理论中的问题时非常严谨,他的分析一丝不苟。可见这场辩论在哲学和科学方面的重要性值得被进一步审视:在光之城巴黎的同时性,有多少个时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