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史的九炷香

全球史的九炷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杨斌
出品人:火与风
页数:384
译者:
出版时间:2025-2
价格:9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21768008
丛书系列:野火系列
图书标签:
  • 全球史
  • 历史
  • 文化
  • 文明
  • 世界
  • 通史
  • 历史文化
  • 人类文明
  • 历史视角
  • 全球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以几个富有特色的历史主题与文化意象作为线索,串联起世界多地在历史上开启互动的广泛历史。

作者向我们呈现,哪吒所代表的“莲生/莲化”意象并非中国特有,而是埃及经由西亚和印度传到中国的;商周时期中原内地的海贝,也并非从本土的南方沿海地区传来,而是从马尔代夫经印度自西传入我国西北和北方。而元明时代江南官仓中的海贝则大多来自琉球,以此为切口,作者向我们展现了琉球在此时所发挥的连接东亚、东北亚、东南亚乃至南亚的重要枢纽职能。

除此之外,作者还以海底磁山传说、龙涎香贸易为线索,揭示其背后的中国和印度洋(阿拉伯)世界的文化贸易交流史;并揭示了1815年,位于南半球的坦博拉火山大爆发(号称人类文明史上的最大火山爆发),及其引发的极端气候异常,如何对全球,特别是19世纪的古代中国形成意想不到的阻碍力量。

全书内容形散而神聚,以莲印、海贝、龙涎香等微观事物为线索,追溯它们的来源和去向,及其在历史中的重要作用,以此广泛探讨以中国为主要对象的亚洲大陆,与印度洋诸地、太平洋岛屿等地的文化、贸易交流史,最终展现出一部丰富又精致、跨越几个世纪的全球互动史。

作者简介

杨斌,浙江建德人氏,美国东北大学博士、西泠印社社员、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教授。

著有《海贝与贝币 :鲜为人知的全球史》《季风之北,彩云之南》《人海之间 :海洋亚洲中的中国与世界》《谁是那个弱女子 :郁达夫的爱恨离愁》等,其作品曾入选2021 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榜,获 2004年美国历史学会谷登堡电子奖、第17届和19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第二届文景历史写作奖十强、2023年亚洲图书奖。

目录信息

绪论 如是我闻:全球史的知与行
难以捉摸的全球史
全球史的历史背景
谁做了全球史研究
“西方的崛起”
跨学科
跨文化互动
九炷香
第一章 莲生埃及:哪吒的前生后世
“求医者起死回生”:澳门的哪吒三太子
从佛教到道教:中华文化中的护法神
三太子自印度来
| 全球史的九炷香:哪吒、龙涎香与坦博拉
莲生埃及
莲上男童:出埃及记
莲生童子在中国
景教碑刻中的莲花十字架
景教铜牌中的莲花十字架
解题
第二章 爱莲说:中国为什么缺少莲印
爱莲而缺莲印
埃及:印章与封泥中的莲纹
印度的莲纹封泥
中国为什么缺少莲印
西藏地区的莲印与莲纹封泥
余论:全球现象,地方特色
第三章 印度洋来的“宝贝”:商周时期中原的海贝
老问题,新答案
海贝从哪里来
洛阳曹魏大墓石楬中的“海贝四枚”
海贝是货币吗
亢鼎中的“贝”
“用作宝尊彝”
海贝为什么不是货币
第四章 囤积江南:琉球进贡的马尔代夫海贝
引子:云南的贝币
元代:从江南到云南
马尔代夫的进贡
明初:从南京到云南
琉球来的海贝
第五章 “不朽”的“黑石号”:考古和文献中的 “无钉之船”
海底沉睡1170年
海洋考古首次发现的缝合船
中西文献中的无钉之船
“地产椰子索”
古代中国的无钉之船
海底磁山
印度洋的“弱水”
“吸铁岭”
最后的无钉之船
第六章 宋代中国的海洋突破:“泉州一号”航线新考
从三佛齐返航吗
可能来自印度的香料
海贝
船体附着生物
文献中宋代的中国海舶、航线和中国商人
其他两艘宋代沉船
第七章 来或不来:中国宫廷中的龙涎香
印度洋的“龙涎屿”
粪便、树脂、海底的蘑菇或沥青
“西南海”中来
中国的命名:龙之涎
“未婚妻的怀抱和灵魂的香味”
唐宋的中国:从流言到实物
宋代宫廷中的龙涎香
制造龙涎香
“每两与金等”
下西洋所见龙涎香
从龙之涎到龙之精
龙涎香的不来
十七两龙涎香从哪里来
为什么不来
第八章 人鼠之争:复活节岛之谜的新探索
百万年的寂寥
前人之述备矣
若有若无的殖民主义的影子
什么时候有了人
是人还是鼠
老鼠也挑食吗
是愚蠢的原住民吗
第九章 1815年的坦博拉:火山爆发、全球气候变迁与道光萧条
人类文明史上最大规模的火山爆发
火山气候的形成
坦博拉、气候变迁与中国
气候与19世纪的清朝
结语 知难而进,蹒跚前行
附录一 “Bon Voyage”
附录二 天不假年
附录三 斯人已乘黄鹤去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个书名乍一看还是挺奇怪的,全球史的九柱香是什么鬼?哪吒、龙涎香和坦博拉又有什么关系?虽然对名字有点好奇,但我更是冲着杨斌老师的名头才打开看的。 一看就明白了。杨斌老师开篇就给我们科普了到底什么是“全球史”,“全球史”与“世界史”是否是同一个概念?与区域史、...  

评分

评分

这个书名乍一看还是挺奇怪的,全球史的九柱香是什么鬼?哪吒、龙涎香和坦博拉又有什么关系?虽然对名字有点好奇,但我更是冲着杨斌老师的名头才打开看的。 一看就明白了。杨斌老师开篇就给我们科普了到底什么是“全球史”,“全球史”与“世界史”是否是同一个概念?与区域史、...  

评分

评分

《全球史的九炷香》是一种全球史研究文字集,涉及面广,文字天马行空,既有神话传说,也有考古研究,也有气象变化和人口迁移,经济贸易,相互纠缠和影响。 比如,我们对哪吒的理解和塑造有时间沿革,也有不同信仰和宗教的作用,更有区域贸易交流的冲突。佛教里的哪吒和道教的哪...  

用户评价

评分

绪论可以作为全球史研究的阅读指南,多数著作国内都有引进。不过跨学科跨文化还要加上跨语言,太难做到了。观本书各篇文章,不难发现根本问题是史料欠缺,很多问题只能停在推测阶段。如坦博拉对 19 世纪中国产生了何种程度的影响。全球史基于对欧洲中心论反省,不过是否意味着殖民史观得出的结论都是错误的?如第九章讨论复活节岛生态灾难,感觉否定土著生态自杀论也算是一种政治正确?哪吒信仰与古埃及莲信仰的相似性的讨论很有意思,有评论说蹭热度,未必,毕竟文章写作到出版有个过程,总不能说还在蹭19 年的热度。本书核心讨论议题一个是文化交流中的“全球现象,地方特色”,另一部分以印度洋贸易为主(3-7 章),主要观点古中国的海贝来源于马尔代夫,且并非货币。另外葡萄牙占据澳门原与嘉靖寻找龙涎香有关,全球史总能发现些有趣的点

评分

本书价值最高的是绪论部分对于美国全球史研究的几代学者及其重要成就的系统性梳理。正文九章严格意义上不是全球史,而是9种文化或者名物的物质文化史,第一篇哪吒和第二篇爱莲说都算蹭电影《哪吒》的热点,但是故事本身知识介绍了从埃及到印度,从佛教到道教的文化中均有莲花的纹样与图标,其中一种纹饰的形态流变、类型变化均未提及,某种程度上还不如一些系统性的艺术史著作,跟看巫鸿的作品相比,是有巨大的距离的。第三章第四章是对自己《海贝与贝币》一书精华部分的简要回应,之后谈的环中国海域的古代沉船问题是对自己前些年在澳门研究航海史的回应,最后两篇人鼠之争与坦博拉式前些年环境史研究的热门议题,但是都过时,所以这本书再不出作为划水随笔集都有过时了。杨斌总是被诟病披着全球史壳子的新清史,读此书发现他的全球史功底欠妥。

评分

视野开阔,文笔优雅

评分

详见我的长评。我觉得杨斌说的一句话我是赞同的,他说研究全球史的关键词是“流动”,文化的流动如果放眼于人类视角,则促成天下大同,人们会突破国境的藩篱拥抱彼此,成为地球村的一员,相互友爱共存,如果文化的流动限于争论谁是谁师父,谁影响了谁,你的或是我的,等等之类的溯源,则会加深彼此之间的仇恨和隔阂,不利于世界的和平。。

评分

一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