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几个富有特色的历史主题与文化意象作为线索,串联起世界多地在历史上开启互动的广泛历史。
作者向我们呈现,哪吒所代表的“莲生/莲化”意象并非中国特有,而是埃及经由西亚和印度传到中国的;商周时期中原内地的海贝,也并非从本土的南方沿海地区传来,而是从马尔代夫经印度自西传入我国西北和北方。而元明时代江南官仓中的海贝则大多来自琉球,以此为切口,作者向我们展现了琉球在此时所发挥的连接东亚、东北亚、东南亚乃至南亚的重要枢纽职能。
除此之外,作者还以海底磁山传说、龙涎香贸易为线索,揭示其背后的中国和印度洋(阿拉伯)世界的文化贸易交流史;并揭示了1815年,位于南半球的坦博拉火山大爆发(号称人类文明史上的最大火山爆发),及其引发的极端气候异常,如何对全球,特别是19世纪的古代中国形成意想不到的阻碍力量。
全书内容形散而神聚,以莲印、海贝、龙涎香等微观事物为线索,追溯它们的来源和去向,及其在历史中的重要作用,以此广泛探讨以中国为主要对象的亚洲大陆,与印度洋诸地、太平洋岛屿等地的文化、贸易交流史,最终展现出一部丰富又精致、跨越几个世纪的全球互动史。
杨斌,浙江建德人氏,美国东北大学博士、西泠印社社员、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教授。
著有《海贝与贝币 :鲜为人知的全球史》《季风之北,彩云之南》《人海之间 :海洋亚洲中的中国与世界》《谁是那个弱女子 :郁达夫的爱恨离愁》等,其作品曾入选2021 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榜,获 2004年美国历史学会谷登堡电子奖、第17届和19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第二届文景历史写作奖十强、2023年亚洲图书奖。
《全球史的九炷香》是一种全球史研究文字集,涉及面广,文字天马行空,既有神话传说,也有考古研究,也有气象变化和人口迁移,经济贸易,相互纠缠和影响。 比如,我们对哪吒的理解和塑造有时间沿革,也有不同信仰和宗教的作用,更有区域贸易交流的冲突。佛教里的哪吒和道教的哪...
评分杨斌教授新著《全球史的九炷香》从哪吒的前生后世到商周时期的海贝再到火山爆发对古代经济社会的影响,从长途贸易、人口流动、跨文化技术转移等对全球史做了一个定义和介绍。 先说说哪吒,眼下大热的哪吒其形象是本土化后咱们赋予的。然而,与哪吒相关的象征,如莲花作为太阳、...
评分 评分这个书名乍一看还是挺奇怪的,全球史的九柱香是什么鬼?哪吒、龙涎香和坦博拉又有什么关系?虽然对名字有点好奇,但我更是冲着杨斌老师的名头才打开看的。 一看就明白了。杨斌老师开篇就给我们科普了到底什么是“全球史”,“全球史”与“世界史”是否是同一个概念?与区域史、...
评分《全球史的九炷香》是一种全球史研究文字集,涉及面广,文字天马行空,既有神话传说,也有考古研究,也有气象变化和人口迁移,经济贸易,相互纠缠和影响。 比如,我们对哪吒的理解和塑造有时间沿革,也有不同信仰和宗教的作用,更有区域贸易交流的冲突。佛教里的哪吒和道教的哪...
本书价值最高的是绪论部分对于美国全球史研究的几代学者及其重要成就的系统性梳理。正文九章严格意义上不是全球史,而是9种文化或者名物的物质文化史,第一篇哪吒和第二篇爱莲说都算蹭电影《哪吒》的热点,但是故事本身知识介绍了从埃及到印度,从佛教到道教的文化中均有莲花的纹样与图标,其中一种纹饰的形态流变、类型变化均未提及,某种程度上还不如一些系统性的艺术史著作,跟看巫鸿的作品相比,是有巨大的距离的。第三章第四章是对自己《海贝与贝币》一书精华部分的简要回应,之后谈的环中国海域的古代沉船问题是对自己前些年在澳门研究航海史的回应,最后两篇人鼠之争与坦博拉式前些年环境史研究的热门议题,但是都过时,所以这本书再不出作为划水随笔集都有过时了。杨斌总是被诟病披着全球史壳子的新清史,读此书发现他的全球史功底欠妥。
评分视野开阔,文笔优雅
评分有“自我抄袭”嫌疑的博物馆展览策。
评分【略读】新的全球史观不再把历史割裂成本国史和外国史的二元对立结构,而是看到各个区域文明之间或紧密或隐蔽的关联。研究切口是文化摩因,艺术,商品物资等天然容易传播的物资。从施展的中国史纲开始接触到这样的历史观,很认同
评分3.5星 实话讲没有什么新意,讨论莲与龙涎香的还算有趣,但讨论宋代“泉州一号”的就索然无味了,重复考古报告,且作者对部分内容的反驳也不见有力;坦博拉火山的一篇更像是一个好像并不全面的综述,不如直接看李伯重的文章。且出版社把所有图都放在目录后面比用尾注更加反人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