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路人

美国路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刘骁骞
出品人:新经典文化
页数:304
译者:
出版时间:2025-2
价格:6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3357821
丛书系列:新经典文库
图书标签:
  • 美国
  • 纪实文学
  • 社会观察
  • 文化
  • 旅行
  • 散文
  • 底层生活
  • 个人经历
  • 观察
  • 美国社会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本书是一个一直在路上的人收集的脚印

只有他能写就,因为唯有他在场——

在驻外生涯的第二个十年,刘骁骞开启了特殊的走遍美国的行程。他踏足将近五十个州,深入人群和险地,穿梭城市和村庄,试图看清那些被笼罩的真相。

他是长期徘徊此地的路人,得以冷静而精准地触摸这个国家的伤口:在一触即发的抗议现场,“让美国再次伟大”和“种族平等”是两句并不矛盾的口号,却将美国人推挤在一起,又将他们远远拉开;逃离奴隶棉田的黑人男子永远困在私刑的梦魇中,在民族神话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在一个个残垣断壁的联邦学校旧址,一群人如海底捞针般寻找着埋葬着孩童遗骨的墓地,他们会成功吗?

而当刘骁骞不断往返于新闻和历史的现场之间时,他开始回望这十余载的异乡之路,审视内心的初衷。

“并不是所有心怀希望的人都抵达了目的地。

我们可能去任何地方,却也无处可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年驻外记者在美国梦的坠落现场,发来直击人心的记录

☆首部极近距离书写2020年后美国的非虚构力作,一部走遍美国的深度纪实文学:以一种置身其中的视角,观察美国广大的腹地,而不是站在东西岸的制高点上俯视它

这个国家已经被太多人书写,用不同的语言,在不同的时代。似乎再多一本,也只会是陈词滥调。然而疫情发生了,随之涌现的风暴让这里的人都对周遭感到陌生。我就是在这个独特的时期开始了走遍美国的行程。——刘骁骞

☆这个中国人笔下的美国,是美国人拒绝认识的样子

☆收录独家摄影图,身临一幕幕震撼失控的现场

作者简介

刘骁骞

福建晋江人,多年驻外记者,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公共政策专业。曾常驻巴西,以深度调查报道见长,包括深入巴西贩毒集团调查、探访哥伦比亚反政府游击队营地、曝光南美洲可卡因生产链条等。2019年至今为驻美国记者。已出版作品有《陆上行舟》《飓风掠过蔗田》。

目录信息

第一章 石头总统/飞越之地/历史课
第二章 战场/城市暴乱/午夜民兵/看守人
第三章 神话/私刑/南方遗产/棉田梦魇
第四章 消失的学校/寻骨/野蛮人/恶土之旅/回归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熹贵妃回宫,感觉合情合理。可特朗普回白宫,却真让人觉得“离了大谱”……为什么呢?因为他在上一个任期的表现,他层出不穷的“花招”和“把戏”,已经可以写一出“翻车不断”的大戏了。您这又来一回,还不得玩出花儿来…… 资深驻外记者刘骁骞的一部《美国路人》,揭开了从20...  

评分

一个杀人凶手,迎接他的应该是民众的唾弃和法律的严惩,但2024年,26岁的常春藤盟校毕业生路易吉·曼吉奥内射杀美联保首席执行官,因民众对医疗垄断的愤怒,反被社交媒体追捧为“英雄”,他身穿囚服带手铐的照片在全球互联网平台引发热议,收获了无数狂热的粉丝。 · 我们常常...  

评分

熹贵妃回宫,感觉合情合理。可特朗普回白宫,却真让人觉得“离了大谱”……为什么呢?因为他在上一个任期的表现,他层出不穷的“花招”和“把戏”,已经可以写一出“翻车不断”的大戏了。您这又来一回,还不得玩出花儿来…… 资深驻外记者刘骁骞的一部《美国路人》,揭开了从20...  

评分

这样的美国,你见过吗? 2020年5月25日,明尼阿波利斯警察以用假钞购买香烟为由,逮捕了黑人男子乔治·弗洛伊德。那名警察用膝盖压迫弗洛伊德胸口整整8分46秒,对他的求告充耳不闻,从而导致其死亡,整个过程被网友录了下来,并上传到了网上,随之引发全美范围内的抗议浪潮。 ...  

评分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美国”早已成为一个被过度书写的符号。从好莱坞大片到社交媒体,从政治演说到底层叙事,关于美国的想象与解读层出不穷。但刘骁骞的《美国路人》却以一种近乎执拗的姿态,撕开了这些层层叠叠的叙事,将镜头对准了那些被主流话语遗忘的角落。 这不是一本...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完《美国路人》,仿佛经历了一场震撼心灵的旅程。刘骁骞用细腻的笔触和冷静的视角,带我们走进了美国那些被忽视的角落。书中每一个故事都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美国社会的另一面。

评分

美国会再次伟大吗?在各式各样的口号推挤中,在政治冷感将我们包围时,在太多人潦草地用“爱与和平”掩盖心中没有回答的今天,读这样一本深入美国腹地与基层民众聊天的书,我感到平静又痛苦。许多议题,讨论它们的人是在赶时髦,身处其中者却已经被扼紧了咽喉。百年前的残暴消失了吗?在同样一块土地上,人心的撕裂或许,愈演愈烈。

评分

关于美国的书其实不好写,一是已经很多了,二是如何选取角度。刘骁骞选取了2020年以及之后的美国为视角,那段时间很特殊,而且发生的事也很集中(每一个事件可以说都有改变历史的影响程度),所以书写变得有意义了。

评分

关于美国的书其实不好写,一是已经很多了,二是如何选取角度。刘骁骞选取了2020年以及之后的美国为视角,那段时间很特殊,而且发生的事也很集中(每一个事件可以说都有改变历史的影响程度),所以书写变得有意义了。

评分

“在被彻底催眠之前,我来到了芝加哥。”于是,他行走在驻在国的社会裂痕之间,探索这道深谷中鲜有外来者到访的部分。今天的美国特别神奇的点是,伤口似乎既不可能弥合也并没有扩大;没有单一的核心冲突,而是去中心化的分散争论。读很多书时会习惯翻到最后看看页码然后计算当下阅读的进度,但这本属于我不舍得这样做的范畴。骁骞记者不仅对今天美国社会的洞察准确,文笔也很晓畅,时不时让人觉得有海明威写游记的味道,深入专题的细节则大大满足了我对驻外记者如何操作选题的好奇心。读着采访对象们敞开心扉的谈话,既震撼甚至想流眼泪,又莫名因为采访的顺利进行安下心来。印象特别深的一句“无论如何,先上路”,不知道书里没有提到的、并未顺利进行的采访有多少,但化险为夷一定是拥有探索欲和同理心的好记者专属的幸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