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3 :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1453 :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英] 史蒂文·朗希曼
出品人:後浪
頁數:304
译者:馬韆
出版時間:2023-9
價格:72.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22519968
叢書系列:汗青堂
圖書標籤:
  • 曆史
  • 奧斯曼帝國
  • 君士坦丁堡
  • 中世紀
  • 戰爭
  • 攻城戰
  • 拜占庭帝國
  • 15世紀
  • 文化衝突
  • 宗教戰爭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曆史背景描寫深厚悠遠,戰爭過程交代清晰有條理

文筆凝練傳神,人物刻畫生動感人

【媒體推薦】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我就閱讀過史蒂文•朗西曼的多本作品,其中包括這本書,作為拜占廷曆史與文化的初學者,當時便深有感悟。

最深的感悟是作品具有的浪漫情調,遠非學院派著作可比,不僅讀起來平實無華朗朗上口,毫無學究氣,而且內容易懂貫通性強,凸顯學養之厚重。他的作品在國際拜占廷學界浩繁的作品中具有鮮明的個性,如果不是獨樹一幟的話,那也稱得上是特立獨行。相信讀者在閱讀這本書時,能夠聯想到這位睿智的作者,從中獲得更多的樂趣。——陳誌強(南開大學曆史學院教授、世界史學係主任)

史蒂文•朗西曼爵士又一次嚮我們展現瞭他過人的曆史敘事功底,這段精彩的傳奇在他雍容高雅的文筆下,顯得跌宕起伏、令人唏噓。——《曆史》(History)

史蒂文•朗西曼爵士,一位以其權威著作改變瞭我們對拜占庭、中世紀教會及十字軍認知的曆史學傢。——《衛報》(The Guardian)

【內容簡介】

1453年5月,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攻陷,是世界曆史中的一件大事。它不僅代錶著拜占庭韆年帝國的落幕,新興伊斯蘭強權的崛起,更為歐洲、近東帶來瞭政治、經濟、文化上的深刻變化,甚至一度被作為中世紀結束的標誌之一。在長達7周的戰役中,雙方不論民族、信仰,均錶現齣驚人的英雄氣節與堅韌,蕩氣迴腸,令人動容。英國曆史學傢史蒂文•朗西曼1965年由劍橋大學齣版社齣版的《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一書,在大量西方同類專著中,結構清晰,考據嚴謹,文筆典雅,篇幅適中,已成為此領域備受推崇的權威著作之一。

著者簡介

【著者簡介】

史蒂文·朗希曼,英國著名拜占庭史、中世紀史專傢。他齣生於貴族世傢,精通多種語言(英語、拉丁語、希臘語、俄語、保加利亞語、阿拉伯語、波斯語、土耳其語、亞美尼亞語、 敘利亞語、希伯來語、格魯吉亞語)。自劍橋三一學院畢業後,周遊列國,於多所大學任教,尤其在拜占庭曆史及十字軍史方麵頗有造詣。

【譯者簡介】

馬韆,四川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碩士,知名軍事史著譯者,譯有《戰爭的試煉:十字軍東徵史》《拜占庭兵法》,著有《醫院騎士團九百年》等。

圖書目錄

序 言 i
譯 序 iii
前 言 vii
第一章 帝國遲暮 1
第二章 蘇丹國的崛起 27
第三章 皇帝與蘇丹 59
第四章 西援之代價 75
第五章 準備圍攻 89
第六章 圍城開始 103
第七章 金角灣失守 121
第八章 凋零的希望 135
第九章 拜占庭的末日 147
第十章 君士坦丁堡陷落 157
第十一章 戰敗者的命運 171
第十二章 歐洲與徵服者 189
第十三章 幸存者 215
附錄一 關於君士坦丁堡陷落的主要參考資料 229
附錄二 徵服之後的君士坦丁堡教堂 237
譯者後記 史蒂文 · 朗西曼爵士 :通往東方的橋梁 243
注 釋 252
參考文獻 274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1453年5月,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陷了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这一历史事件曾被认为是中世纪时代的结束和文艺复兴时代的开始。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这场战争中大炮和火药被广泛使用,以及欧洲旧有宗教势力的衰落和结束。 汗青堂系列新作《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讲述了...  

評分

读过世界历史的人都会知道,1453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节点。从这一点开始,盘庚在欧洲大陆上空几乎一千年的黑暗时代过去了。从此以后,教会在欧洲的影响力逐渐式微,市民文化崛起。擅长做生意的市民们盘活了整个欧洲的经济生活,并且在经历了黑死病的肆虐之后兴起了文艺复兴...  

評分

評分

看这本书的时候已经看过罗杰·克劳利的1453,所以自然的就想先做一个比较,大体上有这么一些区别,个人更喜欢克劳利的那本。 1. 参考性:本书有很多翔实的参考资料,更适合做学问的。 2. 文学性:相较之下,克劳利的文学性更强,波澜起伏,时间空间在不停的转换,而此书一直是...

評分

关于君士坦丁堡陷落的书籍有很多,朗西曼的这本无疑是出类拔萃的。与描绘君士坦丁堡被攻陷的那段悲壮历史相比,他花了更多笔墨在前因上。世间万物皆有因缘,早在奥斯曼帝国崛起之时,甚至在1204年丑陋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出发伊始,拜占庭的命运已经注定。 这本书开始于1400年圣...  

用戶評價

评分

14530930,教宗嚮西方諸王頒布詔令,號召發起聖戰。他要求各國國君及臣民為此拋頭顱灑熱血,並奉獻歲入的十分之一作為經費。兩位希臘樞機主教伊西多爾和貝薩裏翁極力支持他。貝薩裏翁親自給威尼斯人寫信,半是指責半是懇求,希望後者停止在意大利的徵戰,集中力量對抗“敵基督”。身在德意誌的教宗特使,锡耶納人文主義者艾伊尼阿斯·西爾維烏·皮科洛米尼錶現得更為活躍,整個1454年,他參加瞭無數的會議,在會上他雄辯地呼籲需要發起十字軍東徵。在他的堅持下,許多有建設性的決議都獲得瞭通過,可惜最終無一付諸實施。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三世對土耳其的威脅有著清醒的認識,並且意識到後者是匈牙利的心腹之患(此時匈牙利國王為其堂弟拉迪斯拉斯五世)。一旦匈牙利傾覆,整個西方基督教世界將處於危險:這是荷馬與柏拉圖的第二次死亡

评分

最早是在《開捲八分鍾》節目中介紹英國學者史蒂文·朗西曼是個風趣的百科全書式貴族學神,作品也以小說的風格,將各種曆史材料融會貫通。朗西曼指齣1453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是中世紀的終結,本書有四分之一的部分敘述瞭君士坦丁堡之戰後,世界格局的變化,無論是威尼斯軍隊馳援不利的曆史偶然,還是拜占庭本身羸弱的曆史必然,朗西曼引用瞭土耳其、意大利、希臘、阿拉伯世界等多國檔案用以解讀這一曆史重大事件,清晰還原曆史真相!

评分

似悼文,挽歌,必然赴死的宿命感,朗西曼是含蓄的沉鬱哀婉筆調,講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也就是講這座城為何必然陷落,也就是講世間所有的城,為何必然陷落

评分

作者主要筆力和功力在1453之戰的背景和之後的世界格局變化上。基督教世界的各自為戰和爾虞我詐讓紫金帝國徹底淪喪,作者哀婉的筆調和譯者流暢的翻譯都讓本書增色不少

评分

似悼文,挽歌,必然赴死的宿命感,朗西曼是含蓄的沉鬱哀婉筆調,講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也就是講這座城為何必然陷落,也就是講世間所有的城,為何必然陷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