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體驗與中國現代文學的發生

日本體驗與中國現代文學的發生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李怡
出品人:
頁數:223
译者:
出版時間:2009-1
價格:23.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301148693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現代文學
  • 日本
  • 李怡
  • 文學研究
  • 文學研究
  • 文學
  • 中國
  • 近現代轉型
  • 日本體驗
  • 中國現代文學
  • 文化體驗
  • 文學發生
  • 跨文化
  • 現代性
  • 社會變遷
  • 文學史
  • 身份認同
  • 文化對話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日本體驗與中國現代文學的發生》從晚清到五四,一般被視做中國現代文學的“發生期”,在這一過程當中,日本成為瞭激活中國作傢生存感受、傳輸異域文化的“中介”。黃遵憲、梁啓超到創造社的幾代中國作傢通過留日體驗完成瞭對創作主體的自我激活,在一個全新的意義上反觀自己的世界,錶達前所未有的新鮮感悟,這有效地推動瞭中國現代文學的發生。

著者簡介

李怡,1966年生於重慶,文學博士,先後擔任西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2006年9月起任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985基地教授。主要從事中國現代詩歌、魯迅及中國現代文藝思潮研究。

圖書目錄

引子
導論 “日本體驗”與中國現代文學的發生
第一章 “新語句”遭遇中的新觀念的濫觴——留日中國知識界的關鍵詞語與關鍵思想
一、“民族”的主義與“革命”的排滿
二、“世界”體驗與“進化”學說
三、“新民”理想與“心力”追求
四、“個人”的理念與“自我”的意識
五、菊花與刀:詞語與文化遭遇的個體差異
第二章 初識日本與中國文學的“新路”
一、生存實感的引入與中國“新”詩
二、生存實感的規避與“小說界革命”的麯摺
三、日本藝術資源與中國戲劇改革
四、中國散文新貌:本土需要與日本經驗的契閤
第三章 1907:魯迅兄弟的深度體驗與中國文學的“彆立新宗”
一、1907年前後
二、魯迅:從體驗日本到“入於自識”
三、周作人:體驗與日本的“協和”
四、《新生》:孤獨的“深度”
第四章 立場與格局的嬗變:從《甲寅雜誌》到《新青年》的思想經驗
一、《甲寅》月刊與現代民族國傢體驗的嬗變
二、《新青年》的思想立場與中國新文學的開端
三、新的“格局”與新的體驗
第五章 掙紮中的“創造”與新文學復雜格局的形成
一、現代社會漩流中的個人
二、從掙紮到創造
三、“文學革命第二期”與新文學復雜格局的形成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日本體驗與中國現代文學的發生》涉及重要人物、著作及事件索引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最近看了一些李怡先生的论文与著作,发现他很有思想,见解,随处可以读到一些闪光的论点,在现在学术浮躁、注水的时候,确实很难得,值得一读。

評分

最近看了一些李怡先生的论文与著作,发现他很有思想,见解,随处可以读到一些闪光的论点,在现在学术浮躁、注水的时候,确实很难得,值得一读。

評分

最近看了一些李怡先生的论文与著作,发现他很有思想,见解,随处可以读到一些闪光的论点,在现在学术浮躁、注水的时候,确实很难得,值得一读。

評分

最近看了一些李怡先生的论文与著作,发现他很有思想,见解,随处可以读到一些闪光的论点,在现在学术浮躁、注水的时候,确实很难得,值得一读。

評分

最近看了一些李怡先生的论文与著作,发现他很有思想,见解,随处可以读到一些闪光的论点,在现在学术浮躁、注水的时候,确实很难得,值得一读。

用戶評價

评分

題目很新,就是感覺某些部分寫得有點亂

评分

李怡老師的博士論文,用“體驗”這個概念重新審視新文學先驅們留日經曆中異域文化與個人主體之間的互動關係,以及由此對五四新文學的影響。感覺各章之間水平參差不齊,對於一些人物的主體性價值論述不夠充分。

评分

李怡老師我很尊敬,但這本論文成為百篇優博還是拔得太高瞭點。沒有任何日文文獻,就有點成瞭一個自我想象的所謂“日本”世界。對魯迅的解讀深得我心,這個章節是寫得最好的。

评分

同樣是百篇優博,比起薑濤那個來,差距還是不小。

评分

“體驗”的提法很新,是對“中外文學交流-影響研究”這一闡釋模式閤理性的質疑。且“體驗”以伽達默爾的闡釋學為理論支撐,讓人覺得可靠。 “現代性,歸根到底是人的生存體驗問題”。從梁啓超到創造社,從“明治政治青年”到“大正文學青年”(伊藤虎丸語),由人的價值論到本體論,彼時的創作活動都與“異域體驗”直接相關。某種意義上,“日本體驗”和“英美體驗”實現瞭中國現代文學。 用本書中“體驗”觀去觀察芥川龍之介遊中國、羅曼·羅蘭訪問蘇聯、羅蘭·巴特和薩特訪華,可以嗎? 全書沒引一段日文材料。但這真的隻是一篇博士論文嗎?我覺得恐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