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现代文学 文学 文学研究 现代文学概念的产生 文学理论 文学史、文学批评及理论 文体转变 学术
发表于2025-02-23
现代中国“短篇小说”的兴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现代中国"短篇小说"的兴起(以文类形构为视角)》鉴了西方的文类学理论,尤其是德国学者提出的“作为文学-社会制度的文类”以及由此形成的以制度的解构与建构为基础的文类史研究的构想。作者张丽华分别从报刊、翻译、小说形式以及小说话语四个层面,来共时地考察清末至五四的“短篇小说”的文类形构过程:通过对形构“短篇小说”这一具体文类的文学制度与社会制度的方方面面的考察,将这一文类兴起的过程充分历史化,从而有效地将“文学革命”的线性逻辑,转化成一种将晚清与五四纳入同一个文学时期的结构性的视野,呈现出中国现代文学起源的更复杂的历史性语境,并对文学史上关于“文学革命”的普遍性论述有所质询。
张丽华,北京大学中文系学士(2001)、硕士(2004)、博士(2009)。2005-2007年曾赴德国海德堡大学汉学系进行为期一年半的访问研究。现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后研究员,研究领域为20世纪中国文学与文化、周作人研究、文类研究、翻译与中国现代文学等。曾在《文学评论》、《鲁迅研究月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考研后期读的
评分从“短篇小说”的形成切入,厘清了所谓现代文学的“纯文学”观念:不止是纯和杂的问题,和古代文类已经有结构性区别。正如作者所说,搁置了“短篇小说”的标准定义同时,也搁置了这一文类生成的历史性描述,意义更在于打开了一个新切口,况且,也许并不存在所谓历史性的叙述,只是无数激活个点凑成的那一瞬间的定夺。第四章对《怀旧》的解读稍显生硬,有时也会旁逸斜出,但总体启迪性还是相当突出。
评分现代文学研究典范之作
评分密度挺大…“文类地图”确实是有启发性的概念,但理论部分从托多罗夫讲到巴赫金、拎出文类作为形式-文化中介,落地似乎还是就增加了一个社会学维度。章2《时报》媒体影响下的小说文体之变(分段修辞、瞬间感、同质时间、与时评互文);3周氏兄弟《域外小说集》的译介选择及与其后勾连的“文体感觉”之一贯性,并与吴汝纶、严复、林纾、梁启超、章太炎的相关论说/实践比对;4借“讲故事的人”和(失却了的)“物理外形”解《怀旧》与周作人《江村夜话》,安特莱夫与《狂人日记》格式构图法的相似,相互对象化、倒转-风格化;5从恽铁樵通过《小说月报》小说评点为青年学生提供国文门径到制度化,短篇小说文类话语被确立为文学常识。(隐隐觉得是勾勒这样一种努力——)通过四次zoom in另起一个非物质层面且不整全的中国文学“现代性”。
评分第一二章论述语言很好,第三章有点扯,第四、五章无聊
看了看,觉得其实就是上外国待了一两年,学了点国内学不到的东西,然后自以为了不起了,就蹿出了这个玩意。还有给捧臭脚的,应该主要是考她导师陈平原和一帮学术小圈子的捧臭脚,才似乎出了本书,奈何明眼人实在不买账,所以没人看。据我所知,北大的老师还是牛逼的,但是很有...
评分文类形构与文学制度 ——张丽华《现代中国“短篇小说”的兴起》读后 李浴洋 晚近三十年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所取得的创获,大都以反思“五四”范型的学术理路为内在逻辑支点而展开。从发现“晚清”、重估“通俗”,到援引知识考古学、文化社会学等诸种视角与方法,这些发端自...
评分看了看,觉得其实就是上外国待了一两年,学了点国内学不到的东西,然后自以为了不起了,就蹿出了这个玩意。还有给捧臭脚的,应该主要是考她导师陈平原和一帮学术小圈子的捧臭脚,才似乎出了本书,奈何明眼人实在不买账,所以没人看。据我所知,北大的老师还是牛逼的,但是很有...
评分看了看,觉得其实就是上外国待了一两年,学了点国内学不到的东西,然后自以为了不起了,就蹿出了这个玩意。还有给捧臭脚的,应该主要是考她导师陈平原和一帮学术小圈子的捧臭脚,才似乎出了本书,奈何明眼人实在不买账,所以没人看。据我所知,北大的老师还是牛逼的,但是很有...
评分文类形构与文学制度 ——张丽华《现代中国“短篇小说”的兴起》读后 李浴洋 晚近三十年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所取得的创获,大都以反思“五四”范型的学术理路为内在逻辑支点而展开。从发现“晚清”、重估“通俗”,到援引知识考古学、文化社会学等诸种视角与方法,这些发端自...
现代中国“短篇小说”的兴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