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哲學史,雖然是「史」,但也必然涉及「哲學」。當一位學人寫哲學史的時候,他不僅要敘述事實,而且要解釋理論。敘述事實是史學的工作,解釋理論則必須有確定的理論基礎與解析方法。而這種基礎與方法就是寫哲學史的必要條件;不能滿足這些條件則寫出來的是「史」,但不算是「哲學史」。
——勞思光
《新編中國哲學史》是當今哲學泰斗勞思光在中國哲學方面最重要的著作。透過其獨特的「基源問題研究法」,如庖丁解牛般,將上下數千年中國哲學的內涵,條分縷析呈現在您的眼前。本冊主要介紹古代中國思想及儒、道、墨、法、名等各家學說。其中每一章節,皆有深入淺出的說明,其內容正是中國哲學的深層內涵。
勞思光,曾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及臺灣的國立清華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吳大學等。現職中央研究院院士,華梵大學哲學系講座教授。
第一章考证南北两大文化为儒道两家不同的历史渊源,大部分学者皆认为此系劳先生一家之见,余不以为然,劳先生的论据论断严谨,亦是为其心性论中心的诠释架构埋线。 古代思想一章独创在对天命观的解析,虽二分但足以尽,傅佩荣氏《先秦儒道发微》详为分析反而闲得杂乱肢解。 儒...
评分总体方面:作者有着很好的逻辑思维与西方哲学功底,全书多次引用西方哲学中的思想与概念(康德的经验与超验、休谟的实然与应然,摩尔的自然属性与非自然属性、黑尔的描述性语句与规定性语句——其实都是强调价值论与宇宙论/本体论之间的鸿沟值得注意)来帮助诠释中国哲学家思想...
评分总体方面:作者有着很好的逻辑思维与西方哲学功底,全书多次引用西方哲学中的思想与概念(康德的经验与超验、休谟的实然与应然,摩尔的自然属性与非自然属性、黑尔的描述性语句与规定性语句——其实都是强调价值论与宇宙论/本体论之间的鸿沟值得注意)来帮助诠释中国哲学家思想...
评分第三章孔孟与儒学 (下)孟子及儒学之发展 第二节孟子之学说 心性论 心性论可分为三点,其一,性善与四端说(价值根源与道德主体的显现);其二,义利之辨(道德价值的基本论证);其三,养气与成德工夫(道德实践) 案:明显可见,劳思光是以主体性哲学的进路来诠释孟子的思想...
东不成西不就。
评分老子考证尤为精彩!稍有微瑕在于荀法墨两节并不大经意,有失一贯的细致与体例。
评分勞先生文字邏輯性非常強,特色即基源問題研究法,給我耳目一新的感覺。述前人思想上,某種角度來說應是種很特別的整理方法。南北文化及儒學寫得非常贊,後面老莊就覺得很陌生化而看得略吃力,大概還是讀書不夠。勞先生前不久剛逝去,可惜感慨之。其著作必為不止流行於港臺之經典。
评分勞先生文字邏輯性非常強,特色即基源問題研究法,給我耳目一新的感覺。述前人思想上,某種角度來說應是種很特別的整理方法。南北文化及儒學寫得非常贊,後面老莊就覺得很陌生化而看得略吃力,大概還是讀書不夠。勞先生前不久剛逝去,可惜感慨之。其著作必為不止流行於港臺之經典。
评分老子考证尤为精彩!稍有微瑕在于荀法墨两节并不大经意,有失一贯的细致与体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