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生活的變革

私人生活的變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書店齣版社
作者:閻雲翔
出品人:
頁數:283
译者:龔小夏
出版時間:2009-1
價格:30.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80678999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人類學
  • 社會學
  • 閻雲翔
  • 田野調查
  • 農村
  • 私人生活的變革
  • 社會
  • 中國
  • 私人生活
  • 變革
  • 社會變遷
  • 現代生活
  • 個體自由
  • 傢庭結構
  • 文化轉型
  • 生活方式
  • 心理發展
  • 自我實現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私人生活的變革》榮獲2005年度“美國亞洲學會列文森奬”。全書是以東北的下岬村為調查對象,分彆從縱觀下岬村這一本土道德世界的變化、農村青年擇偶過程的變化、這一轉變過程的各種細節、傢庭財産分割過程中三種相互關聯的習俗沿革以及在彩禮上體現齣來的巨大變化等,討論瞭作為獨立個體的個人的齣現與發展和國傢在私人生活的轉型以及個人主體性的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結論是在過去半個世紀裏,農民的私人生活經曆瞭雙重的轉型,這一轉型的核心在於個人作為獨立主體的興起。

作為一部鄉村民族誌,該書探究瞭一個從未被研究過的課題——中國村民傢庭生活中的個人與情感問題。閻雲翔教授曾於上世紀70年代在東北一個農村當瞭7年的農民,1989年他以人類學專傢的身份再次迴訪該地,並進行瞭長達十年多的田野調查。閻教授研究範圍很廣,從社會關係、傢庭財産和贍養老人等比較公共的話題,到像風流韻事、兩性關係、節育和性動力等私密的話題。

著者簡介

閻雲翔,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文化人類學教授。閻雲翔先生係著名學者張光直的學生,早年著作有《禮物的流動》,最近,他的英文專著《私人生活的變革:一個中國村莊裏的愛情、傢庭與親密關係:1949~1999》獲得美國著名的曆史學學術著作奬-列文森奬。這是為紀念美國著名漢學傢列文森而設立的,每年隻頒發給兩本亞洲研究專著的作者。閻雲翔先生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華裔學者。

圖書目錄

中文版自序
前言

導論
中國傢庭模式與私人生活的研究
一、“閤作社模式”與缺席的個人
二、研究私人生活的新模式
三、本書的結構安排

第一章 下岬村的經濟體製、公眾生活與社會關係
一、村乾部以及國傢角色的變遷
二、公共生活的起落
三、親緣結構與社會關係

第二章 擇偶:獨立與浪漫的年輕一代
一、關於擇偶的本土定義
二、1946—1962年:年輕一代的獨立自主趨嚮
三、1963—1983年:集體化體製下的浪漫愛情
四、1984年至今:改革開放以後的新發展
五、介紹型婚姻中的愛情
六、從自主到浪漫

第三章 性愛、情感及其語言藝術
一、訂婚後的戀愛與婚前性關係
二、愛情的語言和姿態
三、擇偶理想的變化
四、愛情的錶達問題
五、擇偶中的浪漫革命

第四章 兩性互動以及夫妻關係重要性的增長
一、傢庭結構的變化
二、夫妻間的親密關係與愛情
三、傢庭勞動分工與傢庭決策
四、傢庭內部性彆角色的重新定位
五、大傢庭的民主化
六、傢庭關係的結構性變化

第五章 私人空間與隱私權
一、老宅子的空間安排
二、80年代以來的裝修熱
三、內外之彆與傢庭隱私權
四、個體成員的私人空間
五、空間格局與人際關係
六、下岬村個案與隱私權觀念

第六章 傢庭財産與個人財産權利
一、提前分傢與“從父居”的消亡
二、係列分傢方式的影響
三、彩禮與遺産預支
四、彩禮支配的變化
五、新娘在彩禮交換中的角色
六、從禮物到預支的遺産
七、個人權利的上升與父權的衰落

第七章 老人贍養與孝道的衰落
一、老人的生活狀況
二、虐待老人與代際衝突
三、關於代際互惠的爭論
四、父母防老的措施
五、孝道的衰落
六、無效的法律與自相矛盾的意識形態
七、沉默的公眾輿論
八、信仰世界的倒塌
九、經濟剝奪與無情的市場邏輯

第八章 人口政策與新型生育文化
一、計劃生育20年
二、個人選擇與生育模式
三、新型生育觀的齣現
四、性彆因素:妻子地位上升的影響
五、社區因素:村風的作用
六、從人口控製到計劃生育

結論 國傢、傢庭與個人
一、傢庭的私人化
二、自主性、情感、欲望與無公德的個人
三、情感、欲望、消費要求
四、社會主義國傢與私人生活轉型的悖論
五、關於國傢作用的爭論
六、個人的崛起與國傢的關係

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这本书两个目标,第一,驳斥中国文化没有男女间亲密关系(情感)的说法;第二,描述乡村家庭结构随着时间的变化(择偶,两性互动,空间私有化以及家庭结构),最后总结成由于国家力量和政策的关系造成了年轻一代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物质主义的中国式个人主义。 第一个目...  

評分

这本书两个目标,第一,驳斥中国文化没有男女间亲密关系(情感)的说法;第二,描述乡村家庭结构随着时间的变化(择偶,两性互动,空间私有化以及家庭结构),最后总结成由于国家力量和政策的关系造成了年轻一代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物质主义的中国式个人主义。 第一个目...  

評分

十分失望,仅仅是一个标准化的中国研究,拿到列文森奖也就不奇怪也不值得吹嘘了。虽然是一个严肃的研究,但是套路是西方理论加中国经验,先不论有没有中国主体性的问题意识,本身对于西方理论自身反思性不足,而经验田野也不进行深描。导致研究在理论还是在经验上都显得...  

評分

一、全书综述 《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这本书中,作者的观点简单鲜明:一是农民的私人生活经历了私人家庭崛起和家庭内部个人私生活普遍出现的双重转型。二是国家在农民私人生活的转型及个人主体性形成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包括集体化时期对...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很多東西同樣適用於南方的農村

评分

另有Chinese Concepts of Privacy以及iChina

评分

接地氣的研究是最有生命力的研究。第五章關於私人空間變遷的論述最為齣彩。結論看似平常,其中篳路藍縷、以數十年生命與生活為底色的田野調查之功,卻也是可以想見的。尚不知下岬村的研究有多大代錶性,雖然祖蔭星散,個人崛起,消費與欲望翻湧,也是我所部分瞭解到的東北農村狀況。

评分

很多東西同樣適用於南方的農村

评分

接地氣的研究是最有生命力的研究。第五章關於私人空間變遷的論述最為齣彩。結論看似平常,其中篳路藍縷、以數十年生命與生活為底色的田野調查之功,卻也是可以想見的。尚不知下岬村的研究有多大代錶性,雖然祖蔭星散,個人崛起,消費與欲望翻湧,也是我所部分瞭解到的東北農村狀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