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人类学 社会学 阎云翔 田野调查 农村 私人生活的变革 社会 中国
发表于2024-11-22
私人生活的变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私人生活的变革》荣获2005年度“美国亚洲学会列文森奖”。全书是以东北的下岬村为调查对象,分别从纵观下岬村这一本土道德世界的变化、农村青年择偶过程的变化、这一转变过程的各种细节、家庭财产分割过程中三种相互关联的习俗沿革以及在彩礼上体现出来的巨大变化等,讨论了作为独立个体的个人的出现与发展和国家在私人生活的转型以及个人主体性的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结论是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农民的私人生活经历了双重的转型,这一转型的核心在于个人作为独立主体的兴起。
作为一部乡村民族志,该书探究了一个从未被研究过的课题——中国村民家庭生活中的个人与情感问题。阎云翔教授曾于上世纪70年代在东北一个农村当了7年的农民,1989年他以人类学专家的身份再次回访该地,并进行了长达十年多的田野调查。阎教授研究范围很广,从社会关系、家庭财产和赡养老人等比较公共的话题,到像风流韵事、两性关系、节育和性动力等私密的话题。
阎云翔,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文化人类学教授。阎云翔先生系著名学者张光直的学生,早年著作有《礼物的流动》,最近,他的英文专著《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获得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学术著作奖-列文森奖。这是为纪念美国著名汉学家列文森而设立的,每年只颁发给两本亚洲研究专著的作者。阎云翔先生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华裔学者。
感觉像哈金的小说,对但是太老,国外对中国的了解太浅了。
评分讓人沉思感嘆,讓人心頭一熱。
评分私人生活永远不可忽略。我有兴趣的是婚姻和两性关系的转变。以及随着时代的变迁,养老问题的日益严峻。
评分许多个月来完完整整读过的第一本。。。。对人类学也不懂什么,比较感兴趣而已。感觉作者情感细腻而有关怀(唉呀,我对自己对人的判断都已经失去信心了,希望看书还准点儿。。。)初读导论时颇有感于西方的一些研究,和理论发展过程的关系。懂得少,突发的印象而已,再想想,或许补写北京第三日的行纪时会提一下。//最末是再庸俗地笑一下八卦。。。还特意翻了下新入的《中国社会的个体化》(题目很感兴趣)的两个致谢。。。//今天又想了想,覺得計生政策實施的實證考察,跟小家庭的形成、社會私人化的轉型連結起來,確實很有深意;但單就計劃生育之推行的研究來說,下岬村的例子說是改變了一些定勢的看法,但真的具有代表性麼?
评分居然是在报社资料室(相当于借阅室)看到了这本书 然后有空看一点 今天终于一口气把剩下的半本看完了 分析的过程很有意思~~
3年前,我读完余华的《兄弟》下,难掩内心的失望,在个人空间上留下了这样一段话: “故事黑暗,充满了性和狂乱,这都没有关系,谁都知道现在就算不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也绝非天堂,人类正不可避免地走向堕落。但,难道余华你也仅仅看到了这些,并只能用一个‘伦理...
评分文:成庆 当在80 年代末读到著名作家张贤亮的小说《绿化树》时,其时方为 青春少年,懵懂无知,读完全书,却为那位农村少妇马缨花对章永璘的爱情表白感到震惊,"你放心吧!就是钢刀把我头砍断,我血身子还陪着你哩!"抛开小说本身想象的情调,当时于我的最深印象,乃是农村女...
评分这本书两个目标,第一,驳斥中国文化没有男女间亲密关系(情感)的说法;第二,描述乡村家庭结构随着时间的变化(择偶,两性互动,空间私有化以及家庭结构),最后总结成由于国家力量和政策的关系造成了年轻一代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物质主义的中国式个人主义。 第一个目...
评分有幸听过阎云翔教授的讲座,也是我大学里听的为数不多的讲座之一。阎云翔教授的讲座很精彩,他关于道德不过是资源缺乏时统治阶级对资源进行分配(对人们进行统治)的手段的观点让我很受启发,看问题要有更宽的视野,对问题要有更深的洞彻和理解,不能只停留在想当然的...
评分这本书是哈佛大学教授阎云翔的又一部力作,2005年曾荣获列文森图书奖。 阎云翔1971年流浪到黑龙江下岬村,从此在下岬村落户,工作,直到1978年考上北京大学。北大毕业以后,他又奔赴哈佛留学,追随诸多知名学者如张光直等学习¬社会人类学。1989年,阎云翔第一次重返下...
私人生活的变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