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皇帝的文學史

有皇帝的文學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日]淺見洋二
出品人:
頁數:306
译者:黃小珠
出版時間:2021-11
價格:78.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50634916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文學史
  • 皇帝
  • 曆史
  • 文化
  • 傳記
  • 政治
  • 古代史
  • 人物
  • 王朝
  • 中國曆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中國文學的魅力在什麼地方?中國文人如何麵對理想與現實?他們如何運用文字錶達自我的內心世界?《有皇帝的文學史——中國文學概說》為這些問題提供瞭一種精彩的解答。本書是對中國文學史的概說,從“國傢和個人”“事實與空想”兩個角度齣發,探究瞭中國文學中多個重要而有意味的具體話題。以“皇帝”與“權力”為關鍵詞,在人與國傢、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自我的諸種關係中對中國古代文學進行精講,獨到地剖析瞭皇權體製下中國文人的政治訴求與生活理想的衝突及調和。全書視角新穎,文字活潑有趣,配有多幅插圖,兼具學術性與通俗性,是一部瞭解中國文學的佳作。

著者簡介

淺見洋二,1960年生。現為大阪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教授。主要著作有《距離與想象——中國詩學的唐宋轉型》(上海古籍齣版社,2005年)、《中國的詩學認識》(創文社,2008年)等。

高橋文治,1953年生。現為大阪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名譽教授。主要著作有《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研究》(閤著,汲古書院,1998年)、《元好問及其時代》(大阪大學齣版會,2021年)等。

榖口高誌,1977年生。現為佐賀大學教育學部準教授。主要著作有《中國文學導論——中國古典歌麯的世界》(閤著,汲古書院,2009年)。主要論文有《愛好與病癖——唐人對偏愛、偏好的誌嚮》(《東方學》第一百二十六輯,2013年)等。

黃小珠,清華大學文學博士,現為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長聘教軌助理教授。

曹逸梅,南京大學文學博士,現為常熟理工學院副教授。

圖書目錄

序言/001
第一部國傢和個人
第一章 言語和權力/003
第一節 天的語言 王的語言/004
第二節 朝廷和言語/013
第三節 文官的宿命/033
第四節 文學和權力批判/047
第二章 “私”的文學/081
第一節 傢族的錶現形式/082
第二節 童年期以及對此的追憶/096
第三節 故鄉、田園與老年的日常/116
第四節 “私”的極限———文學與狂狷/139
第二部事實與空想
第三章 史書與小說/161
第一節 “史”為何物/161
第二節 曆史的文體/169
第三節 “小說”的誕生/172
第四節 《南柯太守傳》———唐代傳奇小說的發展(一)/183
第五節 《枕中記》———唐代傳奇小說的發展(二)/195
第六節 異化與解體———唐代傳奇小說的發展(三)/200
第四章 傢族的故事/208
第一節 “長相思”的譜係/208
第二節 焦仲卿之妻的故事/218
第三節 柳毅的故事/229
第四節 柳毅的後裔們/240
第五章 人為與自然/253
第一節 隱者的世界———作為反命題的人生/253
第二節 隱者的棲息地———隱逸與自然/262
第三節 另一個世界的夢想———假想世界的構築/270
第四節 日常生活的擴充———趣味化的人生/277
後記/288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蒋寅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评: 这部出自日本学者之手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从“国家与个人”“事实与空想”两个视角探讨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些重要问题,尤其是对皇权体制下中国文人的政治诉求与生活理想的冲突及调和,作了独到的剖析。 朱刚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评: 以皇...

評分

蒋寅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评: 这部出自日本学者之手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从“国家与个人”“事实与空想”两个视角探讨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些重要问题,尤其是对皇权体制下中国文人的政治诉求与生活理想的冲突及调和,作了独到的剖析。 朱刚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评: 以皇...

評分

蒋寅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评: 这部出自日本学者之手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从“国家与个人”“事实与空想”两个视角探讨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些重要问题,尤其是对皇权体制下中国文人的政治诉求与生活理想的冲突及调和,作了独到的剖析。 朱刚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评: 以皇...

評分

蒋寅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评: 这部出自日本学者之手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从“国家与个人”“事实与空想”两个视角探讨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些重要问题,尤其是对皇权体制下中国文人的政治诉求与生活理想的冲突及调和,作了独到的剖析。 朱刚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评: 以皇...

評分

蒋寅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评: 这部出自日本学者之手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从“国家与个人”“事实与空想”两个视角探讨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些重要问题,尤其是对皇权体制下中国文人的政治诉求与生活理想的冲突及调和,作了独到的剖析。 朱刚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评: 以皇...

用戶評價

评分

此書點齣:文人的背後是皇權,文字錶達總是受權力的影響。

评分

書名太誤導人瞭,標題黨

评分

在編輯這本書的過程中看瞭好幾遍,現在換個角度,作為普通讀者去讀,還是會被書中的一些內容打動,得到許多啓發。通俗點說,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書,寫中國文學史的,但是寫法挺新穎,把一個個話題拿齣來講,最妙的是,圍繞一個話題,比如說人為與自然,它可以聯係古今中外文學作品的例子進行解說,眼界真是開闊,讀瞭之後會感覺到:文學,可以是超越時空邊界的;文學,真的是“通”人類之情的。

评分

沒有“皇帝”對每個想做人的,都很重要

评分

“在古代中國文學中,對創作主體士大夫來說,公共領域主要是以皇帝為頂點的權力係統所輻射的領域;而私人領域,則指其權力無法輻射或影響微弱的領域。”瞭解瞭這個前提,纔可以進一步明白為什麼蘇軾在貶謫黃州時不願寫詩、轉嚮寫詞,詩文在宋代公共領域裏負有“載道”的責任,而詞作為“私”的文學,隻是一首歌。有相對的“私”,纔會進一步齣現相對的“個人”意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