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的魅力在什么地方?中国文人如何面对理想与现实?他们如何运用文字表达自我的内心世界?《有皇帝的文学史——中国文学概说》为这些问题提供了一种精彩的解答。本书是对中国文学史的概说,从“国家和个人”“事实与空想”两个角度出发,探究了中国文学中多个重要而有意味的具体话题。以“皇帝”与“权力”为关键词,在人与国家、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诸种关系中对中国古代文学进行精讲,独到地剖析了皇权体制下中国文人的政治诉求与生活理想的冲突及调和。全书视角新颖,文字活泼有趣,配有多幅插图,兼具学术性与通俗性,是一部了解中国文学的佳作。
浅见洋二,1960年生。现为大阪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教授。主要著作有《距离与想象——中国诗学的唐宋转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中国的诗学认识》(创文社,2008年)等。
高桥文治,1953年生。现为大阪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名誉教授。主要著作有《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研究》(合著,汲古书院,1998年)、《元好问及其时代》(大阪大学出版会,2021年)等。
谷口高志,1977年生。现为佐贺大学教育学部准教授。主要著作有《中国文学导论——中国古典歌曲的世界》(合著,汲古书院,2009年)。主要论文有《爱好与病癖——唐人对偏爱、偏好的志向》(《东方学》第一百二十六辑,2013年)等。
黄小珠,清华大学文学博士,现为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长聘教轨助理教授。
曹逸梅,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常熟理工学院副教授。
蒋寅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评: 这部出自日本学者之手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从“国家与个人”“事实与空想”两个视角探讨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些重要问题,尤其是对皇权体制下中国文人的政治诉求与生活理想的冲突及调和,作了独到的剖析。 朱刚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评: 以皇...
评分蒋寅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评: 这部出自日本学者之手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从“国家与个人”“事实与空想”两个视角探讨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些重要问题,尤其是对皇权体制下中国文人的政治诉求与生活理想的冲突及调和,作了独到的剖析。 朱刚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评: 以皇...
评分蒋寅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评: 这部出自日本学者之手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从“国家与个人”“事实与空想”两个视角探讨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些重要问题,尤其是对皇权体制下中国文人的政治诉求与生活理想的冲突及调和,作了独到的剖析。 朱刚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评: 以皇...
评分蒋寅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评: 这部出自日本学者之手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从“国家与个人”“事实与空想”两个视角探讨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些重要问题,尤其是对皇权体制下中国文人的政治诉求与生活理想的冲突及调和,作了独到的剖析。 朱刚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评: 以皇...
评分蒋寅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评: 这部出自日本学者之手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从“国家与个人”“事实与空想”两个视角探讨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些重要问题,尤其是对皇权体制下中国文人的政治诉求与生活理想的冲突及调和,作了独到的剖析。 朱刚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评: 以皇...
取了一個非常有噱頭的書名。當然書中探討的並不僅僅是上和下的關係。圍繞公與私的角度來展開。人與國家與社會、人與家庭、人與自然、人與自我。這幾組關係確實值得我們好好研究。一表忠心或者禍從口出,文學與權力之間的關係顯而易見。文學涉及家庭關係的文本,不同的人倫關係的探討,往往也直指私密角落。至於人與自然的表述,同樣值得一再探討。國家權力、身份、禮俗、童年、身體、日常等等概念的探討非常具有啟發意義。#學而愛#087
评分角度刁钻
评分此书点出:文人的背后是皇权,文字表达总是受权力的影响。
评分1,有点标题党,但细究也说得通,古代文学可不就是帝制中国文学嘛,留下来的文字是文臣/文人写作精英的文字,至少也经过他们的过滤;2,章节不好安排,反正是概述,作者都是治唐宋文学者,讲到徐渭已大不易,上篇“国家与个人”主要以皇权为中心展开,距离近的是宫廷文学,距离远的是私域的悼亡归隐等等,唐宋转型面向士的琐碎日常提了很多次,下篇“事实与空想”,其实想讲文学与官方史传的距离,所以重点是小说,衡量标准是虚构程度(这个偏颇了,叙事之法不能不谈);3,柳毅故事分析很有意思,结论是唐传奇本是一个青年贵公子“救出被幽闭的公主并娶她为妻”故事,后来被当做“原型神话”,转化成了与“原型”(《长相思》《牵牛织女》《焦仲卿妻》)相近的“镇抚孤魂、怨魂的故事”——最近特别迷茫的就是民间文学领域“故事学”的这种武断性
评分角度刁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