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英国非虚构大奖作品!荣获“塞缪尔·约翰逊奖”。
2. 跟随作者踏上一场全球寻鲸的文化博物之旅,见证鲸与人类世界的深刻关联。
3. 在城市街头、博物馆、水族馆、神话传说、科学文献、文学艺术、世界历史、船上、海中,去发现鲸、想象鲸、与鲸亲密接触。
4. 凭借多样化的视角和极高的文学性,被誉为“鲸类写作中的经典”。
5. 反思人类近300年捕鲸史,剖析捕鲸业在美国、英国、欧洲、日本此消彼长,背后的政治和商业动因。
这不仅是一部寻访鲸类及其文化的博物书写,更通过审视鲸在人类世界、历史、艺术和文学中的多样角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理解人与生物关系的全新视角。
一部捕鲸史某种意义上就是美国崛起的历史。作者沿着赫尔曼•梅尔维尔创作《白鲸记》的足迹,勾勒出从18世纪到两次世界大战前后人类商业捕鲸的血腥历史,透视了鲸与国际政治和世界时事的深刻关联。
菲利普·霍尔,英国作家、教授。
他研究和书写鲸类超过20年,先后出版《寻鲸记》(2008)、《海洋深处》(2013)、《潮涨星落》(2017)和《丢勒与鲸》(2021)等作品。
他曾为BBC鲸类纪录片担任编剧、主持人和制作人。
现任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创意写作教授,另著有多部传记和历史作品。
对海洋文明,人类了解多少?对生活在海洋中的鲸,人类又了解多少?当我们能够通过纪录片的形式欣赏到鲸的跃起、翻腾、嬉戏,我们心中到底又有怎样的激情澎湃?可以说,没有充沛文化积淀,难以消受这海洋文明的洗礼,难以读懂鲸对人类的意义。 《寻鲸记》作为一部全球文化的博物...
评分 评分 评分读的过程中,深深感觉到人类对鲸的亏欠,即使到现在,我们仍然没有和鲸和谐相处。 这本书内容涉及多个领域,译者翻译的文本读起来也非常流畅,完全没有阅读障碍。 这不仅是一部寻访鲸类及其文化的博物书写,更通过审视鲸在人类世界、历史、艺术和文学中的多样角色,为我们提供...
评分一场关于鲸的博物之旅
评分一本写给《白鲸》的长篇情书,而书里又相当仔细地揭露了《白鲸》是梅尔维尔写给霍桑的情书,好玩。相比多林那本一门心思聊捕鲸业的《利维坦》,这本书更突出的是人类疯癫的欲望,着魔的猎手在自己的狩猎中逐渐堕落下去,最终又要重新受猎物的洗礼。但是这本书巧妙地隐藏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些最直接与鲸共生的人如今又是怎样生活着?人与鲸的冲突恐怕并不仅仅在于捕鲸这一点。另外很多说明性的插图都没有图注略微有点遗憾。
评分与其说是关于鲸鱼的科普书,不如说是关于鲸鱼的文化图谱。从古老的捕鲸方法和捕鲸码头,最著名的鲸鱼小说到现代的观鲸之旅,内容很丰富但也有些杂乱。
评分我以为是鲸鱼的科普,其实是关于白鲸记,捕鲸行业,和鲸鱼文化。不知道是翻译还是涉及太多历史文化,读得不太顺畅。最大的感触,捕鲸行业的血腥残忍,鲸鱼是西方工业化的燃料,是原始资本的积累。鲸油用在了各种想象不到的地方,太空潜水艇手表等等。
评分以前我只知道它是地球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如果在海洋的深处,作为一个长期生活在内陆的人来说,它离我们很远很远。 这本书从多个方面让读者了解到了这个神秘的物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