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边界

文明的边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格非
出品人:明哲文化
页数:322
译者:
出版时间:2021-10
价格:65.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4787062
丛书系列:大家读大家(第四辑)
图书标签:
  • 历史
  • 文明
  • 文化
  • 社会
  • 人类学
  • 边界
  • 冲突
  • 演进
  • 全球化
  • 思想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格非首部清华文学讲稿,三年“小说叙事研究”课精华

2018年至2020年,格非在清华大学中文系“小说叙事研究”课上,从19世纪中期以来的小说家里精选出三个案例,讨论一百多年来社会、历史和文化观念的变革。在课程录音与讲义的基础上,整理成这卷珍贵的文学讲稿。

✍️三位不安的现代隐士,三种带预言性质的伟大作品

《没有个性的人》|穆齐尔:被二战的炮火惊醒,流亡瑞士

《暗夜行路》|志贺直哉:一生搬家多达26次

《白鲸》|麦尔维尔:一直在海洋与陆地、城市与孤岛的生活之间摇摆、

✍️对乡村文明衰落或城市化兴起引发的问题,尝试作答

对现代文明进程的强烈质疑和反思,是19世纪以来所有伟大小说的共同特征。本书所选的三位小说家,皆是由传统自然过渡到现代文明的居间者。格非条分缕析其作品,尝试对乡村文明衰落或城市化兴起引发的问题,做出理性回答。

从某种意义上说,今日危机并未消除。在他们向未来眺望的目光中,我们身处其间。

【内容简介】

《望春风》出版后,引发的对乡村文明衰落或城市化兴起的困惑与忧虑,余波犹在。2018年至2020年,格非在清华大学中文系“小说叙事研究”课上,将这些问题带入现代小说史的脉络中思考,从19世纪中期以来的小说家里精选出三个案例,讨论一百多年来社会、历史和文化观念的变革,由此形成这卷生动的文学讲稿——《文明的边界》。

本书聚焦奥地利作家罗伯特•穆齐尔、日本作家志贺直哉与美国作家麦尔维尔。从《没有个性的人》《暗夜行路》至《白鲸》,格非带读者穿梭于文学的森林,去拜访这三位不安的现代隐士。

对现代文明进程的强烈质疑和反思,是19世纪以来所有伟大小说的共同特征。这卷文学讲稿,以传统自然过渡到现代文明的居间者之视角,发出叩问:究竟什么是现代文明的边界?它到底要将我们带向何方?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格非,1964年生,江苏丹徒人。中国当代作家,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江南三部曲”(《人面桃花》、《山河入梦》和《春尽江南》)、《望春风》、《月落荒寺》等,中短篇小说《褐色鸟群》《迷舟》《相遇》等;另有论著和散文随笔《雪隐鹭鸶:〈金瓶梅〉的声色与虚无》《博尔赫斯的面孔》《小说叙事研究》《文学的邀约》等。

目录信息

【目录】
辑一 罗伯特•穆齐尔
没有生平的作家
最伟大的现实小说
群英会
憧憬“和平和爱”的人
一本思想性随笔
寻找“另一个地方”
辑二 志贺直哉
从《矢岛柳堂》谈起
褒贬不一的“小说之神”
志贺笔下的“社会世界”
独树一帜的“写实主义”
自我意识过剩
死亡与虚无
婚姻与性爱
唯一者及其自然
志贺笔下的事物
辑三 麦尔维尔
《白鲸》
麦尔维尔的其他作品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作者:陈娟】载于人民文娱 他是“先锋文学”代表,作品获得茅盾文学奖;也是备受追捧的老师,和学生一起探讨社会、文化观念的变化。 按照约定的时间,格非推门而入,午后的咖啡馆有些吵,隔壁桌有学生正在讨论期末论文。他一边寒暄,一边放下黑色双肩包,匆匆落座。这双肩包...  

评分

五年前,格非的《望春风》出版,这本书引发了对乡村文明衰落或城市化兴起的困惑与忧虑,至今余波犹在。 [望春风] 2018年至2020年,格非在清华大学中文系“小说叙事研究”课上,将这些问题带入现代小说史的脉络中思考,从19世纪中期以来的小说家里精选出三个案例,讨论一百多年...  

评分

【作者:陈娟】载于人民文娱 他是“先锋文学”代表,作品获得茅盾文学奖;也是备受追捧的老师,和学生一起探讨社会、文化观念的变化。 按照约定的时间,格非推门而入,午后的咖啡馆有些吵,隔壁桌有学生正在讨论期末论文。他一边寒暄,一边放下黑色双肩包,匆匆落座。这双肩包...  

评分

不可否认,格非是我最喜欢的当代中国作家,没有之一。 格非的转型是江南三部曲开始的,之前一直是中短篇为主,而他早期也是擅长驾驭中短篇,2000年以前的三个长篇,个人感觉是不如他的中短篇的,他的中短篇精致,隽永,风趣,一般几万字就该结束了,我一直觉得格非的小说像名贵...

评分

【作者:陈娟】载于人民文娱 他是“先锋文学”代表,作品获得茅盾文学奖;也是备受追捧的老师,和学生一起探讨社会、文化观念的变化。 按照约定的时间,格非推门而入,午后的咖啡馆有些吵,隔壁桌有学生正在讨论期末论文。他一边寒暄,一边放下黑色双肩包,匆匆落座。这双肩包...  

用户评价

评分

好读,推荐给中文本科生们。将罗伯特穆齐尔、志贺直哉与麦尔维尔用一条在自然与文明、个人与社会间摆荡的线串起来,勾连了很多西方现代思想,对于三者都没接触过的我来说是非常友善的导读,也是颇有启发的评论(便签贴满了)。喜欢的点,比如穆齐尔的“道德营养液”、文学中的风景景观化、麦尔维尔与卡夫卡的“逸出者”之比较…最后,今年一定要读完《白鲸》!

评分

讲得真好,引发了我对阅读这三位作家,尤其是穆齐尔的兴趣。文学史和思想史的串联和对比虽然点到为止但都很恰当,下学期想听格非的课了。

评分

将三位作家置于整个近现代思想史与文学史坐标系中参照,其间联系姑且见仁见智,不过格非反刍、拆解文本的细读能力与揉进阅读/情感经验的输出力一如既往的厉害,穆齐尔一篇最有蛊惑力。 穆齐尔:知识面覆盖极广的“无个性之人”——无个性才能获得真正的个性(重新定义现代社会的“个性”),即偏离社会标准化平均值,逸出“理性和道德的营养液”,以更注重观察和审视的方式去看待被观念过度阐释、话语/世界观过剩的事物。 志贺直哉:投身于现实的眼光糅合情绪表达,在时代氛围中生成自身体验,在资本席卷和工业体系壮大的年代,朝向自然索求出路。 麦尔维尔:陆地指代的现代文明与大海所象征的乡野自然之间的对立,“涉及诸多领域构建世界史图景”,这艘幽灵般的命运之舟是社会秩序的缩影,所谓“文明的边界”是人与自然的平衡/临界点。

评分

10.自我意识过剩的人只能离群隐居,或是在海洋漂泊。收到太多死信的抄写员心也死了,只好在没人要他的办公楼一直等待下去。这本书让我正视文学的力量,割开写实的必要性,重新燃起攻克巨著的兴趣。

评分

格非老师的课还是讲得引人入胜啊。能就着作品将现代性的重要转关与议题一气串下,旁征博引又不过分发散,真的蛮好听的。掂出来的篇目也颇见眼光。如果关于特里林的讲稿也能出版就好了。(然而时隔这么多年我还是没读《乡村与城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