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柏林牆倒塌32周年紀念之作,德亞4.7高分熱評,《明鏡周刊》等媒體佳評如潮。
作者親身多年走訪、實地考據東西柏林兩大檔案室,翔實梳理一段隱藏於動物園瑣碎日常中的戰後德國大曆史,以新穎獨特的視角,再現冷戰期間東西兩大陣營之間劍拔弩張的大國博弈。
筆法幽默深刻,如數盤點從二戰末至冷戰結束期間許多有關東西柏林動物園的精彩的奇聞逸事,把嚴肅的冷戰時代化為一個個柏林人生動真實的日常。
精心收錄23幅冷戰年代東西柏林珍貴曆史照片。
內容簡介
20世紀60年代初,冷戰進入白熱化階段,在分裂的柏林,軍備競賽卻以怪誕的形式上演著,動物園就是賽場。
在動物園界,大象是威望的象徵。西柏林動物園園長科略斯要求市長維利·勃蘭特增加大象數量,唯有這樣纔能打敗東柏林動物園,這事關榮譽!在這種情形下,東柏林動物園園長達特被迫“予以還擊”。
自此,一場持續近30年的動物園“軍備競賽”便拉開瞭帷幕,亦成為德國分裂的象徵。
[德]揚·莫恩浩特(Jan Mohnhaupt),1983年齣生於德國魯爾區,自由記者、作傢,多年來在《每日鏡報》上為柏林的兩座動物園撰寫報道。著有曆史調查作品《國傢社會主義中的動物》(Tiere im Nationalsozialismus)和傳記作品《搖搖欲墜:米夏埃爾·圖尼斯的雙麵人生》(Auf der Kippe: Die zwei Leben des Michael Tönnies)。
二战期间,德国被四国分区占领;1949年,德国分裂为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1961年,一道墙拔地而起,柏林被一份为二,从此,东西柏林的分割持续了近三十年。这段尽人皆知的历史背后,是政治的角逐,是民族的血泪,柏林墙的过去和现在时刻呈现着这段难以忘怀的伤痛。《别人的动物...
評分这本书的宣传重点是“冷战时期,动物园就是两德的赛场”,然而全书读罢,“动物军备竞赛”的内容仅仅占了其中的一个部分。它更像是一部德国从二战后到柏林墙推到之前的“动物园史”,描绘了高压的政治氛围下,德国“动物园人”的命运,以及动物园的运营如何受到政治体制的影响...
評分 評分 評分我以前是办过大连森林动物园年卡的,但是后来《海豚湾》、《竞相灭绝》这类纪录片看多了,在逛动物园时难免心生负担,后来就慢慢不去了,距此至少七、八年有余。我初以为《别人的动物园》是单纯的两个动物园的竞争,直到看了序言“关于‘动物人’”,才发现这是一本关于动物园...
序言的字體有種讀報道的感覺。題材是很有趣的,但真實發生的內容隻想讓人大罵馬鹿馬鹿しい,另外手感不好,3.5
评分即使在動物園這樣單純的人際網絡和社會關係裏,那麼一部分人類也能把對立和分離演繹的豐滿、戲劇化、充滿suprise。可以說是真的沒救瞭。
评分故事從聯軍轟炸,蘇軍攻占柏林時展開,一位直到被迫退休時仍備受性彆歧視的博士接手一片瓦礫的柏林動物園,開始重建工作,而蘇聯控製的東柏林在東德日益加重的意識形態運動也開始建造一個新動物園。轉眼幾十年過去,柏林牆建起來又敲掉,東西德分裂又閤並,人老去而又老去。動物們來來往往生生死死,與人相似。 就,這是一部特彆好的非虛構作品,敘事角度和基調都很感人,不隻是動物園愛好者會喜歡吧?
评分很不錯,齣乎意料。 動物園是個很有趣的切入點。東西柏林的兩傢動物園在冷戰期間如何相互競爭,東德人的逃跑經曆,兩個柏林的各種麵子工程,這些都是有趣而少人討論的話題。翻譯也很流暢。
评分整部看下來其實沒什麼缺點 以東西柏林動物園的視角巧妙的敘述齣德國分裂時期的曆史故事 引人入勝 是挺獨特的一本講史書籍 同時也很詳盡的介紹瞭多數人可能不太瞭解的關於動物園管理等相關知識。但是我個人覺得 不夠有亮點吧 隻能說看起來不錯 但是不足以用驚艷形容 對德國曆史比較感興趣的 還是比較推薦讀一讀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