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柏林墙倒塌32周年纪念之作,德亚4.7高分热评,《明镜周刊》等媒体佳评如潮。
作者亲身多年走访、实地考据东西柏林两大档案室,翔实梳理一段隐藏于动物园琐碎日常中的战后德国大历史,以新颖独特的视角,再现冷战期间东西两大阵营之间剑拔弩张的大国博弈。
笔法幽默深刻,如数盘点从二战末至冷战结束期间许多有关东西柏林动物园的精彩的奇闻逸事,把严肃的冷战时代化为一个个柏林人生动真实的日常。
精心收录23幅冷战年代东西柏林珍贵历史照片。
内容简介
20世纪60年代初,冷战进入白热化阶段,在分裂的柏林,军备竞赛却以怪诞的形式上演着,动物园就是赛场。
在动物园界,大象是威望的象征。西柏林动物园园长科略斯要求市长维利·勃兰特增加大象数量,唯有这样才能打败东柏林动物园,这事关荣誉!在这种情形下,东柏林动物园园长达特被迫“予以还击”。
自此,一场持续近30年的动物园“军备竞赛”便拉开了帷幕,亦成为德国分裂的象征。
[德]扬·莫恩浩特(Jan Mohnhaupt),1983年出生于德国鲁尔区,自由记者、作家,多年来在《每日镜报》上为柏林的两座动物园撰写报道。著有历史调查作品《国家社会主义中的动物》(Tiere im Nationalsozialismus)和传记作品《摇摇欲坠:米夏埃尔·图尼斯的双面人生》(Auf der Kippe: Die zwei Leben des Michael Tönnies)。
我以前是办过大连森林动物园年卡的,但是后来《海豚湾》、《竞相灭绝》这类纪录片看多了,在逛动物园时难免心生负担,后来就慢慢不去了,距此至少七、八年有余。我初以为《别人的动物园》是单纯的两个动物园的竞争,直到看了序言“关于‘动物人’”,才发现这是一本关于动物园...
评分翻开一部关于动物园的历史读物时,我们会希望读到什么东西?对此,好像我们必须回答一个前置性问题:动物园为什么存在?如果我们的答案锚定的是“人”而不是“动物”自身,那么这本书就给出了一个不错的论述。 在那个特殊年代,人是动物园存在的唯一目的,也是政治管理的绝对对...
评分 评分虽然以《别人的动物园》为题,但这本书却不是一本写动物的书,它不会告诉读者动物园里有什么动物、它们的习性如何。但是转念一想,这本书也的确是写动物的,写的是高级动物,主要写了冷战之下东西柏林两个动物园园长的明争暗斗,也牵连出一些两个德国的其他动物园的发展。 尽管...
即使在动物园这样单纯的人际网络和社会关系里,那么一部分人类也能把对立和分离演绎的丰满、戏剧化、充满suprise。可以说是真的没救了。
评分这种小书读起来贼有意思!顺便还能感受一下铁幕两侧的德国政治生活(仅有不多篇幅,大部分还是在说动物)
评分轻松易读的一本小书,书中介绍的一些人毕生对动物园的付出及热爱另人感慨,将一些重要的事件穿插其中角度新奇。 (时代造成一座城市出现两座动物园,但其中的竞争关系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关系应该不大。)
评分故事从联军轰炸,苏军攻占柏林时展开,一位直到被迫退休时仍备受性别歧视的博士接手一片瓦砾的柏林动物园,开始重建工作,而苏联控制的东柏林在东德日益加重的意识形态运动也开始建造一个新动物园。转眼几十年过去,柏林墙建起来又敲掉,东西德分裂又合并,人老去而又老去。动物们来来往往生生死死,与人相似。 就,这是一部特别好的非虚构作品,叙事角度和基调都很感人,不只是动物园爱好者会喜欢吧?
评分轻松易读的一本小书,书中介绍的一些人毕生对动物园的付出及热爱另人感慨,将一些重要的事件穿插其中角度新奇。 (时代造成一座城市出现两座动物园,但其中的竞争关系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关系应该不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