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

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柏杨
出品人:
页数:8164
译者:
出版时间:2021-10
价格:1499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2072081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通鉴
  • 纪事本末
  • 柏杨
  • 史书
  • 古代史
  • 历史故事
  • 文化
  • 经典
  • 传记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司马光《资治通鉴》是中国史上最伟大的编年体通史,索时而叙,将中国的史书编纂推进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但以时间为纲,难免诸事混列。柏杨曾历时十年翻译《通鉴》,深感其遥相隔望,头绪烦杂。故又著《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即以纪事本末体,将《通鉴》1362年的历史重新编纂,成177个白话故事,连贯而完整地呈现了中国从战国到五代的1300余年间,权力运作、军事战争、社会变革的图景。再求历史的沿革始末,就有了高屋建瓴之感。

作者简介

柏杨(1920年3月7日—2008年4月29日),原名郭定生,河南辉县人,中国当代作家。20世纪50年代起,以郭衣洞之名从事小说创作,为写作生涯之始。20世纪60年代,用柏杨笔名为台湾《自立晚报》及《公论报》撰写杂文,被认为是继鲁迅之后ZUI伟大的杂文家,被列为“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之一。有华人处,就流传着柏杨的作品。柏杨晚年,更尽十年之力译写司马光《资治通鉴》,皓首穷经,大作始成。其《通鉴》系列作品,成为柏杨史学成就的高峰,为当代“通鉴学”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目录信息

第一部
范雎漂亮复仇
汗血马战争
巫蛊恐怖
巨星赵合德
第二部
逐鹿型大混战
惨烈窝里斗
第一次宦官时代
三国周郎赤壁
第三部
诸葛亮北伐挫败
十三王之乱
华乱五胡
祖逖击楫渡江
第四部
苻坚大帝悲剧
桓玄篡位闹剧
慕容超传奇
王师北定中原日
第五部
鲜卑羡慕中华
南北乱成一团
最美丽的蠢女人
最严重一次叛变
第六部
人渣家族
驴老爷,你赢了
改朝换代大混战
唐王朝一再夺嫡
第七部
贞观对
恐怖帝国
安史之乱
第二次宦官时代
第八部
大黑暗来临
兵变、兵变、再兵变
牛李两党殊死斗
黄巢终结狼虎谷
第九部
独柳下,天才之辩
大屠杀与小分裂
狗崽长大咬死人
第十部
英雄与流氓
致命的横挑强邻
陈桥兵变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一说起“帝王学”,你会选择哪本书呢? 国学大师南怀瑾曾经在他的著作《历史的经验》中提到过一本关于“帝王学”的书: “其重点是正面针对皇帝们--领导人和领导班子们做政治教育必修的参考书目的。” 看到这样的形容词,大致就能明白,这本书可不是普通人看的,特别是在古代看...

评分

一说起“帝王学”,你会选择哪本书呢? 国学大师南怀瑾曾经在他的著作《历史的经验》中提到过一本关于“帝王学”的书: “其重点是正面针对皇帝们--领导人和领导班子们做政治教育必修的参考书目的。” 看到这样的形容词,大致就能明白,这本书可不是普通人看的,特别是在古代看...

评分

一说起“帝王学”,你会选择哪本书呢? 国学大师南怀瑾曾经在他的著作《历史的经验》中提到过一本关于“帝王学”的书: “其重点是正面针对皇帝们--领导人和领导班子们做政治教育必修的参考书目的。” 看到这样的形容词,大致就能明白,这本书可不是普通人看的,特别是在古代看...

评分

一说起“帝王学”,你会选择哪本书呢? 国学大师南怀瑾曾经在他的著作《历史的经验》中提到过一本关于“帝王学”的书: “其重点是正面针对皇帝们--领导人和领导班子们做政治教育必修的参考书目的。” 看到这样的形容词,大致就能明白,这本书可不是普通人看的,特别是在古代看...

评分

一说起“帝王学”,你会选择哪本书呢? 国学大师南怀瑾曾经在他的著作《历史的经验》中提到过一本关于“帝王学”的书: “其重点是正面针对皇帝们--领导人和领导班子们做政治教育必修的参考书目的。” 看到这样的形容词,大致就能明白,这本书可不是普通人看的,特别是在古代看...

用户评价

评分

把“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翻译成“如今人家是利刃、是砧板,我们是鱼、是肉,逃命要紧,告辞个屁!”,也是够接地气了????。还有很多其他翻译得随意的地方,比如项王气得要炸,有点明朝那些事儿的味儿了

评分

历史是所有人的,而不是少数“大湿”的,柏杨通鉴确实够硬

评分

把“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翻译成“如今人家是利刃、是砧板,我们是鱼、是肉,逃命要紧,告辞个屁!”,也是够接地气了????。还有很多其他翻译得随意的地方,比如项王气得要炸,有点明朝那些事儿的味儿了

评分

通俗的就是大众的。历史不是少数人的历史,只有将历史用大众的语言表述出来,才能还原历史本来的功效——让大众以史为鉴。柏杨这套晚年大作确是做到了这一点。

评分

把“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翻译成“如今人家是利刃、是砧板,我们是鱼、是肉,逃命要紧,告辞个屁!”,也是够接地气了????。还有很多其他翻译得随意的地方,比如项王气得要炸,有点明朝那些事儿的味儿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