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历史写作者刘勃所著的一部孔子传记,也是对《史记·孔子世家》的一次精读。刘勃参照《论语》和《左传》等相关历史资料进行信息比对,将孔子的人生际遇放置在春秋末期的历史背景中进行解读,并展开多重线索的想象与推测,以更多元的视野来诠释孔子的“成圣之路”,为读者理解孔子的选择、思想和境遇开拓出一个丰富的空间,提供了一些既有趣味又有启发意义的思路。
刘勃,历史作家、编剧。在《读库》《中堂闲话》等书刊上发表过历史文化类随笔若干,出版《战国歧途》《失败者的春秋》《司马迁的记忆之野》等书,与人合作过电视剧剧本。现任教于南京三江学院。
作为最早一批网络作家,刘勃以解读西游、金庸起家,深入介入历史写作。面对过去的人物,刘勃尽力持理解之同情,不求全责备,也不滥加虚美之词;对于古代中国,也将其放置到世界历史的横向坐标中。
第一次读这样的作品,给孔子做传给《论语》做注,别有一番滋味。对于没有熟读过《论语》《孔子世家》《孔子家语》的人来说,通过这本书的文字相当于旁观孔夫子一生,看他有血有肉有喜有恨有追求有失落的俗世一面,细心的看也会发现不同经历时观点的变化。 最难得的,是从这本书...
评分 评分 评分孔子与苏格拉底颇有相似之处,苏格拉底本亦为“智者”,孔子与苏格拉底的不同之处在于,孔子不向学生收取学费,强调“有教无类”,不会将知识“资本化”,孔子对于宇宙的问题,没有做过多的阐述,“无有兴趣”,对于“鬼神的问题”,孔子接受传统的见解;苏格拉底将“使命”赋...
作者利用《史记》、《左传》和其他典籍的线索,拼写而成的孔子小传。有意思的是,作者并不试图还原一个最真实的孔子,用作者的话,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做一点通俗化处理,间或发表一点个人感想”。
评分很有趣的故事,孔子是怎么生活,又是怎么造出来的。但本书最想回答的问题是人们为什么关心孔子,关心什么样子的孔子。心态不稳时候阅读,文字也不是非常吸引人,很多地方心不在焉。
评分刘勃真是经典作品通俗化的优秀代表了(杰出?甚至想说)
评分刘勃真是经典作品通俗化的优秀代表了(杰出?甚至想说)
评分串起《孔子世家》《左传》《论语》等文本来写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孔子,巨大变革转型的时代造就了大师,“百家后代”无论尊孔还是贬孔,都多多少少孔子的影子。孔子已成圣人,真孔子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为权所用,太纠结“真孔子”真就太不识时务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