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码为梦

依码为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夏冰青
出品人:燧石
页数:256
译者:
出版时间:2021-10
价格:4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5203688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程序员
  • 技术
  • 梦想
  • 奋斗
  • 成长
  • 互联网
  • 代码
  • 职业
  • 励志
  • 创新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2019 年,一场由互联网工程师组织的名为“996.ICU”的活动把互联网产业的加班文化带入公众视野。“996”和“大小周”一度成为坊间热题。2020年,蚂蚁科技集团上市的几度转折再次把中国互联网人的高薪高酬引入公众视野。回顾中国互联网产业,不难从中发现很多今时今日的产业动向都能从过往的历史片段中找寻到蛛丝马迹与前因缘起。

作者曾以实习生的身份进入互联网大型企业进行田野调查,近距离观察中国互联网人的生产实践,积累了百万字的访谈和田野笔记。

在本书中,作者重温2009年至2015年间的这些一手资料,综合批判政治经济学与文化研究,提取“薪酬”“工作强度”“自主性”“保障性”“自我实现”“产品的社会和文化价值”、“社会关系”七个维度,具体描绘了中国互联网从业者的日常生产实践与围绕生产实践的生活形态。通过对互联网产业内部动态与宏观社会经济变化的综合性分析,作者指出,数字经济从业者的生产实践建构了他们在生产与生活中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的确立与延展将持续性地推动“互联网理想”的发展与实现。

作者简介

夏冰青,2014年博士毕业于英国利兹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之后在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担任助理教授。2018年初加入华东师范大学成为晨晖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传播政治经济学、数字劳动、数字经济与生产等。目前担任澳大利亚经济学SSCI期刊The Economic and Labour Relations Review特刊编辑以及编委会成员。

目录信息

导论
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简介
互联网产业算是文化产业吗?
本书论述纲要
第一章 和谁对话?理论框架从何而来?
1.1政治经济学还是文化研究?
1.2从业者群体的生产实践
1.3创意和商业之间的张力
1.4从商品化到金融化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那些大厂那些人: 田野调查的对象
2.2数据搜集
2.3研究的道德伦理问题
第三章 工作还是游戏——工作强度与薪酬
3.1互联网产业的职业道德——加班
3.2你想打怪升级吗——游戏式管理下的工资
3.3暗藏玄机的福利制度——高管与普通员工之间的分水岭
3.4一夕之间能实现财富自由吗——员工持股的迷思
3.5这么晚为什么还不回家——加班背后的动力机制
第四章 社会关系和保障性
4.1专业从业者与互联网用户之间的生产实践关系
4.2互联网中的三六九等
4.3部门之争
4.4讨价还价的跳槽与黯然退场的离职
4.5女程序员和培训班的“小透明”
第五章 生产实践中的自主性
5.1工作场所自主权
5.2创意自主权
5.3人人都有一个创业梦
第六章 自我实现、产品的社会和文化价值
6.1创新?盗版?还是微创新?
6.2从垄断到金融化
6.3互联网理想的消逝
第七章 故事的结尾: 于谁有意?于谁有益?
7.1为什么要找互联网产业的茬?
7.2找完茬以后我还能做什么?
7.3还有希望吗?希望在哪里?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还行,但是不太行。 为什么要说“还行”呢?因为作为985大学的副教授,作者的学术功底其实是很不错的,她说理的时候往往可以很好地引出一条带有极强延续性的经典理论脉络。身为一个有意进行相关研究的学生仔,在看到这样的写作脉络时,我会很难抑制住心中涌现出的喜悦之情。 虽...  

评分

很高兴看到年轻同事夏冰青的《依码为梦:中国互联网从业者生产实践调查》即将出版。这本著作是冰青十多年田野工作的结晶。作为八零后的年轻学人,冰青回顾了自己成长的经验与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关联,在这个意义上,她自己也是田野。从自己出发,从硕士论文到博士论文,从澳门、...

评分

还行,但是不太行。 为什么要说“还行”呢?因为作为985大学的副教授,作者的学术功底其实是很不错的,她说理的时候往往可以很好地引出一条带有极强延续性的经典理论脉络。身为一个有意进行相关研究的学生仔,在看到这样的写作脉络时,我会很难抑制住心中涌现出的喜悦之情。 虽...  

评分

很高兴看到年轻同事夏冰青的《依码为梦:中国互联网从业者生产实践调查》即将出版。这本著作是冰青十多年田野工作的结晶。作为八零后的年轻学人,冰青回顾了自己成长的经验与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关联,在这个意义上,她自己也是田野。从自己出发,从硕士论文到博士论文,从澳门、...

评分

很高兴看到年轻同事夏冰青的《依码为梦:中国互联网从业者生产实践调查》即将出版。这本著作是冰青十多年田野工作的结晶。作为八零后的年轻学人,冰青回顾了自己成长的经验与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关联,在这个意义上,她自己也是田野。从自己出发,从硕士论文到博士论文,从澳门、...

用户评价

评分

很好翻,提供了很多素材,深度上展开得不算多。乌托邦似的互联网理想怎么就还是成了资本逻辑下的困局,主体性的视角和金融化仍旧是观察当下互联网现象的很好的路径吧。隐蔽观察的研究伦理其实还挺难自我说服的

评分

研究反思和有趣性都很好;微观-宏观连接,没有达到综述的意图;成书过程中有些引文找不到了。冰山一角的资料&宏伟框架&真诚反思还是很耀眼的。

评分

理论视角:借鉴批判政治经济学区别于新古典经济学的道德视角和文化研究对于创意和商业之间的张力分析。找茬(批判)之后:不被社会彻底改变就是自己对社会最微小的改变(章戈浩)

评分

一本给我带来惊喜的书。 由于自己本科四年的经历和研一做的几个访谈,我总觉得IT不是一个容易进入的田野点。个人觉得无论是程序员的一些专业术语与日常调侃,还是大众对计算机内部的想象,都会造成沟通之间一定的隔阂。然而,作者在这本书中描绘的IT从业者的生产实践,在我看来是成功的。 此外,作者将互联网产业归类为文化产业,将批判传播学的理论与互联网行业结合,是一个很有趣的视角。 很庆幸,在这本书中学习作者的田野方法、学习作者对从业者们的分析思路。期待自己在未来可以有进一步的收获。

评分

冰冰永远的神 人格魅力与学术魅力共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