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民主的迷思

数字民主的迷思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 马修·辛德曼
出品人:
页数:238
译者:唐杰
出版时间:2015-12-25
价格:CNY 3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2063827
丛书系列:雅理译丛
图书标签:
  • 政治学
  • 传播学
  • 互联网
  • 社会学
  • 信息社会
  • 数据分析
  • 民主
  • 网络生活
  • 数字民主
  • 民主理论
  • 信息技术
  • 政治参与
  • 数字治理
  • 公民权利
  • 网络政治
  • 技术伦理
  • 社会变革
  • 治理创新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马修·辛德曼著的《数字民主的迷思》主要讨论互联网对美国政治的影响,聚焦的是“民主化”这一课题。针对公众关于网络民主的美好想象与过分狂热,它通过对在线竞选、链接结构、流量模式、搜索引擎使用、博客与博主、内容生产的“规模经济”等主题的深入处理,借助大量数据图表与分析,勾勒出互联网政治的种种局限性。尤其表明,网络政治信息仍然为一小群精英与机构所创造和过滤,在网络的每一个层次和领域都仍然遵循着“赢家通吃”模式。本书的学术意义并非在于提供一个单纯的结论,而在于其基于政治科学视野所详尽揭示的网络政治宏观图景和丰富命题,以及为刻画这一图景所创造性地采用的那些研究方法。

作者简介

马修·辛德曼(Matthew Hindman),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博士,目前为乔治·华盛顿大学媒体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他曾在哈佛大学政府系和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的“数字化政府”国家研究中心做过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是政治传播,且集中于网络政治传播。唐杰,浙江临安人,复旦大学西方哲学博士,德国科隆大学访问学者(2009-2010)。研究领域主要涉及西方形而上学、胡塞尔现象学等;同时从“文化研究”视角长期关注新媒体发展和网络政治传播,且拥有较为丰富的新媒体实际运营经验。目前任职于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目录信息

译序
致谢
第一章 因特网与政治“民主化”
民主化与政治表达
一个不同的批评
守门、过滤和基础结构
言说与被听见之间的不同
第二章 霍华德·迪恩的经验
自由派媒体?
“大势头”遇到因特网
因特网以及政治活动的基础结构
开端的结束
第三章 “谷歌政体”:政治性网站的链接结构
链接结构能告诉政治学者什么
网上政治群落的链接结构
网站能见度与各歌政体的出现
“赢家通吃”的政治刀
第四章 政治性流量与搜索政治学
整体图景
流量的人群统计特征
搜索引擎与用户精明度(的缺乏)
用户搜索什么
搜索引擎一致性
门有多宽?
第五章 网络集聚
进入门槛
发行,而非生产
网络集聚
比较性数据,比较性指标
变得更窄的网络
第六章 搏客:新精英媒体
博客成就非凡
博主与媒体
那么你想成为博主?
博主背景普查
博主与时政专栏作者
漂亮说法与实际情况
第七章 精英政治与“消失的中层”
网络政治的局限
变得更窄的网络
政治组织与消失的中层
新技术、老缺陷
附录数据与方法
支持向量机分类器
冲浪者行为与抓取深度
Hitwise的数据与方法
参考文献
索引
《雅理译丛》编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对于Anderson提出的长尾理论,Hindman认为,在网络舆论中长尾的力量其实被高估了:网络上的观点实际上呈现出集中的趋势,即那个占80%的“大头”赢得了绝大多数人的关注。这就像(但又不同于)二级传播理论,精英的声音在公共话语空间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影响着公众意见。Hindman...

评分

对于Anderson提出的长尾理论,Hindman认为,在网络舆论中长尾的力量其实被高估了:网络上的观点实际上呈现出集中的趋势,即那个占80%的“大头”赢得了绝大多数人的关注。这就像(但又不同于)二级传播理论,精英的声音在公共话语空间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影响着公众意见。Hindman...

评分

对于Anderson提出的长尾理论,Hindman认为,在网络舆论中长尾的力量其实被高估了:网络上的观点实际上呈现出集中的趋势,即那个占80%的“大头”赢得了绝大多数人的关注。这就像(但又不同于)二级传播理论,精英的声音在公共话语空间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影响着公众意见。Hindman...

评分

对于Anderson提出的长尾理论,Hindman认为,在网络舆论中长尾的力量其实被高估了:网络上的观点实际上呈现出集中的趋势,即那个占80%的“大头”赢得了绝大多数人的关注。这就像(但又不同于)二级传播理论,精英的声音在公共话语空间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影响着公众意见。Hindman...

评分

对于Anderson提出的长尾理论,Hindman认为,在网络舆论中长尾的力量其实被高估了:网络上的观点实际上呈现出集中的趋势,即那个占80%的“大头”赢得了绝大多数人的关注。这就像(但又不同于)二级传播理论,精英的声音在公共话语空间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影响着公众意见。Hindman...

用户评价

评分

有点啰嗦

评分

此书读起来简单,但意义是比较深远的。1.互联网物理层、代码层、内容层具有不同的特性,代码层的开放、平等并未导致内容层、政治传播领域的开放、平等,而大多数网络乌托邦理论都混淆了这一关键区别。数字鸿沟存续的逻辑与之相同,即便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得到普及(物理层推广),也并不能改善内容层的使用差异。2.内容生产和接收的鸿沟依然存在,个体选择权实际上是虚假的。3.中层消失现象阻断了多层次社群化的构型,减少而非增强了多样性。这里存在的一种误解(如下面某评论所展示的)是把民主当成“民主集中”,而实际上民主首先要求展示异议和不同,空谈所谓“ 真知灼见从其他意见中脱颖而出 ”是荒谬的,更不用说顶级博主相对固定,难道他次次都是真知灼见?这实质上就是贵族政治。

评分

原作09年出版,“消失的中层”值得回味,那时作者就够冷峻现实了

评分

2018-34 [美]马修·辛德曼,《数字民主的迷思》,唐杰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评分

过时。基于老旧的互联网生态,门户网站、博客为主的那个时代,与现在的情况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政治永远是精英的政治,但精英的形式和内容都与从前不同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