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学者葛承雍、李鸿宾、张帆、蒙曼等联袂推荐!
作者刘三解以一贯的严谨,爬梳出土简牍和传世文献,以刘邦的原生家庭切入,深度解析刘邦如何彻底埋葬周秦血统贵族主导的社会,代之以刘氏“家天下”的“新贵”。
《秦砖:大秦帝国兴衰启示录》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勾勒周秦之变后秦制的完整架 构;而《汉瓦:西汉王朝洪业启示录》则以历史人物为线索,聚焦刘邦、项羽、吕雉、项梁、韩信、魏豹、曹参等人,侧重秦制因何而变,如何变为汉制的描写。
翻开目录,随着作者的文字进入西汉初年的历史情境:“一张汉初军功表,半本历史密码簿”;“吕氏家族到底是不是被刻意遗忘的‘创业合伙人’? ”;“鸿门宴真正的赢家,一顿饭吃下半个楚国 ”;“为什么项羽选对了所有答案,还是失败了?”
———————————————————————————
“周秦之变”是公认的中华文明“分水岭”,这一长达数百年的巨大变革,一般认为以秦始皇统一六国告一段落,以秦制的全面推行和底定而终结。自此之后,中国社会陷入“朝代循环”,直至19 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的武力入侵终止了这长达两千年的历史循环。
《汉瓦》侧重于探索“秦制为什么变为汉制”的答案,也就是“周秦之变”后半段的变化历程。作者通过爬梳传世文献与出土简牍资料,勾勒出一幅秦朝制度完全体的图景,认为后世延续两千年的王朝体制,在秦代仍未成形,而真正开启这个循环的,其实是汉高帝刘邦。本书聚焦于刘邦、项羽、吕雉、项梁、熊心、韩信、魏豹、曹参、周勃、刘恒等大家熟悉的名字,在史书字缝之中,一片一片地复原、审视我们耳熟能详的“汉瓦”。
———————————————————————————
※ 学者推荐
两千多年来,秦汉之际的波诡云谲始终影响着中国人的文明认知。从秦人到汉人并不是种族的变化,也不是不同信仰的改变,在不同地域背景下的王侯将相、秦吏楚将、客卿术士、同乡平民,都以不同的江湖经历,构建着中华文化形成时期的统治秩序。《汉瓦》作者没有被传统解释和演绎所束缚,而是建筑出自成一系的历史殿宇。
——葛承雍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毫无疑问,本书颠覆了我们的诸多印象。坦白地讲,作者并没有全然说服我,但这也正是阅读的最大乐趣——我在内心深处和作者不断争辩,并且因此翻阅起其他相关的资料和著作来。事实上,历史正是因为千秋万代的持续审视而不断丰富,并且不断溢出它的边界,让文学的讲述、史学的探究与哲学的思辨各取所需,从不同的角度开阔人的视野,丰富人的心灵。而这,也正是我们对《汉瓦》的期待。
——蒙曼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楚汉相争引发的西汉建国,因有司马迁脍炙人口的描述而家喻户晓;又以班固的编纂纳入正史而世代相传。作为一统王朝初始奠基、中国政治体统因而塑形的学术研究之长盛不衰,自不在话下;而那波折激荡折射出的人生历练, 尤其这种历练蕴示的生命意涵,才是秦汉之交乃至刘邦王朝的兴衰嬗替成为口耳相传的“谈资”至今畅而不衰的因缘。尊重史事的严肃并以通达的奉献,这部《汉瓦》承《秦砖》之后再次推向书界,以舒朗上口的笔调于非以为业的读者而言,是否是一个获取历史“本真”的最佳选项?这全凭阅读之后的感觉了。
——李鸿宾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教授
本书钩稽史料中的残缺信息,对于秦末汉初历史提出了不少新颖有趣的见解。这充分说明, 看似题无剩义的领域,仍有继续挖掘的空间。
——张帆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刘三解,历史研究者,著有《秦砖:大秦帝国兴亡启示录》。
读《汉瓦》这本书需要调动足够的专注度。 例如,书中第十章三、四节,46页的体量,我大约“静音阅读”了2个小时。 这两小节集中论述的问题和作者的大致态度其实已经通过小节标题表述出来:汉帝国的军工授爵制度自开始就是一个“骗局”;被骗的60万汉军老兵为什么没有讨说法。 通...
评分基本读完了刘三解先生的大作《汉瓦》,这是一部非常有趣的书,我尤其非常推荐那些非历史学专业的,同时通晓一定专业技艺的朋友们来读一读这本书,我个人则从这本书里发现了一个叫民主的事物。 我说的民主当然不是现代社会中以国家主权为基础的民主概念。在现代民主中,作为全体...
评分您的时间宝贵,厚厚的《汉瓦》值得——《汉瓦》读后感 很有幸成为《汉瓦》首批读者之一。三解让我写个书评,我说“评”不敢,倒是可以工工整整写一个读后感。 众所周知,历史学的研究著作有一个“不可能三角”,即“专业性、可读性、思想性”三者最多只能达成其中两个。读完《...
评分秦所以亡,汉所以兴。这是刘邦在与陆贾进行了一次让他恼羞的对话之后,向陆贾提出的问题。两千年来,很多人从各种角度给出了不同的答案,留下了汗牛充栋的作品,这许多作品都基于一个认识,那就是刘邦这个人是秦朝灭亡,汉朝兴起的关键性人物。那么刘邦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评分读《汉瓦》这本书需要调动足够的专注度。 例如,书中第十章三、四节,46页的体量,我大约“静音阅读”了2个小时。 这两小节集中论述的问题和作者的大致态度其实已经通过小节标题表述出来:汉帝国的军工授爵制度自开始就是一个“骗局”;被骗的60万汉军老兵为什么没有讨说法。 通...
精彩的历史推理作品
评分说实话文风不太喜欢 暂时弃读
评分CSI特别篇:汉! 还原罪案现场亦或还原历史现场,本质一样,靠的不是想象,靠的是各种证据的叠加,个人感觉作者在历史学科科学化上做出了“一点点点点点”成绩,相对于上部《秦砖》,这次对刚入坑的读者来说友好了很多,同时看到作者在著书中策略重点的变化,科学性&易读性皆有。期待身体健康,持续输出。
评分很不错的历史书,回答了秦之所以亡,汉之所以兴。汉之所以兴和秦之所以兴都一样,靠的是秦制,依靠刘邦萧何秦吏对组织优势和见识,得以迅速体系化,以关中韭菜炮灰对阵项羽,再打破战国以来的爵位分封,以滥封吸引猎狗们集体咬死项羽,再之后面临封赏无法兑现,依靠惠、吕、文帝的大家发财来满足基本盘60万老兄弟的富贵需求。然而大家富贵终不是秦制的目的,利出一孔,最终还是被景帝、武帝逆转。
评分秦末群雄竞逐,最终的胜出者刘邦与他的追随者,草创汉朝,自然需要构建起一套天下秩序,用以解决何以得天下以及如何坐天下的重要问题。刘三解的《汉瓦》钩沉传世文献与出土材料,从自诩赤帝子斩白蛇起义的传说,到约法三章和封功列侯。个体的选择、人际关系的互动,秦制与汉法的变革与承继,那些潜藏在史书字里行间的草蛇灰线,被一一精细解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