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与《汉书》

《史记》与《汉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日]大木康
出品人:
页数:173
译者:田访
出版时间:2021-10
价格:39.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108072177
丛书系列:古典新读
图书标签:
  • 历史
  • 史学
  • 古代史
  • 中国历史
  • 二十四史
  • 司马迁
  • 班固
  • 史传
  • 古典文献
  • 汉代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人们常感叹,一部“二十四史”,从何说起?就从《史记》与《汉书》说起。作为“正史”的头两部,二者性格迥异,却都对后世有着巨大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出于贵族社会对骈文的爱好,《汉书》获得无与伦比的地位,而从中唐以后,随着市民文化的兴起,对散文的爱好逐渐成为主流,《史记》更加受到青睐。从这个角度讲,《史记》和《汉书》可谓中国文化的晴雨表。

作者简介

作者:大木康

1959年出生于日本横滨。东京大学文学博士。曾任广岛大学文学部副教授、东京大学文学部副教授,现任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教授。专攻中国明清文学、明清江南社会

文化史。主要著作有《中国游里空间——明清秦淮妓女的世界》《明末江南的出版文化》《明清文人的小品世界》。

译者:田访

日本京都大学中国哲学史专业博士,岳麓书院助理教授,研究方向为经学史和中国思想史。

目录信息

凡 例

第一部分
书籍的旅程 《史记》与《汉书》的两千年
第一章 作为正史的《史记》与《汉书》
第二章 《史记》与《汉书》的区别
第三章 司马迁的一生
第四章 班固的一生
第五章 《史记》与《汉书》的阅读史
—《汉书》的时代
第六章 中唐时期《史记》的复兴
第七章 印刷时代的《史记》与《汉书》
第八章 《史记评林》与《汉书评林》
第九章 小结
—作为相扑中“东西两横纲”的《史记》与《汉书》
第二部分
阅读作品的世界 走进文字的背后
第一章 史家的辨析
—读《史记·伯夷列传》
第二章 刘邦是“逃了”,还是“跳了”?
第三章 《汉书·古今人表》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史记〉与〈汉书〉:中国文化的晴雨表》,作者大木康(日),短短十一万文字,微言大义,大快读者!本书第一部分是观《史》《汉》二书历史:魏晋南北朝至唐初汉书地位实高;自中唐韩柳古文运动后,史记地位陡增;至宋郑樵与刘辰翁,扬史抑汉;《史记》经明朝拟古派、唐宋派...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有实无名分者如项羽选入本纪的是司马迁《史记》,不论是非善恶;只选有名分者不管是否实际掌权者如汉惠帝的是班固《汉书》,皇帝无非无过;班氏父子批判司马迁崇黄老而薄五经;世家只在《史记》里出现,《汉书》以列传来写诸侯是皇帝与他人的关系;班固在司马迁之后180年,他的父亲班彪投身窦融开始与窦氏家族来往,班固26岁动笔,48岁基本完工,92年受窦宪牵连死于狱中那年60岁,妹妹班昭补写; 韩愈之后《史记》评价上来了,到明朝两书平分秋色;从东汉到六朝和唐初都是门阀贵族时代,喜好骈文因此《汉书》胜出,科举制度下的新兴官僚阶层崇尚古文因此《史记》是典范;明代重《史记》清偏重《汉书》;

评分

不错的入门读物,比较头两史的不同和时代影响

评分

这本小书的角度很有意思。中古以前,由于政治和文学的关系,学界更看重《汉书》。中古时,同样的原因,对《史记》评价更高。明清以后,半斤八两。建国到现在,似乎《史记》还是胜过《汉书》,这倒与政治和文学无关了,大部分是教材的原因。随着文物的出土,特别是晚清以来甲骨文,验证了《史记》的内容,可见“发愤之书”的评价也不确然。《史记》的价值除了“史实”以外,更重要的是太史公的“史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有点类似平民英雄史观,意识形态的痕迹也不是很重,所以,以往政治性的评价有些偏颇了。当然,体裁上的批评倒是应该接受。此外,作为以为日本作者,能够通过刘邦在彭城之围中,《史记》和汉书分别用“逃”和“跳”两个字来讨论文本,也是了不起了。

评分

史记汉书阅读入门

评分

挺好的一本小书,有的观点还挺新颖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