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后台看历史卸妆

到后台看历史卸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葛兆光
出品人:壹卷YeBook
页数:244
译者:
出版时间:2021-11
价格:6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20124617
丛书系列:视野丛书
图书标签:
  • 职场
  • 情感
  • 成长
  • 女性
  • 都市
  • 恋爱
  • 职场爱情
  • 反套路
  • 轻松
  • 治愈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旨在为传统祛魅,对新世纪以来,国人趋之若鹜的国学热做历史角度的分析。语言轻松幽默,言说的背后又带有对当代文化的关切。是可读性与内容扎实兼备的六篇历史小品文。第二和三部分,是葛兆光多年来,治学研究的当行本色。从周边看中国,何以中国,这些当下读书界耳熟能详的命题,正是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人如何与世界相处的一种自我定位。这里面的八篇文章,正是在这个支点上展开,有对中国典籍,特别是地图的新认识,也有多包括朝鲜、泰国(暹罗)、缅甸的新知。读来引人入胜。第四部分,名之曰游学,是作者连续三年在美国普林斯顿交流的侧写,它展现的是历史学人更为感性的一面,历史学家看历史学家,是抛去故纸堆后的英雄相见欢。第五部分,可谓之曰治学,与第一部分也有一定的呼应。在多年的教学中,葛兆光对人文学科、学术史、思想史都有自己的新的体验,这些体验大都是创建,也是痛定思动的反思,对后来人是一种启迪。最后,一部分写作附录,其实也可叫前史,从葛兆光的来路身世,谈到他的求学,以及研究。像是他个人的一个自画像和小传。

作者简介

葛兆光,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与历史系特聘资深教授。1950 年出生于上海,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1992 年起,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2006 年至 2013 年担任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曾任日本京都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台湾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等校客座教授。2009 年获选第一届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普林斯顿全球学人”。著有《中国思想史》两卷本、《宅兹中国 :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等。

目录信息

题解或者说明
写在前面的话
[辑一] 所传何统?
祭罢炎黄祭女娲?
“戴盆安能见天?” ——感叹孔子的当代好运
“乱花渐欲迷人眼” ——从所谓“《道德经》论坛”说到中国的文化潮流
从背后看历史:是儒是释抑是道? ——从古人说梦谈及思想分野
吃茶与饮酒
[辑二] 藉史而思
想象的朝贡
天启五年:天朝使节在朝鲜
以“国家”的名义
在古地图边儿上,你读到了什么?
全球化?明清不就全球化了吗?
哪来这么多新知旧识?
化身万千:哪一个是皇上想过的生活? ——读《清代宫廷绘画》随感五
“漫长的十八世纪”与“盛世背后的危机”
[辑三] 引颈偶眺
异域的眼睛
渐行渐远 :东方与东方的陌生 ——清代中叶朝鲜、日本与中国的对视
深入中国边陲 ——读《苦行孤旅》有感
当“暹罗”改名“泰国” ——从一九三九年的往事说到历史学与民族主义
[辑四] 普镇琐记
每逢花时 ——二〇一〇年普林斯顿纪行
日日是好日 ——二〇一一年重访普林斯顿
那风和日丽的季节 ——二〇一二年三访普林斯顿
那漫天飞雪的秋冬 ——普林斯顿纪行之四
看看约翰·纳什的眼睛
普林斯顿的几个历史学家 ——读陈建守编《时代的先行者——改变历史观念的十种视野》
[辑五] 奈当下何
人文学科拿什么来自我拯救?
谛听余音 ——关于学术史、民国学术以及“国学”
什么文化?如何中国?
[附录]
福州黄巷葛家
北大·一九八〇年代,与我们这代学人
书林穿行断简
我·思想史·以及中国 ——韩国闵丙禧教授与葛兆光教授的访谈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不学历史的人必定重蹈历史覆辙,学历史的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不学历史的人重蹈历史覆辙。 但是,明知“说了也白说”,却也要坚持“不说白不说”。 于是,就有了葛兆光的这本《到后台看历史卸妆》。 《淮南子》中说,“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历史学家所要做的,就是寻找真相。...  

评分

评分

也许,是因为我前几个月看了两本关于历史的书吧,一本是顾城《南明史》一本是陈歆耕的《蔡京沉浮》,这两个作者都是比较求实求本的作者,很有收获,也很过瘾。 于是,看史书类书籍就有些停不下来。又看了《晚唐五代诗史》《香草美人 许结讲辞赋》《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  

评分

《到后台看历史卸妆》是一本随笔杂文合集,记录了葛老师对社会、学术以及生活方方面面的思考。读完一个感受,葛老师的文笔像鞭子,力道看似不重,但相当狠辣有力,抽在那些对中国历史文化自以为是、盲目自大的人身上,挖苦讽刺了很多当代中国人尊古贱今、以天朝自居、井底之蛙...  

用户评价

评分

图书馆借来,看了前一半。这册收的文章比较散,质量和《余音》相比有一定差距,排版也比较随便。出品方里有某某文化,购买可慎重。

评分

在《到后台看历史卸装》中,葛兆光形容自己是一个“最悲观的理想主义者”,正是因为他看到了文化传统和学术研究中那些令人心忧之处,他从没放弃理想,更从未忘记责任,在暴风雨中做一个“燃灯者”,这不仅需要渊博的学识,更是需要莫大的勇气。

评分

不要用看学术论文的心态看随笔,你会发现它很不错!

评分

把阅读和研究当作最高的理想和最大的乐趣;把学术研究和社会关怀连在一起,让自己的学术研究和政治、时代、价值相关,而不仅仅是一种从事的“职业”或谋生的“手段”,这样就会有刺激和动力,这一点,生活在政治化社会中不得不抵抗各种压力的学者,比较容易理解;把学术研究放在国际学界的对话之中…把“整理国故”和“再造文明”连起来, 精细的功夫和有意义的问题结合,坚实的史料和宏大的视野结合,这才是真学问。其实就是孔子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专业的、学院的、严格的文献知识,必须经由对国家和社会的思考,为我们这个传统漫长的国家“再造文明”,否则,就只能是传统的经师甚至陋儒,所以,需要有学术的思想,也需要有思想的学术。

评分

当散文随笔看还是很不错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