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解读《古诗十九首》的私人札记。两千多年前,一众匿名诗人写下十九首五言诗,萧统编入《文选》,是为《古诗十九首》。后人赞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而今,讲诗人杨无锐涉世而来,重访古典,却发现我们只不过重复着《古诗十九首》里同样的心事:同样的思念、盼望、感慨、愤懑……同样的经历亲人久别、爱人背叛、中年劳苦、老之将至……
十九首原诗,十九则解读,十九个故事,十九幅古风插画,十九首古诗临摹,从古诗中观照自己,是为《十九日谈》。
杨无锐,1978年生,文学博士,著有《复古思潮与中唐士人心态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林泉高致评注》(中华书局)、《佛教与中国传统文人生活》(物资出版社)、《解读旧制度与大革命》(花山出版社)、《其实不识字》(天津人民出版社)。与友人邓军海共同发起并主持者也读书会,与 小朋友们一起读书,仰望圣贤,思考生活。
《十九日谈》 ???? 印象最深的是第一篇《行行重行行》,“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中的朴实无华,是艰深晦涩的词汇不可传达的。 在叶嘉莹先生那里学到了“诗可以兴”,作者杨伯运用超出诗词本身、超出国界的联想,竟把荷马史诗奥德赛的故事用“努力加餐饭”来类比。之前没有听...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相思、别离和客愁,很多人都有。 每逢相思,一句“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可代为表达; 每到别离,一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便道尽九曲回肠; 客愁来袭,一句“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诉尽身不由己…… 以上诗句均出自《古诗十九首》。 对我们而言,古诗,不只十九首...
(广图003)最好的读诗札记应该就是这样了吧。无论是装帧形式,内容结构,还是贯穿始终的“文脉”,都堪称是古典美的极致了。唯一不太喜欢的是最后的“诗可以兴”里对于性别角色的认定(“描红”自诗经),实际上无论是古诗十九首还是诗经,其文本内涵对于性别角色本身都是颇为模糊的,具有一种上古时代的古朴自然。
评分非常正能量 读懂日常生活的力量
评分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评分《古诗十九首》以前只读过涉江采芙蓉,有机会拿起来听杨老师讲一讲,真好。
评分这解读太真太美,太善良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