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父辈

我与父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阎连科
出品人:磨铁图书
页数:272
译者:
出版时间:2021-2-1
价格:45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59438591
丛书系列:阎连科作品(磨铁出品)
图书标签:
  • 家庭
  • 亲情
  • 父辈
  • 回忆
  • 成长
  • 时代变迁
  • 个人经历
  • 社会历史
  • 文化
  • 情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本书写父辈蚀骨情深的忏悔之书,一场精神上的返乡之旅

当代文学大家阎连科深刻书写父辈、剖析自我的忏悔之书。只有真正理解了父辈的生活,才能看清自己的命运。

★当代文学大家阎连科真正触动心灵的亲情书写

作品饱含深情与大爱,是真正触动心灵的亲情书写。无论是身为父母长辈,还是儿女晚辈,都会被其深深触动。

★包揽多项散文奖,备受业界好评和关注的经典读本

首届朱自清散文奖获奖作品、中国散文年会评选的“2009年中国百篇散文奖”第yi名、2019年版本荣获豆瓣年度十佳中国文学,被中央电视台、中国散文协会和《新京报》《中国图书商报》《南方都市报》等报刊评为年度优秀作品。

★漫漫人生路上,我们一路披荆斩棘,也别忘了回家

“我不断地回家、回家、再回家,把写作《我与父辈》当成一种赎罪和忏悔,直到觉得自己又是那块土地的儿子了,才可以重新上路远行。”

★在我所有作品中,《我与父辈》是一颗钻石,和书的厚重相比,奖项和盛誉都太轻了。——阎连科

《我与父辈》是一部长篇散文作品,从自己的童年开始写起,把人们带回到上世纪那个充满贫穷和饥饿的年代,讲述了生活在偏僻农村里的父亲、大伯、四叔坎坷而平淡的一生,以及自己艰辛的成长经历。

“父辈们在她们的一生里,所有的辛劳和努力、不幸和温暖,原来都是为了柴米油盐、生老病死。”理解了父辈的生活,就看清了自己的命运。

作者简介

阎连科

1958年出生于河南嵩县,1978年应征入伍,1979年开始写作,2004年转业。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冼为坚中国文化客座教授。

曾获第一、二届鲁迅文学奖及第三届老舍文学奖;入围2012年度法国费米娜文学奖短名单,2013、2016、2017年三次入围布克国际文学奖短名单和长名单;获得第十二届马来西亚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大奖、2014年卡夫卡国际文学奖、2015年日本推特文学奖、2016年第六届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红楼梦奖。

作品已被译为日、韩、越、法、英、德、意、荷、瑞典、挪威、西班牙、葡萄牙等三十多种语言。

目录信息

被我走丢了的家
自序
第一章 我的那年代
小学
《红楼梦》
枪毙
写作
寂冷的光亮
高考
第二章 想念父亲
土地的身影
盖房

失孝

战争
命运
罪孽
清欠
结去
第三章 大伯一家
人物
织洋袜
偏爱
爆发
盖房
相媳
尊严
赌博
走向短路
电视
铁成
连云
歇息
后事
面向死亡
去处
第四章 我的四叔
日子与生活
一件布衫
静夜
一桩事情
一头沉
收麦后
在车站
回乡

墙里墙外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从很久很久时候起,农村与城市之间就有了一个天然的鸿沟——人们或是有意,或是无意,就是真实地图上的那道北纬38度线,或者如很久之前小学课桌上的那道小刀划出的“三八线”一样,隔开了农村与城市,其实更准确地说是农村人与城市人。只不过,有些农村人后来进城了,从此变得...  

评分

评分

第一次读阎连科的书。 但是很早之前就知道他的名字,因为强拆。 据说他是荒诞主义大师,却遭遇到这片土地上的荒诞。 他以非常谦卑的心态(甚至是媚态)向最高权力层写信,却挡不住身后房屋的轰然倒塌。 文字这个时候毫无力量。 什么匕首、投枪不过是鼓励的客气话,就跟领导给你...  

评分

第一次读阎连科的书。 但是很早之前就知道他的名字,因为强拆。 据说他是荒诞主义大师,却遭遇到这片土地上的荒诞。 他以非常谦卑的心态(甚至是媚态)向最高权力层写信,却挡不住身后房屋的轰然倒塌。 文字这个时候毫无力量。 什么匕首、投枪不过是鼓励的客气话,就跟领导给你...  

评分

从很久很久时候起,农村与城市之间就有了一个天然的鸿沟——人们或是有意,或是无意,就是真实地图上的那道北纬38度线,或者如很久之前小学课桌上的那道小刀划出的“三八线”一样,隔开了农村与城市,其实更准确地说是农村人与城市人。只不过,有些农村人后来进城了,从此变得...  

用户评价

评分

上大二的时候读过一回,将近十年过去再读一遍。不知道是版本的删减还是我记忆出的偏差,我怎么觉得少了一部分关于作者一个哥哥的早逝的描写呢?感觉没记错啊?毕竟读到那里哭了印象格外深刻,当时还觉得作者可真敢剖析自己的阴暗一面,要是删了我也理解,完了,除非我找到那个版本的书对比下,否则我总觉得这是删减本。大二读后心里很难受后劲很大哭了又哭,心想父母那辈人可真不容易,现在读了,一些话更为理解,却没过多情绪波动了,怎么说呢,都是为了生存,为了照顾一家老小,都是为了把日子过成生活,那个年代有那个年代的苦,这个年代也有这个年代的辛苦,生活确实好多了,本质内核却没变,除了更珍惜更努力外,其实不值得大说特说。大概就是天凉好个秋的转变吧。

评分

对那个年代农民的苦难生活描写很真实。

评分

泪目

评分

阎连科在《我与父辈》中对上一辈农民的描绘集中体现了传统农村的“贫困陷阱”,他们一生的理想就是耗尽精力和财力为子女们盖下几间瓦房,让其顺利成家立业,目标完成之时也就行将就木。当时难以理解,“为什么农民如此勤劳,日子依旧过得这么艰难”。后来才明白这种“贫困陷阱”是资源配置不合理的表现,农村的问题表面在农村,根子在城市。

评分

上大二的时候读过一回,将近十年过去再读一遍。不知道是版本的删减还是我记忆出的偏差,我怎么觉得少了一部分关于作者一个哥哥的早逝的描写呢?感觉没记错啊?毕竟读到那里哭了印象格外深刻,当时还觉得作者可真敢剖析自己的阴暗一面,要是删了我也理解,完了,除非我找到那个版本的书对比下,否则我总觉得这是删减本。大二读后心里很难受后劲很大哭了又哭,心想父母那辈人可真不容易,现在读了,一些话更为理解,却没过多情绪波动了,怎么说呢,都是为了生存,为了照顾一家老小,都是为了把日子过成生活,那个年代有那个年代的苦,这个年代也有这个年代的辛苦,生活确实好多了,本质内核却没变,除了更珍惜更努力外,其实不值得大说特说。大概就是天凉好个秋的转变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