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斯之藝

繆斯之藝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美]丹尼爾·奧爾布賴特
出品人:摺射集
頁數:392
译者:徐長生 楊賢宗 等
出版時間:2021-1-1
價格:69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5236556
叢書系列:當代學術棱鏡譯叢
圖書標籤:
  • 藝術史
  • 繆斯
  • 文藝復興
  • 古典藝術
  • 藝術哲學
  • 靈感
  • 文化
  • 繪畫
  • 雕塑
  • 神話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在本書中,奧爾布賴特聚焦於詩、畫、樂三門主導性藝術,從哲學的高度直擊藝術的核心問題:藝術是“一”還是“多”,即藝術的統一性和多樣性的問題。西方藝術史上,關於藝術統一觀和藝術分裂論的紛爭由來已久。奧氏就藝術的本質、藝術的功能、藝術品的意義、藝術品與藝術史之間的關係四個方麵加以具體考查,並答曰:藝術既是“一”,也是“多”。歐美學界研究詩畫關係或詩樂關係的不乏其人,像奧氏這樣能在詩、畫、樂之間穿梭自如且批評視野如此寬廣的並不多見。本書既有哲學層麵的宏大思考,又有具體的邏輯論證和細緻的文本解讀,還配有多幅精美的插圖,對比較文學、藝術史和跨藝術詩學研究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

☆“這本書絕妙無比、激動人心,一問世即成經典。它能啓發、激發或溫和地誘使讀者接受其主張(如果“激發”一詞不夠恰當)。奧爾布賴特顯然浸淫於文學、視覺藝術和音樂跨藝術研究多年,可他的研究結果仍齣人意料,充滿新意。”——西濛•莫裏森,普林斯頓大學

☆“丹尼爾•奧爾布賴特以其寬廣的視野、流暢的文筆和精闢的語言,為現代藝術奉獻瞭一部不摺不扣的多神教詩學。泛美學是潘神的美學,在這個藝術即一切、一切皆藝術的世界裏,充盈著一種無窮無盡的音樂感受力,非常壯觀。”——斯科特•伯納姆,《莫紮特的優美》作者

☆“這本書內容豐富,視野開闊。丹尼爾•奧爾布賴特在書中探討瞭文學、繪畫和音樂的特殊性,但他並沒有將藝術封閉在各自的差異性中,而是對藝術之間的相互轉換和最終的統一性加以細緻論證,非常精彩。”——賈漢•拉馬紮尼,《詩歌及其他:新聞、經文、歌麯和體裁之間的對話》作者

著者簡介

丹尼爾·奧爾布賴特(Daniel Albright,1945—2015)美國現代主義和比較藝術研究領域的傑齣學者,本科就讀於美國萊斯大學,在耶魯大學完成碩士和博士階段的學習,師從現代主義研究專傢理查德·艾爾曼(Richard Ellmann)。博士畢業後,他先後在弗吉尼亞大學、羅切斯特大學任教多年。2003年起,奧氏任教於哈佛大學英文係,後加入比較文學係,同時也在音樂係講授課程。他的學術成就體現在對文學、視覺藝術和音樂的跨界研究上,代錶作有Untwisting the Serpent:Modernism in Music, Literature, and Other Arts(1999)等。

圖書目錄

001 導言:繆斯之藝
第一部分:單個媒介
013 第一章什麼是文學?
047 第二章什麼是繪畫?
148 第三章什麼是音樂?
第二部分:藝術泛濫
205 第四章 九種定義
215 第五章 奇跡和崇高
229 第六章 假晶藝術
271 第七章 比較藝術:兩個結論
281 注 釋
298 索 引
340 緻謝所引詩歌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读《缪斯之艺-泛美学研究》 2021.5.31读[美]丹尼尔·奥尔布赖特著《缪斯之艺-泛美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1月版),徐长生、杨贤宗等译。340页,34.5万字。 丹尼尔·奥尔布赖特(Daniel Albright,1945-2015),是美国现代主义和比较艺术研究领域的杰出学者,本科就读于...

評分

读《缪斯之艺-泛美学研究》 2021.5.31读[美]丹尼尔·奥尔布赖特著《缪斯之艺-泛美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1月版),徐长生、杨贤宗等译。340页,34.5万字。 丹尼尔·奥尔布赖特(Daniel Albright,1945-2015),是美国现代主义和比较艺术研究领域的杰出学者,本科就读于...

評分

这本书的内容已经远超我的学识,不敢写评,只写一点感受,以供参考。 看这本书,有三个障碍需要跨越。 第一个是恐惧。因为学术类书籍给人的刻板印象就是难读,看不懂。但这本书并不是这样,得益于翻译者的努力,中文版的《缪斯之艺》并不晦涩艰难,无论是单句还是整体意思,都...  

評分

这本书的内容已经远超我的学识,不敢写评,只写一点感受,以供参考。 看这本书,有三个障碍需要跨越。 第一个是恐惧。因为学术类书籍给人的刻板印象就是难读,看不懂。但这本书并不是这样,得益于翻译者的努力,中文版的《缪斯之艺》并不晦涩艰难,无论是单句还是整体意思,都...  

評分

圣经上有一个著名的篇章:约书亚带领以色列民攻打耶利哥城的时候 没有强攻和销烟,他们连续7天绕城,同心同信,那城就倒塌。这是以色列民齐心共振所被赋予的力量,也是这一次读书活动打动我的地方。 《缪斯之艺》里面有一句话:“歌德说艺术之所以是艺术,因为它不是自然,而我...  

用戶評價

评分

引用《藝術作品的本源》的部分寫得很怪,作者先是非常粗暴將世界和大地理解為存在的“兩種形式”,短暫的評述之後莫名其妙重復瞭下夏皮羅批評海的觀點,令人疑惑

评分

詩畫樂,跨界的魅力,博湛通約的素養。泛美學研究打破邊際,捕捉所有形式皆內涵的、可釋義的因素和可萃取的命題——語言,或者說,錶現力。詮釋詞語、形象、音符,藉助修辭、隱喻、象徵,來協調統一各種差異,不管這些差異是以何種方式形成的,我們都可以去發現,“學會用上腹部看東西,用肘部聽聲音,這是藝術作品的使命之一:用皮膚和皮膚下的一切來閱讀。”

评分

書不錯拓寬視野。翻譯差評(*`Ω´*)v一些句子莫名其妙像機翻一樣。

评分

是跨媒介泛美學藝術研究,跨媒介活動的魅力主要在於語言,語言使不同的對象成為討論及闡釋的主題,找到物質性或精神性的詞語來說齣它想說的話,又留齣裂隙給那些不可說因此我們必須保持沉默的事。藝術的跨媒介轉換,pseudomorphosis是把那些可以被傳遞至其他媒介的符號,同時又保有初始媒介中的residue,而在這個符號彼此相遇的遊戲場域裏比較藝術纔是可能的。作者很薄學,說詮釋藝術作品隻是對暫時性藝術實體的建構我很同意,但如何又能有藝術作品客觀目的的終極價值?假定這種價值就是在自殺。或者說增補之鏈的一環應該也可以

评分

近半年讀過最享受的書之一,作者思路開闊,譯筆精準,編排得當,除瞭幾處疑似疏漏真的不能要求更多,希望以後能有更多奧爾布賴特引進????。 本書展現瞭藝術在一與多之間斡鏇的圖景,主要的論敵是從萊辛到格林伯格、阿多諾直到麥剋盧漢的堅持媒介獨特性的論調。“拉奧孔”,“走嚮更新的拉奧孔”,現代藝術如此受製於這尊雕塑的蒼白律令,奧爾布賴特則從中聽到瞭aum般的宇宙之音,從α到Ω都包覆在差異與同一的鏇律中,各種媒介之間互相轉化互相倚靠。 盡管奧爾布賴特對諸種藝術的起源評價不高,這本書仍然求助於各種極端和首創的嘗試,以及在原初中的冥閤,這應該是終章三種螺鏇歸於舞蹈的緣由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