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邂逅秦汉文明
★ 通过近160件秦汉时期的文物珍品图片
★ 诠释秦汉灿烂文明的形成过程与多元表现
【内容简介】
秦汉两朝(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是中国历史上至关重要的变革时代,在将近四个半世纪的时间里奠定了此后中国的政治和文化基础。《秦汉文明》一书深入细致地检视了见证秦汉艺术与文化繁荣的160多组文物,探讨了中国统一国家形成的初始阶段,是颇具启发性的研究成果。
战国末年,七雄并立,纷争不休。秦王崛起于西北,一统天下,自称始皇帝。在其治下,修建长城,整饬国防,强兵秣马,扩充武备,其陵墓中与实物体量相同、数以千计的兵马俑即是生动的写照。汉承秦制,完善基础,开发经济,其财富和繁荣可见于权贵墓葬出土的精美铜器和漆器、构思精巧的灯具和璀璨夺目的金玉饰品。但毋庸置疑的是,秦汉时期的成就中意义最为重大、影响最为深远的是民族认同的产生,正是在这一前所未有的变革时期,秦汉的民众开始把自己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一片广袤的土地视作他们共同的家园。
《秦汉文明》中的论述既有趣味,又有学术深度;插图生动细致、引人入胜。它记录了中国历史上这一空前的特殊时代,其历史和艺术的影响至今仍使引起我们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
【作者简介】
孙志新,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中国艺术主任。
邢义田,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刘怡玮,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馆亚洲部主任。
陆鹏亮,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副主任。
曾蓝莹,美国纽约大学古代世界研究所东亚艺术与考古副教授。
杨泓,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叶山,加拿大麦基尔大学东亚研究和历史与经典研究教授。
张仲麟,现为纽约大学古代研究所博士生,曾为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研究助理。
【译者简介】
刘鸣,陕西西安人。历史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加州伯克利大学访问学者。现为西安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秦汉史、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
徐畅,历史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出土文献与汉唐历史相关研究,当下的研究兴趣集中于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石刻史料与唐代地域社会。
作为一部博物馆展览的配套图册,精美的设计装帧是必不可少的元素(相信不少读者跟我一样,看完封面大图就被圈粉了)。 客观来说,书中的大多数文物都并不“冷门”,是我在阅读本书之前就相当熟悉的,不知道其他读者有没有一样的感觉。平常国内办秦汉主题的展览,大家应该时常都...
评分中国历史经过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阶段漫长的进步历程,进入到秦汉时期。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至公元220年曹氏代汉,这是秦王朝与汉王朝统治的历史阶段。秦汉时期的文明创造和文明积累,在中国历史上呈示出耀眼的辉煌。当时的文化风貌和民族精神,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评分中国历史经过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阶段漫长的进步历程,进入到秦汉时期。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至公元220年曹氏代汉,这是秦王朝与汉王朝统治的历史阶段。秦汉时期的文明创造和文明积累,在中国历史上呈示出耀眼的辉煌。当时的文化风貌和民族精神,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评分 评分作为中国历史上帝制的开端,秦朝的地位在国人的心里有着不可磨灭的印记,而“汉承秦制”,不仅沿袭了这一体制还将其发扬光大,国祚延续了四百年之久。然而,秦汉时期毕竟距今已有两千年,经过漫长岁月的侵蚀,曾经辉煌灿烂的秦汉文明早已不复存在,历史文献上的相关记载远不足...
既有论文,又有文博图录,性价比高
评分有些地方对非专业研究者稍显枯燥 至于收获嘛 一是长长见识(高清大图你值得拥有,可惜家里没有放大镜) 二是对秦汉艺术风格和变迁有初步了解(粗暴得讲秦朝高端大气上档次 汉朝低调奢华有内涵) 三是真正认识到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的迷人之处(除了西北的丝绸之路其实还有东南的海路) 四是纠正了一些原有知识框架里关于马的错误(之前跟我弟讲木兰辞的时候还以为大部分马从西北地区进口 殊不知文景时民间就为官府养马以免赋税 武帝时骑兵战就替代了春秋以来笨重的车战 也是匈奴逼得啊) 白嫖图书馆的感觉真的很棒!
评分浙江图书馆,看了图。当初还在闲鱼????买的特装,真是的。
评分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早已习惯了文字叙述,但一直很少接触图片资料,本书很好的弥补了这项缺憾。在上百幅精美的文物彩图面前,我才真正领略到了秦汉的雄浑之气,以及它所孕育的灿烂文化。书中的图片清晰亮丽,每一件展品都配以详细的说明。更难能可贵的是,对于砖像和器物铭刻多配合有拓片图,可以透过斑驳的尘埃锈迹,直观的欣赏到文物上的美丽图案。 本书前半部分还收录了数篇短文,可以让读者从多方面了解这段历史。其中关于秦汉城市的构建模式,和关于秦汉中国与域外世界的两篇文章个人认为十分出彩。秦汉时期“大都无城”的理念和当代考古对于城市架构的理论很值得思考;外来文化在秦汉生活艺术领域的影响,于对比之下显得非常明晰。这给了我全新的视角去看待这段历史。秦汉文明所达到的高度,以及它对当下文化的塑造作用似乎远超我现有的认知。
评分图文不是同一页一一对应的,看的有点难受。以及我果然没啥艺术细胞,看图没啥感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