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兰论音乐

科普兰论音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雅众文化/商务印书馆
作者:[美] 艾伦·科普兰
出品人:雅众文化
页数:278
译者:庄加逊
出版时间:2020-12
价格:5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0186070
丛书系列:雅众·音乐系列
图书标签:
  • 音乐史
  • 音乐理论
  • 科普兰
  • 20世纪音乐
  • 美国音乐
  • 音乐美学
  • 作曲
  • 音乐分析
  • 现代音乐
  • 古典音乐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科普兰三十多年来对音乐、音乐家的一系列深入思考之结晶,是他以作曲家视角写成的音乐评论文集。其中回望了过去时代的音乐风貌,也触及当代音乐的若干面向;探讨作为艺术形式的音乐,也带着极大热情勾画历史上重要作曲家,亦有对“音乐”本质的探寻和疑问。艾伦•科普兰被奉为“美国作曲家之首”。他同时也是位热情的音乐教育家、评论家,一生写作诸多关于音乐的评论、著作,称自己的文字作品为“当代音乐的推销员”。科普兰盼望它可以给音乐爱好者,以及音乐创作者提供更多历史视角,借这本小书,带领读者从其丰富的音乐过往与反思中,汲取灵感和力量。

作者简介

艾伦·科普兰(Aaron Copland,1900—1990)

二十世纪西方重要音乐家,生于纽约布鲁克林,生前即被认定为“美国最伟大的古典乐作曲家之一”,也被同行奉为“美国作曲家之首”。是当代音乐创新者中的先锋,为美国民族音乐风格的代表、奠基者。身为推动美国音乐发展的重要旗手,他毕生都在拓展着音乐探讨的边界,为其注入更宽泛的文化内涵。曾获奥斯卡最佳配乐奖,以作品《阿巴拉契亚之春》获普利策音乐奖。

目录信息

致谢
前言
作者按
第一部分
一 音乐三讲
“乐”趣
美国创造力
音乐,人文精神的演绎
二 五人谈
指挥家:谢尔盖•库塞维茨基
师者:娜迪亚•布朗热
作曲家: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
乐评人:保罗•罗森菲尔德
钢琴家:威廉•卡佩尔
三 音乐四杰
一想到莫扎特,就……
当代柏辽兹
先驱李斯特
福雷诞辰百年纪念(1945)
四 一位作曲家的日记
第二部分 一代音乐图景:回首二零、三零年代
一 年轻一代的美国作曲家(1926-1959)
美国作曲界新生代之远大前程(1926)
美国作曲界新生代的十年蜕变(1936)
美国作曲界新“学派”(1949)
附谈:五零年代的作曲家(1959)
二 回顾欧洲音乐节及作品首演
苏黎世(1926)
巴登巴登(1927)
巴黎(1928,关于斯特拉文斯基的“俄狄浦斯王”)
伦敦(1931)
柏林(1932)
三 南美作曲家(1941)
第三部分 省思篇

一 乐评
达律斯•米约(1947)
本杰明•布里顿(1947)
斯蒂芬•沃尔普(1948)
里昂•柯希纳(1950)
威廉•舒曼(1951)
二 书评
维吉尔•汤姆森的音乐国度(1939)
勋伯格及其学派(1949)
巴托克的音乐与人生(1953)
第四部分 集腋篇
一 “我的耳朵出问题了吗?”:一场论战
二 诠释者与新音乐
三 交响乐团的困境
四 专业探讨:关于节奏的记谱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艾伦·科普兰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其成就已无需多述。然而,冠以《科普兰论音乐》之名的本书,却不是一本恢弘巨著,而是一册不足300页的小书。虽然文章篇幅都不大,但知识点不少,且作者的视野相当广阔,阅读的过程中,结合20世纪音乐史(特别是前50年),我的思维不...  

评分

新年就这样到来了,在新年的第一个工作日,我情绪并不怎么高昂振奋,想到面对的是日复一日的工作,以及身处于一成不变的环境中,始终想不出跨年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对我来说,如今不需要当编辑做版的日子里,要开选题会,要想策划和约稿,寻觅和挑选合适的稿件,甚至是去确认一...

评分

本书收录了三十多年来,自己对音乐、音乐家的一些思考,多数文章曾在杂志报纸上有过发表。但我内心多有忧思,总希望零落的文字有一天可以被永久地定格成一幅图景。于是,这本旧文集录的诞生便理所当然。这其中还收录少量未曾发表的文章,将“旧词新曲”摆放在一起更有助于说明...  

评分

新年就这样到来了,在新年的第一个工作日,我情绪并不怎么高昂振奋,想到面对的是日复一日的工作,以及身处于一成不变的环境中,始终想不出跨年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对我来说,如今不需要当编辑做版的日子里,要开选题会,要想策划和约稿,寻觅和挑选合适的稿件,甚至是去确认一...

评分

本书收录了三十多年来,自己对音乐、音乐家的一些思考,多数文章曾在杂志报纸上有过发表。但我内心多有忧思,总希望零落的文字有一天可以被永久地定格成一幅图景。于是,这本旧文集录的诞生便理所当然。这其中还收录少量未曾发表的文章,将“旧词新曲”摆放在一起更有助于说明...  

用户评价

评分

是我冒进了,这本书不适合寻常的乐迷读者,甚至对于普通的古典乐迷都有些门槛。可能有大半的篇幅对我来说是生僻的领域(第一章相对浅显)。不过科普兰反复表达的一个核心观点很值得倡导:关注当下的音乐创作者(不论是古典乐还是流行乐)。

评分

去年春天买的书,冬天读了近半,今年夏天才看完。

评分

大部分文章都是泛泛而谈的评价,没太大意思

评分

实在是太喜欢读音乐评论方面的文章了,庄加逊的译文也是加分项。稍稍借用科普兰对他人的评价吧——他首先是音乐爱好者,其次是作曲大师,再次是见地深刻,观点鲜明,品味独道,博古通今的音乐评论家!

评分

科普兰的演讲、评论集,内容比较松散的小册子。必须承认这位作曲家对音乐发展的洞察力与前瞻性,在合成器与电子音乐大行其道之前,已敏锐预见这种趋势,当然可能要归因于他对同时代作曲家、音乐前沿的关注与自身的良好素养。有一部分讨论“严肃音乐”未来的内容,让我想起伯恩斯坦的哈佛六讲,考虑到二人后来关系密切,彼此欣赏,倒也不足为奇。像科普兰这样做吧,永远保持对新音乐的好奇,对不完美的作品也保持耐心,“即使是包含严重瑕疵的作品,亦有可能闪耀着创造性的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