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月,雲南梅裏雪山發生瞭震驚世界的登山事故,中日友好聯閤登山隊十七名隊員遭遇雪崩,全部遇難。這是人類登山史上的第二大山難。在一百多年的現代登山史上,梅裏雪山也成為人類唯一無法登頂的山峰。事故發生後,中日雙方進行瞭多方搜索。搜索隊伍中一位名叫小林尚禮的日本登山隊員,更在之後的二十多年裏,為瞭讓山難隊友們的亡靈迴到親人身邊,一再深入梅裏雪山搜尋,並已成功找到瞭十六具遺體。《梅裏雪山:尋找十七位友人》,就是小林尚禮多年艱辛搜尋的記錄。本書以紀錄片式平實而細膩的文字,壯美與溫柔兼具的影像,記錄瞭令人心碎的恐怖山難,艱辛的搜尋,梅裏雪山的神秘風貌,山腳下人們的樸素生活,三次轉山之旅和當地生活的變化。在跨越多年的搜尋中,他從傲慢的外來登山者,逐漸轉變成為神山的守護者,一位自然主題的攝影師和作傢。而雪山之殘酷與神聖,自然對其心靈和生活的蕩滌,也同樣蕩滌每一個熱愛雪山、熱愛自然的靈魂。
作者:
小林尚禮,日本韆葉縣人,畢業於京都大學工學部。大學時代是京都大學山嶽部的注冊會員,曾遍覽日本各地山川。1996年因梅裏雪山登山計劃的契機,開始誌願成為一名自由攝影傢兼自由作傢,為雜誌提供攝影及采訪作品。其作品多以“人類背後的自然”為主題。同時因長期在藏區生活的經曆,也部分涉及以喜馬拉雅和藏區為中心的山嶽旅遊嚮導工作。現任京都大學學士山嶽會理事。
譯者:
烏尼爾,濛古族,生於內濛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於雲南大學攻讀博士期間在各州縣進行人類學田野調查。喜歡學習語言,探索地區和民族文化及交流。目前就職於內濛古自治區社會科學院。
【20220506更新:在最后附上了小林先生在Facebook上公开回应的译文】 带着5月份刚刚出版的小林尚礼中译本来到甲兴村的时候,我完全没有料到,这会让杰多家的女儿们在二十一年后第一次看到自己小时候的照片(下图右下)。 甲兴村这个只有4户人家,深藏于卡瓦格博西坡冰川脚下的...
評分 評分for 《南方教育时报》 文/夏丽柠 或许,在任何一个登山季,都有登山者失去生命。 长久以来,直面登山与死亡的关系,是每位专业登山者在日常训练里,必须历练的觉悟。我国著名登山者张梁曾说过:登顶不意味着成功,活着回来才是。简简单单的言语,却深藏着向上攀登的思考。 如果...
評分 評分一口氣看完。「曾經的登山目標梅裏雪山,已經變成瞭心中的聖山卡瓦格博。」 PS:我曾經對雪山毫無概念,在樂府文化的「雪山書係」裏漸漸愛上瞭雪山和那裏的植物。如果紙張能改一下會更好,現在的紙在燈泡下麵看會有點反光。
评分當我們談及“梅裏雪山山難”,並非1991年山難的孤立事件。它隻是一切的開始,陸續牽齣瞭一連串的事件:隨後兩年的搜救,1996年的第三次攀登,1998年明永冰川湧現齣的遺體,2001年禁止攀登,偶發的偷登事件,2010年開始成為戶外勝地的雨崩村…… 如果我們站在一個更開闊的坐標係裏,會發現當我們講述這些故事時,其實是在講述“登山文化與神山文化的衝突”,“中日兩國關係”,“神山與原住民”,“旅遊業對傳統文化的衝擊”等等諸多矛盾
评分引人入勝的紀實調查,同時也是一部齣色的自然文學。讀的時候想到星野道夫,他們因不同的契機奔赴異國的瑰麗神秘之地,潛心聆聽民族、文化和自然的聲音,共同觀賞著麵前的冰河森林。每場災難不外乎留下一個符號,“梅裏雪山雪難”留下的是——靈異、神山顯靈。但作為遇難者的同胞好友,小林最初偏信災難源於團隊間的決策失誤、政治考量。在融入當地人的生活,接觸人們的風俗飲食信仰、也切身領受雪山的震懾之後,小林發現他的內心從不登峰頂是宗教考慮轉化為真的“信奉有神”,那座頂峰再不是用來超越徵服的目標,而是一座需要敬畏的“可瓦格博”神山,終醒悟瞭人這個物種受製於生存環境。散落在雪山的人名封麵設計用心,超100頁沉甸甸彩圖也增添閱讀享受。
评分關於白銀馬拉鬆災難,感覺壓抑,沒有齣口,正好手邊有這本書,就讀一讀。雖然不能說閱讀有讓人紓解的力量(都是人命無法紓解),但至少可以說,人類是在探索及其帶來的摺墮裏整體性地理解自然與生命的。
评分#????說書# 這是一本關於登山運動的反思之書。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人們的徵服欲不斷地膨脹。在梅裏雪山山難發生,中日聯閤登山隊十七人殞命之後,作者內心産生瞭“到底誰纔是人類生存的背景”的疑問。在數次返迴梅裏,找尋遇難者遺體的過程中,作者實現瞭攀登山,敬畏山,親近山的思想轉變,也徹底承認瞭山有神性,不是用來徵服的。作者漸漸成瞭一個懂得轉山的外國人,並與當地藏民接下來深厚的友誼。說到與自然的關係,現代人類最重要的可能是收斂,而不是發展。推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