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这很久很久以前流传下来的故事——
也不知真的发生过还是没发生过,
即便没有,
必当真有过来听呀——
“讲了一百万次的故事”日本卷。“讲了100万次的故事”系列,是乐府文化故事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套丛书中,我们收集了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深厚生命力的民间传说、神话和童 话故事,它们都是来自往昔的声音,呈现出故事的原初面貌,更呈现出不同民族和整个人类童年的模样。这些故事与大自然和想象力密不可分,让我们看到了生生不息的人类精神世界,也看到了人性和文化的发展脉络。这些故事像人类的DNA密码一样,在讲述中传递讯息。它们或熟悉,或陌生,阅读这套丛书,就像在世界各个地域深度旅行一样,领略着不同的精神传统。
本书为精装上下册套装,其底本是日本民俗学家关敬吾编《日本の昔ばなし》三卷本,由美空翻译,小满绘图。结集在这里的民间故事,如《桃 太郎》《浦岛太郎》《摘瘤子的 老爷子》《一寸法师》《割了舌头的麻雀》等都是从古至今在日本流传、为村中老翁老妪们代代传讲的传统民间故事,也就是笔录的口承故事,故事类型多样,想象丰富,是培养儿童想象力的极佳读物。
古老的昔话随着岁月流转被口口相传地保留了下来,其中相当一部分在流传的过程中发生了改变,作为日本民俗学之父柳田国男的弟子,关敬吾在搜集整理这些故事的时候,也在探究这些改变,其中涉及了日本古时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民族心理、观念信仰等,跟着民俗学家探究这些改变的发生,也是阅读本书的一大趣味
关敬吾(1899—1990)
日本民俗学家,柳田国男民俗学理论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日本民间故事的重要搜集整理者之一。1924年毕业于东洋大学,毕业后曾师从日本民俗学之父柳田国男从事民间故事、民俗学的研究, 为日本民俗学建设做出了非凡的贡献, 亦对新时期中国的民俗学事业有过积极影响。曾任日本东京学艺大学教授、日本东洋大学教授,出版《日本传说名汇》《日本传说集成》《日本昔话》《民俗学方法论》等著作。
尤瓦尔·赫拉利曾在《人类简史》中断言,人类的崛起是从故事诞生开始的。 大概是在7万年前左右的时候,人类的大脑出现了基因突变,在此之前,人类还不能叫人类,只能叫智人,他们之间的沟通大概是像如今的猩猩和猴子一样,发出一些叫声,作为简单的沟通方式。 发生基因突变后的...
评分 评分关敬吾,日本民俗学家,柳田国男民俗学理论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日本民间故事的重要搜集整理者之一。1924年毕业于东洋大学,毕业后曾师从日本民俗学之父柳田国男从事民间故事、民俗学的研究, 为日本民俗学建设做出了非凡的贡献, 亦对新时期中国的民俗学事业有过积极影响。 这套《...
昔话就是过去口头流传的故事,主要分为动物谭、笑话和狭义的故事三种,其中也包括一些鬼神故事。选的故事大都较短,作者似乎认为短的更可信,而且本着奉献给读者原汁原味故事的原则,不对故事做任何改动。这些日本流传的口头故事和中国故事(比如《聊斋汊子》)有不少相似之处,同为东亚国家也算正常,其中偶尔有我们耳熟能详的,比如水神用金斧头考验人的故事。当然也有一些不同,比如会有一些说唱的段落,另外主人公经常都是老头老太太,似乎爷爷奶奶们是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整体来说,善与恶是故事永恒的主题,善的总是傻人有傻福,而恶的却总是弄巧成拙,也是表达了一种惩恶扬善的美好期望吧!
评分通俗又有趣,亲和又家常,在讲民间故事方面,中日两国的文化还是很共通的呢。
评分本书编者关敬吾指出“昔话”是日本文艺的萌芽,把一切自然物当做生命体来感知,视一切与人一样具有灵魂,这种朴素的观察用故事形式加以表达的东西,就是昔话。日本昔话最广为人知的是“桃太郎”的故事,本书收录了细节内容不太相同的两个版本《桃太郎》和《桃子太郎》的故事,可见日本民俗文学的留学与变异。此外全书还讲述了诸多动物与瓜女、鱼妻、鹤妻、猴女婿等三段谈的动物谭故事,此外还有笑话和类似中国寓言故事的昔话作品。给人的感知是日本昔话较中国寓言,更偏动植物拟人化一些,其中一些具体神人的文化造型也与中国不同,比如龙王的女儿是条鱼。寓言故事里面对于单身汉暴富后变成负心汉的故事题材不胜枚举。
评分乐府做的这一系列“100万次的故事”日后想必也是研究各国民间文学的宝藏啊。日本的这套国内的可追溯的版本已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很多故事跟儿时长辈同我们讲述的相差不大,这些故事看似缺乏内在逻辑性,全随编故事的人意愿。但也依循着人们的生活规则,有些则为了演绎社会习俗现象的起源,或考虑读者阅读期待,也传递善恶财富价值观。封底写它是日本作家、电影导演的想象力源泉,它确有此功。
评分日本民间故事,民族性的展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