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起源于作者詹姆斯·道斯对二战老兵“中国归还者”的访谈。这些人年轻时曾犯下最残暴的罪行,却将自己的后半生奉献给了反战主义的布道。作者以小说家的笔法演绎抽绎他们的战时回忆,串起了本书各主题之间的脉络,并汇集哲学、文学、宗教和社会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关于“恶”的思考,藉以还原“邪恶”的真相、成因、背景,及其内隐的意涵。
作者也借此探讨了再现创伤所引发的一系列难题和悖论,以及我们应当如何应对邪恶和残暴等人性的晦暗面,而在这一过程中,“同理心”又能发挥多大效用。此一困难的人性钻探,将在阅毕本书后得到解答。
詹姆斯·道斯(James Dawes)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哈佛大学英国文学博士,哈佛大学院士学会青年院士,美国英语文学教授,擅长领域包括:反文化、人权、文学与语言理论、暴力与创伤、文学与哲学。其著作《恶人》(Evil Men, 2013)获国际人权图书奖;《好让世界知道》(That the World May Know: Bearing Witness to Atrocity, 2007)入围独立出版图书奖决选名单。另著有《战争的语言》(The Language of War, 2002)。其文章广泛见于各大媒体(全国公共广播电台、BBC、保加利亚国家电台、《波士顿全球报》和CNN网站等)。
梁永安 台湾大学文化人类学学士、哲学硕士,东海大学哲学博士班肄业。目前为专业翻译者,共完成约近百本译著,包括《文化与抵抗》《启蒙运动》《现代主义》等。
实际上,道斯的《恶人》讲的不是一个新话题。然而,也恰恰因为它不是新话题,才能从本书的访谈式讲述中呈现给我们更多不同角度的反思和警醒。~~~如果,我们当时在那个年代,如果我们身处那场战争,如果我们就在那个慰安所、集中营、战俘营...我们又会怎样做呢?哪怕是以今日之...
评分1月2日福建莆田一老人带四岁孙女过马路时,不顾孙女极力劝阻,强拉孙女闯红灯。两人在人行道上被转弯行驶的小汽车撞飞、跌落,老人不幸身亡。监控视频显示,第一次被孙女劝阻,几秒后第二次闯红灯,孙女再次劝阻,老人强拉着孙女向前刚走几步然后就悲剧了。 也许这只是一个小错...
评分实际上,道斯的《恶人》讲的不是一个新话题。然而,也恰恰因为它不是新话题,才能从本书的访谈式讲述中呈现给我们更多不同角度的反思和警醒。~~~如果,我们当时在那个年代,如果我们身处那场战争,如果我们就在那个慰安所、集中营、战俘营...我们又会怎样做呢?哪怕是以今日之...
评分作者在书中花了很大的篇幅讨论他有没有必要写这本书。我看了很长时间,偶尔和朋友分享其中观点的时候,我都会补上一句,“其实我也不明白我为什么要看这本书,它让我很纠结”。我为什么要凝望深渊的恶龙?为什么要去听加害者的自白?这听着就有点自毁的倾向。人应该明哲保身和...
评分近期第一本迫不及待想要看完的书。 大概因为里面提供了很多理论和视角是我不曾想过的。 其中有很多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哲学方面的各种探讨和词汇,蛮多自己是一知半解的。可能过段时间,会再来看一遍。 讲几个自己理解的: 1. 对于一些痛苦或者自己的不堪往事,我们往往说...
理想主义者必然会崩溃,唯有现实主义者可以负重前行。自由意志是否是人类作恶的源头?一个充满罪恶的自由人的世界,要比一个充满无罪奴隶的世界完美。全书讨论的问题过于多了,信马由缰,稍微有些散乱。
评分这类作品反复在告诉我:人的复杂。不仅是作为群体而言,甚至在单个的个体身上,也能在展现高尚品质的同时,做出极端邪恶的行径。很多时候,我之所以没有去做出恶行,并不是因为我受过教育,有原则,有道德感,而仅仅只是我比较幸运。这也更令我时刻需要审视自己,怀疑自己,不再对自己选择相信的东西永远那么坚定不移。
评分无法完全界定此书的题材,有种在读社科类论文的感觉,尤其是看到书后面的引用文献列表。作者通过战争来研讨所谓“恶”的形成原因与持续因素,阅读的过程中我的脑海中就一直存在一个前提假设,引发战争的一方为恶,那么反抗战争的一方是否一定为善?战争是否真的存在绝对的输和赢?如果这个前提不成立,那么作者一直在论述的就是一个伪命题。用左手掌击打右手掌,双方都受到无比疼痛,这叫战争;用右手腕扳倒左手腕,没有疼痛,但有输赢。另外,残暴与恶是否一定对应?我所认识的恶恰恰是从善变恶,它不残暴,但一定无法被善忍受。
评分这类作品反复在告诉我:人的复杂。不仅是作为群体而言,甚至在单个的个体身上,也能在展现高尚品质的同时,做出极端邪恶的行径。很多时候,我之所以没有去做出恶行,并不是因为我受过教育,有原则,有道德感,而仅仅只是我比较幸运。这也更令我时刻需要审视自己,怀疑自己,不再对自己选择相信的东西永远那么坚定不移。
评分原本以为是剖析S人犯内心世界的一本书,所以才加入的购物车吧?读来才发现是讲述日本Z犯对于Z争的一些回忆和反思的。很多真实的回忆,真实的S戮场面,读的时候有时握紧拳头,有时紧锁眉头。书中提到的对于人性的本质中就自带有暴力性和侵略性的观点,表示不能赞同,我内心还是相信人性本善的。作者坚信,人心阴暗且邪恶,不存在绝对的利他行为,具有骨子里的自私,即使做出利他的事,可能背后也有着“为己”的目的。末尾有句话印象深刻:“我们会为亲人的死去哀伤,其中不小的部分是在为自己终归一死的宿命而难过。”真的是这样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