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起源于作者詹姆斯·道斯对二战老兵“中国归还者”的访谈。这些人年轻时曾犯下最残暴的罪行,却将自己的后半生奉献给了反战主义的布道。作者以小说家的笔法演绎抽绎他们的战时回忆,串起了本书各主题之间的脉络,并汇集哲学、文学、宗教和社会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关于“恶”的思考,藉以还原“邪恶”的真相、成因、背景,及其内隐的意涵。
作者也借此探讨了再现创伤所引发的一系列难题和悖论,以及我们应当如何应对邪恶和残暴等人性的晦暗面,而在这一过程中,“同理心”又能发挥多大效用。此一困难的人性钻探,将在阅毕本书后得到解答。
詹姆斯·道斯(James Dawes)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哈佛大学英国文学博士,哈佛大学院士学会青年院士,美国英语文学教授,擅长领域包括:反文化、人权、文学与语言理论、暴力与创伤、文学与哲学。其著作《恶人》(Evil Men, 2013)获国际人权图书奖;《好让世界知道》(That the World May Know: Bearing Witness to Atrocity, 2007)入围独立出版图书奖决选名单。另著有《战争的语言》(The Language of War, 2002)。其文章广泛见于各大媒体(全国公共广播电台、BBC、保加利亚国家电台、《波士顿全球报》和CNN网站等)。
梁永安 台湾大学文化人类学学士、哲学硕士,东海大学哲学博士班肄业。目前为专业翻译者,共完成约近百本译著,包括《文化与抵抗》《启蒙运动》《现代主义》等。
近期第一本迫不及待想要看完的书。 大概因为里面提供了很多理论和视角是我不曾想过的。 其中有很多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哲学方面的各种探讨和词汇,蛮多自己是一知半解的。可能过段时间,会再来看一遍。 讲几个自己理解的: 1. 对于一些痛苦或者自己的不堪往事,我们往往说...
评分 评分多数以二战侵华士兵的采访叙述作为主线,分析为什么人会犯下兽行,杀人如麻,残忍至极,同时又可以随时切换角色和自己家人友善和睦。 恶的产生太复杂,当下社会很多制度都在预防恶的的滋生,但是根绝不了恶,也没有办法最终阻止恶。集体有担责机制,往往更容易产生恶,实际上这...
评分 评分近期第一本迫不及待想要看完的书。 大概因为里面提供了很多理论和视角是我不曾想过的。 其中有很多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哲学方面的各种探讨和词汇,蛮多自己是一知半解的。可能过段时间,会再来看一遍。 讲几个自己理解的: 1. 对于一些痛苦或者自己的不堪往事,我们往往说...
最受启发的是第二章中作者对书写恶的忧虑:1.人权色情(对被折磨、被肢解的身体的描绘会引起淫欲兴趣)2.创伤的悖论(不可言传使之成为创伤,却又必须被说出来)3.邪恶的悖论(既要把加害者描述成恶魔,又不能把他们描述成恶魔)4.自恋的悖论(与凶残相关的工作要求人们适当地凝视自我,而凝视自我本身又是不适当的 )5.书写的悖论(采访某个人的故事,不是萃取数据,是进入一段关系,但只有远离后,才能书写他们)【2021009微】
评分理想主义者必然会崩溃,唯有现实主义者可以负重前行。自由意志是否是人类作恶的源头?一个充满罪恶的自由人的世界,要比一个充满无罪奴隶的世界完美。全书讨论的问题过于多了,信马由缰,稍微有些散乱。
评分读完了,读的好累,探寻人性真的很复杂,看到最后我甚至也没有办法分辨那些人到底是真心悔过还是表现出来的善,平复自己的愤怒真的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谅解人性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评分把人性中嗜血的一面 以自我为中心的一面描写的很到位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自己 看上去在帮助别人 同情别人 实际上还是为了自己 人会从痛苦中得到快感 从别人的不幸中获得优越感 帮助他人获得荣誉感
评分把人性中嗜血的一面 以自我为中心的一面描写的很到位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自己 看上去在帮助别人 同情别人 实际上还是为了自己 人会从痛苦中得到快感 从别人的不幸中获得优越感 帮助他人获得荣誉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