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压迫者教育学(50周年纪念版)》介绍了保罗·弗莱雷的解放教育理论与实践。该理论以培养批判意识为目的,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阐述了教育与觉悟的关系。
弗莱雷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中指出,教育是一个互动过程,解放既不是恩赐,也不是自我实现,而是一个互动过程。 另一方面,教育是以解放为目的的。弗莱雷批判当时社会的“储蓄式”教育把学生视为被动“接收”知识的无知者。他认为,学生“存储”教师“灌输”的知识越多,就越不能形成批判意识。弗莱雷提出,应该摈弃“储蓄式”教育,代之以“提问式”教育,以唤醒人们对世界问题的批判意识,鼓励人们不断反思自身的生存方式,进而把教师和学生从“驯化教育”中解放出来。
保罗·弗莱雷的思想充满了实践理性的张力,他认为,作为自由实践的教育学应该将理论与经验、历史与现实、思考与对话、批判与参与紧密结合,其最终目的是强化选择,改造现实。弗莱雷对成人文盲教育的诸多论述同样有助于其他领域的思考,更为重要的是,他提出的教育哲学价值观和方法论对于当今及以后的教育界认识都是难以回避的尖锐挑战。相信弗莱雷的思想会给予教育界及社会人士以有益的思考与启迪。
保罗·弗莱雷是20世纪批判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最重要、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世界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1994—1995年间在联合国主办的《教育展望》特刊中他与孔子、亚里士多德等被誉为100位具有国际影响的教育家,也曾被美洲和欧洲29所大学授予名誉学位并在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中获得过荣誉和奖励。他是自赫尔巴特、杜威以来,教育理论史的“第三次革命”的开创者和实施者,毕生致力于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研究,一生笔耕不辍,著述颇丰。主要著作有《批判意识教育》、《发展中的教育学》、《希望教育学》、《城市教育学》和《心灵教育学》。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毛主席如是云。但是有一个地方有压迫,却少有反抗,这是在与保罗•弗莱雷的《被压迫者教育学》相遇时带来的触动。这个地方便是教育舞台,台上是戴着镣铐的舞者。 弗莱雷道出了一个惊人的但少有人坦然面对的教育事实:被压迫者教育学。这样...
评分“被压迫者必须意识到,他们不仅仅是为免于饥饿而斗争,而是为了争取创造与建设的自由、怀疑与冒险的自由。这种自由要求个体积极参与并担负起责任,而不是当奴隶,也不是做机器上安稳的螺丝钉……人只是不做奴隶,这是不够的;如果社会条件促进机械般行动的人的存在,那么其结...
评分 评分 评分弗莱雷被誉为“拉丁美洲的杜威”,他是“近半个世纪之内世界上最重要的教育家”,是“自赫尔巴特、杜威以来,教育理论史上‘第三次革命’的开创者和实施者”。1994—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主办的国际刊物《教育展望》以四期特刊的形式,介绍了从孔子、亚里斯多德...
虽然教育学没收获很多,但关于革命倒是多了一点认识(bushi. 认真一点说的话,最大启发是之前很少思考的教育中应当存在的政治性反思。 作者的设想有些理想化,可以预见部分观点会被误用。但偏乌托邦式的革命幻想莫名激发了我对相关政治学著作的兴趣…… (除了马克思外,弗洛姆被cue最多,之前没系统读过弗洛姆,下个月可以安排上!)
评分只有通过对话的形式被理解的东西才算是民主、自由和符合人性的,不然都是压迫行为。 对话还能发展批判性思维。当下的教育太缺少这种师生间的对话了。 本书的论述并不局限于情境,小到课堂对话,大到国家统一,压迫与被压迫,对话的作用都是一样的。
评分22-12 1.压迫与被压迫关系中,二者都是非人性化的。如何消解这种关系?唯有被压迫者奋起抗争:从揭示曾淹没其中的现实,到改变限制情境,这涉及一系列关键词:领导者与之同心同德、信任、觉悟、对话、行动、反思、提问式教育、生成主题…/也就是说黑暗是等不过去的。如果我们感到自己处境不利,大到制度结构,小到人与人的关系,为破除外界限制,先从自己做起,自尊自立自强,终将与伙伴们相遇。/2.避免在沙漠中布道,避免人类学游客般研究饥饿,警惕披着温情主义虚假慷慨外衣的自我主义,警惕内化、自我贬抑、物化。/3.探索:阅读世界先于阅读文字、弗洛姆、现象学、马克思
评分虽然教育学没收获很多,但关于革命倒是多了一点认识(bushi. 认真一点说的话,最大启发是之前很少思考的教育中应当存在的政治性反思。 作者的设想有些理想化,可以预见部分观点会被误用。但偏乌托邦式的革命幻想莫名激发了我对相关政治学著作的兴趣…… (除了马克思外,弗洛姆被cue最多,之前没系统读过弗洛姆,下个月可以安排上!)
评分解放式教育学 真实的身而为人的自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