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压迫者教育学(50周年纪念版)

被压迫者教育学(50周年纪念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巴西] 保罗·弗莱雷 (Paulo Freire)
出品人:
页数:192
译者:顾建新
出版时间:2020-5-1
价格:52.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6759986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教育学
  • 批判教育学
  • 弗雷瑞
  • 巴西教育
  • 解放神学
  • 社会正义
  • 教育思想史
  • 高等教育
  • 社会学
  • 政治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被压迫者教育学(50周年纪念版)》介绍了保罗·弗莱雷的解放教育理论与实践。该理论以培养批判意识为目的,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阐述了教育与觉悟的关系。

弗莱雷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中指出,教育是一个互动过程,解放既不是恩赐,也不是自我实现,而是一个互动过程。 另一方面,教育是以解放为目的的。弗莱雷批判当时社会的“储蓄式”教育把学生视为被动“接收”知识的无知者。他认为,学生“存储”教师“灌输”的知识越多,就越不能形成批判意识。弗莱雷提出,应该摈弃“储蓄式”教育,代之以“提问式”教育,以唤醒人们对世界问题的批判意识,鼓励人们不断反思自身的生存方式,进而把教师和学生从“驯化教育”中解放出来。

保罗·弗莱雷的思想充满了实践理性的张力,他认为,作为自由实践的教育学应该将理论与经验、历史与现实、思考与对话、批判与参与紧密结合,其最终目的是强化选择,改造现实。弗莱雷对成人文盲教育的诸多论述同样有助于其他领域的思考,更为重要的是,他提出的教育哲学价值观和方法论对于当今及以后的教育界认识都是难以回避的尖锐挑战。相信弗莱雷的思想会给予教育界及社会人士以有益的思考与启迪。

作者简介

保罗·弗莱雷是20世纪批判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最重要、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世界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1994—1995年间在联合国主办的《教育展望》特刊中他与孔子、亚里士多德等被誉为100位具有国际影响的教育家,也曾被美洲和欧洲29所大学授予名誉学位并在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中获得过荣誉和奖励。他是自赫尔巴特、杜威以来,教育理论史的“第三次革命”的开创者和实施者,毕生致力于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研究,一生笔耕不辍,著述颇丰。主要著作有《批判意识教育》、《发展中的教育学》、《希望教育学》、《城市教育学》和《心灵教育学》。

目录信息

中文版导言
50周年纪念版序言
作者自序
第1章
被压迫者教育学存在的正当理由;压迫者与被压迫者之间的矛盾,以及如何克服这对矛盾;压迫与压迫者;压迫与被压迫者;解放:不是一种恩赐,也不是一种自我实现,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第2章
作为压迫手段的“储蓄式”教育观——其前提预设——一点评论;作为解放手段的“提问式”教育观——其前提预设;“储蓄式”观念与师生之间的矛盾;提问式观念与师生之间矛盾的超越;教育:一个互动过程,以世界为媒介;人作为不完善的存在,意识到自身的不完善,并试图更充分地人性化
第三章
对话关系——教育作为自由的实践的本质;对话关系与对话;对话与寻找教育课程内容;人与世界的关系,“生成主题”,以及教育课程内容作为自由的实践;“生成主题”的探究及其方法;通过“生成主题”探究来唤醒批判意识;探究的各个不同阶段
第四章
反对话关系与对话关系作为对立的文化行动理论的基质:前者作为压迫的手段,后者作为解放的手段;反对话行动理论及其特点:征服、分而治之、操纵和文化侵犯;对话行动理论及其特点:合作、团结、组织和文化综合
“持续奋斗”:《被压迫者教育学》后序
当代学者访谈录
原英文版(1970)前言 理查德·肖尔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当我读完此书,突然意识到,自己就是一个被压迫者。我们接受的教育,我们接受的一切,似乎都是被动的,单向的,就像作者所说,是“灌输式”的。而且对一些压迫的形式,我们可能压根没有意识到:这就是压迫,统治。 当你向一个一直身处黑暗、从未见过阳光的人极力描述光明的景象...  

评分

《被压迫者教育学》 (Pedagogia do Oprimido) 保罗•弗雷勒 (Paulo Freire) 著 方永泉 译 阅读《被压迫者教育学》也给了我一种内在的力量,让我可以有勇气开始超越自己的殖民经验;这种殖民经验似乎造成一种文化上的精神分裂,存在的却看不见,看见的却不存在。 囤积模式...  

评分

大致将自己的心得浓缩成「优缺点」如下: 【优点】 1、提出「对话式教育」的概念与其实践方法(原书是在1970年左右完成的),并对「囤积式教育」(类似「填鸭式教育」)的弊病进行深入剖析(第二章)。这部分今天读来还是很有感觉。 2、极重视与受压迫者们「共同」行动与反思...  

评分

杜威与弗莱雷,两位教育思想史上的奠基性人物。一位在20世纪上半叶从实用主义哲学出发考察教育,彻底批判了近代以来的教育传统,提出“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的观点,教育风貌为之焕然一新,深刻影响了当代教育改革;一位在20世纪下半叶历经社会运动,提出“解放教育学...  

用户评价

评分

去年在《外国教育名著选读》课堂上选择了这本书作为pre的主题,后面还成功将课程论文发表,今晚重读,依然心潮澎湃。《被压迫者教育学》是一份披着教育学外衣的政治纲领,在“教育即解放”的主张下分化出“教学即对话”和“课程即主题”两个核心命题。压迫者由于压迫行径使自己非人性化;而被压迫者内化了压迫者的形象,受到自身“二重性”的限制,沦为“为他存在”。唯有激发被压迫者的批判性意识,借助“源自软弱的压迫者的力量”,才能实现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的共同解放。我很想继续阅读弗莱雷的其他著作,可惜一直买不到(台版)。另外,我注意到朗西埃“众智力皆平等”的主张构成了对批判教育学的批判,很有趣的一点。

评分

“伴随经济状况每况愈下,弗莱雷一家担负不起在累西腓的住房费用,所以就搬到了萨乌德居民区的一间简朴的屋子里……当时,弗莱雷不得不直接面对一种叫生活的新教育形式——这种生活为残酷的制度所造就并维系,无情地使数百万巴西人沦为半公民和次人类”

评分

读起来让人坐立不安,只感到作者写得太疼快了。他从政治斗争的角度讨论教育(广义的),可贵地指出世界(意识)、教师(统治者或革命者)、学习者(普通人民)之间的关系,如同《教学勇气》一般鼓励学习者(普通人民)主动建立自己的认知和观念,并提醒革命者唾弃统治者的心态,尊重普通人的观点和认识。

评分

革命与教育,教育的政治学分析

评分

只有通过对话的形式被理解的东西才算是民主、自由和符合人性的,不然都是压迫行为。 对话还能发展批判性思维。当下的教育太缺少这种师生间的对话了。 本书的论述并不局限于情境,小到课堂对话,大到国家统一,压迫与被压迫,对话的作用都是一样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