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作者:吴晓乐
出品人:大鱼读品
页数:312
译者:
出版时间:2019-11
价格:49.8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574688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教育
  • 心理学
  • 心理
  • 台湾
  • 纪实文学
  • 短篇集
  • 文化
  • 2019
  • 亲子关系
  • 家庭教育
  • 心理成长
  • 父母教育
  • 儿童心理
  • 家庭沟通
  • 情感教育
  • 教育反思
  • 亲子互动
  • 自我认知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世间最大的伤害,打的旗号叫“为你好”

出版后引发巨大争议,数月雄踞博客来总榜No.1,读者有人愤怒,有人哭泣

同名网剧由台湾公视制作,获第54届金钟奖5项大奖,豆瓣万人评分8.4,被称为“亚洲版《黑镜》”

----------------------------------------- -------------

我花了八年时间,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目睹一个又一个家中发生的故事。

有人坚信女儿患有多动症,直到她真的患上多动症;有人偷偷希冀着,父亲向她走过来,对她说一句,好女儿,你也辛苦了;有人深藏秘密,却只能躲进柜子;有人做了母亲,却习惯在深夜躲进厕所痛哭,咬自己的手抑制哭声;有人在和母亲第一百次的和解失败时,她决定宽恕自己。

我走进他们的生命,每踩一步都惊叹不已。

这九个故事:

没有一个是普罗大众乐见的教育神话。

没有一篇看了会感到喜悦。

没有一篇看了心中不会乱糟糟的,甚至觉得烦。

我不断受到诱惑,何不把这些故事写得更正向,更明亮,更温暖,不妨将那些伤害给淡化、舒缓吧。可是,我不能这么做。任何的修饰和美化,都是对那些伤痕的背叛。我想要你和我一起,凝视那些脸,凝视一个已经被淡忘的初衷——把孩子带到这世界上的初衷。

作者简介

吴晓乐

台中人,1989年生,台大法律系毕业,喜欢鹦鹉。

十八岁那年遇见第二位学生,相处经验太美好,从此开始在不同人家间奔走教书的生活。

二十二岁,生怕蹲在家里成日胡思乱想,接了一堆家教工作塞满所有时段。岁月流转,得了好多故事。二十又五,她把故事逐一记下。

2014年,她将所闻所见写成故事,结集为《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一书,引发大讨论。台湾公视将本书改编为网剧,与公视主频播映外,也在Netflix全球同步播出,在无宣传的情况下,一举冲上日本Netflix人气剧集第1名。无数读者在读这本书时看到了自己。

目录信息

第1个家:人子与猫的孩子
第2个家:一脉不相承
第3个家:必须多动
第4个家:私的迷思
第5个家:他没有家了
第6个家:天赋
第7个家:衣柜中的小剧场
第8个家:怪兽都聚在一起了
第9个家:高才生的独白
后记 莫失莫忘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有几位编辑说想寄书给我看,“能写些评论最好”。我都回答“本人看书慢(欠的书债太多,还起来看心情),而且吐槽得多美言得少”。对方一般都表示不介意。但寄一次过来,发现果然石沉大海之后,就放弃了。 只有一位,坚持不懈地问我“想看书吗?”然后寄过来。我既贪书,又觉人...  

评分

文/宝木笑 纪伯伦在《论孩子》中说:“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纪伯伦特有的敏锐不但成就了诗歌王国的一首传奇,更点燃了远隔万里的我们。纪伯伦生活的黎巴嫩,其...  

评分

文/宝木笑 纪伯伦在《论孩子》中说:“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纪伯伦特有的敏锐不但成就了诗歌王国的一首传奇,更点燃了远隔万里的我们。纪伯伦生活的黎巴嫩,其...  

评分

有没有一个可能,是我们的社会把“亲”与“子”绑得太紧了? 在怪兽家长的背后,不过是站着一个胆怯的、害怕犯错的人啊。 这篇并不存在于原先设定的大纲中,然而,许多友人看完草稿,一致的回应是:你该着手写你自己了。其中一位朋友的说法很美:“你必须跟你教过的小孩一起站...  

评分

中国有句俗话: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看似一句非常普通的话,包含了很多耐人寻味的问道理。在这本《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里,更加体会到这句话的妙处。 作者吴晓乐是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是个典型的“别人的家孩子”,成绩优秀,从大学时开始做家教。八年的时间经历了无数家庭...  

用户评价

评分

天呢,合上书想发给所有读书群。我要做个不停学习的教育者,想给画室学画孩子们的家长看看,我真庆幸我妈从来不以“为你好”当幌子道德绑架我

评分

第一个故事《一脉不相承》和后记《莫失莫忘》的故事最为生动,也比较有代表性。书中每个案例类型都不同,但包括了大部分孩子的苦痛。与之前读的《82 年的金智英》结合起来读,你会看到亚洲社会似乎给自己设定了这样一个荒诞的圈套:每个生命都必须为自己的上一代而活,否则就是自私的。这种圈套已经根深蒂固,以至于迈出简单一步都显得无情,但这不是无法改变的。

评分

做小孩真的太苦了,无论贫穷还是富有,被爱还是不被爱,都太苦了。如果孩子不是与生俱来地拥有天真和热情,恐怕连童年都支撑不下去吧。人们常常在三四十岁时被磨灭掉那些闪光、怀疑人生为什么充满苦痛,现在想来其实人生向来都是这样的吧。

评分

看完之后跟妈妈讲书里的事情,如果不是父母的放任自流,我怎么可能有机会无法无天的长这么大。作者的文字感非常舒适。

评分

看书的时候不免在想:一本好的小说就和一场优秀的面试一样。过程中不在于你讲了什么故事,而在于通过这个故事你看到了什么、体会了什么、传达了什么。纪伯伦在《论孩子》中说:“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这首诗写在小说的序言之前。说是 “论孩子”,其实是 “论为人父母之道”。爱,是不占有。也是不被占有。我非常非常喜欢同名的电视剧。同名电视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是我心中的2018年度最佳剧集之一。所以,看书的时候不免会拿电视剧来和书做比较。不论小说还是电视剧,都只在说一个群体的故事,就是那些在学龄时期被家庭环境所影响着的孩子们。因追逐分数的考试制度而扭曲的亲子关系。价值观成为了成绩表上单一的分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