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作者:吴晓乐
出品人:大鱼读品
页数:312
译者:
出版时间:2019-11
价格:49.8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574688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教育
  • 心理学
  • 心理
  • 台湾
  • 纪实文学
  • 短篇集
  • 文化
  • 2019
  • 亲子关系
  • 家庭教育
  • 心理成长
  • 父母教育
  • 儿童心理
  • 家庭沟通
  • 情感教育
  • 教育反思
  • 亲子互动
  • 自我认知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世间最大的伤害,打的旗号叫“为你好”

出版后引发巨大争议,数月雄踞博客来总榜No.1,读者有人愤怒,有人哭泣

同名网剧由台湾公视制作,获第54届金钟奖5项大奖,豆瓣万人评分8.4,被称为“亚洲版《黑镜》”

----------------------------------------- -------------

我花了八年时间,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目睹一个又一个家中发生的故事。

有人坚信女儿患有多动症,直到她真的患上多动症;有人偷偷希冀着,父亲向她走过来,对她说一句,好女儿,你也辛苦了;有人深藏秘密,却只能躲进柜子;有人做了母亲,却习惯在深夜躲进厕所痛哭,咬自己的手抑制哭声;有人在和母亲第一百次的和解失败时,她决定宽恕自己。

我走进他们的生命,每踩一步都惊叹不已。

这九个故事:

没有一个是普罗大众乐见的教育神话。

没有一篇看了会感到喜悦。

没有一篇看了心中不会乱糟糟的,甚至觉得烦。

我不断受到诱惑,何不把这些故事写得更正向,更明亮,更温暖,不妨将那些伤害给淡化、舒缓吧。可是,我不能这么做。任何的修饰和美化,都是对那些伤痕的背叛。我想要你和我一起,凝视那些脸,凝视一个已经被淡忘的初衷——把孩子带到这世界上的初衷。

作者简介

吴晓乐

台中人,1989年生,台大法律系毕业,喜欢鹦鹉。

十八岁那年遇见第二位学生,相处经验太美好,从此开始在不同人家间奔走教书的生活。

二十二岁,生怕蹲在家里成日胡思乱想,接了一堆家教工作塞满所有时段。岁月流转,得了好多故事。二十又五,她把故事逐一记下。

2014年,她将所闻所见写成故事,结集为《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一书,引发大讨论。台湾公视将本书改编为网剧,与公视主频播映外,也在Netflix全球同步播出,在无宣传的情况下,一举冲上日本Netflix人气剧集第1名。无数读者在读这本书时看到了自己。

目录信息

第1个家:人子与猫的孩子
第2个家:一脉不相承
第3个家:必须多动
第4个家:私的迷思
第5个家:他没有家了
第6个家:天赋
第7个家:衣柜中的小剧场
第8个家:怪兽都聚在一起了
第9个家:高才生的独白
后记 莫失莫忘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即便年初看到并理解:“父母是我们与死神之间的一堵墙”时还是会心中一酸,追寻到《百年孤独》中的原文更是稍感恐惧。但不代表其他人都能感同身受。 后来又看到一句话令我思索:真心相爱的父母才能培养出真正有爱的孩子。这个命题完全成立吗?并不,但是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那...  

评分

评分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台湾一个家庭教师写下的一个故事集。故事并非虚构,而是一个个真实的案例,读时却又觉得光怪陆离,荒谬至极,仿佛读得是一本惊悚小说似的。为你好的基调,却发展出一个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故事。 掩卷,那些孩子的形象依然鲜明。做错题就会挨一顿打的眼...  

评分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台湾一个家庭教师写下的一个故事集。故事并非虚构,而是一个个真实的案例,读时却又觉得光怪陆离,荒谬至极,仿佛读得是一本惊悚小说似的。为你好的基调,却发展出一个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故事。 掩卷,那些孩子的形象依然鲜明。做错题就会挨一顿打的眼...  

用户评价

评分

把孩子培养的健康长大真是一件好难的事情

评分

读起来很容易;叙事感很亲切。好像有个朋友刚好是家庭教师,刚好约了下午茶,随便聊聊天,就谈起这些事。可能是个秋天,气温快要降下来,但太阳透过玻璃照在身上,又还算暖和。所以心底不至于特别凉,也没有特别被震动。 目前读到的几个故事,即便没有亲眼见到过,也想象得出来。非常合乎逻辑,太好理解了,就在身边发生着。但是你完全没办法指摘。因为是别人家的小孩,也因为自己也一样不太懂怎么教小孩。 有点无奈,但毫无办法,所以只能笑一笑,然后决定自己不要生小孩。(끝) 不过说实话,我们社会上哪天能开设一门父母课呢?决心养育下一代之前,我们强制安排上几堂义务教育课?(逃课就抓去监禁)为什么做别的事都要学,为人父母好像就特别顺理成章?凭什么啊…… (但不是我自己会买来读的书……书腰简介有点迷……

评分

是活成一种标准,还是活成一个自我,活成一个独立的“人”?这道题总是家长先做,孩子后做,然而这道题的结果,终究要归到孩子名下。这部作品的价值在于它的真实——在家长与孩子之间,叙述者作为家教,是合法且充分的“第三者”,她能看到孩子的苦,也能看到家长的难。但说到底,家长之于孩子,只是也只能是起点和源头。源头不可能、不必要,更不可以安排河流的所有方向。

评分

吴晓乐很会讲故事。她的故事讲得好,并不仅仅在于叙述的清晰易懂,或感情的真挚,更在于她能并没有试图寻找道德高地,或者教育中的“失败”现场的始作俑者。她怀抱着让人敬畏的自省和共情,认真而尽量公允地试图了解故事中每个参与者的动机、情绪,把他们都作为一个个真实的人来看待,而不仅仅是教育公式中影响最终运算结果的变量而已。

评分

读起来很容易;叙事感很亲切。好像有个朋友刚好是家庭教师,刚好约了下午茶,随便聊聊天,就谈起这些事。可能是个秋天,气温快要降下来,但太阳透过玻璃照在身上,又还算暖和。所以心底不至于特别凉,也没有特别被震动。 目前读到的几个故事,即便没有亲眼见到过,也想象得出来。非常合乎逻辑,太好理解了,就在身边发生着。但是你完全没办法指摘。因为是别人家的小孩,也因为自己也一样不太懂怎么教小孩。 有点无奈,但毫无办法,所以只能笑一笑,然后决定自己不要生小孩。(끝) 不过说实话,我们社会上哪天能开设一门父母课呢?决心养育下一代之前,我们强制安排上几堂义务教育课?(逃课就抓去监禁)为什么做别的事都要学,为人父母好像就特别顺理成章?凭什么啊…… (但不是我自己会买来读的书……书腰简介有点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