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为什么难以治愈?
病毒如何变异、传播和致病?
是流感本身更致命,还是流感导致的社会恐慌更致命?
流感为什么有季节性?哪些因素影响流感的暴发?
在对抗流感的过程中,药物是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还是仅仅给了人们一种安全感?
我们距离找到一种有效的流感疫苗还有多远?
从文明出现曙光至今,流感一直伴随着我们,作为世界十大致命疾病之一,困扰着地球上所有的文明和社会。
1918年的大流感是一段令人毛骨悚然的历史,它比战争更残酷,是有史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全球性瘟疫,造成5000万至一亿人丧生,超过5亿人感染;1957年暴发于香港的H2N2型流感,夺去了全球约200万人的生命;1968年,大规模的禽流感再次在亚洲暴发;1975年和2009年暴发于美国和墨西哥的猪流感,致死人数数十万;21世纪,我们还遭遇了SARS,MERS,埃博拉,新冠肺炎等由病毒引起的流行性疾病……
杰里米·布朗博士,探究了人类发现流感病毒并与之抗争的历史,审视了与流感相关的若干重要问题,旨在提供全面综合的历史的同时,探索一条治愈流感的未来路线图。
【作者简介】
[美]杰里米ꞏ布朗(Dr. Jeremy Brown) ,一位资深的军医和急诊科医生,在伦敦大学医学院取得博士学位,随后前往波士顿医疗中心进行急救医学实习。曾任华盛顿大学急救医学系研究主任,在此期间,他带领团队建立了一套HIV的筛查程序,一种针对肾绞痛的新疗法获得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三项许可。目前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急救护理研究办公室负责人。发表有四十余篇同行评审的论文和四部专著,包括两部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急救教材。
【译者简介】
王晨瑜 ,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学专业,硕士毕业于复旦大学药学专业,目前从事医药风险投资。
与《1918年之疫》的普通人视角和回忆叙事风格不同,《致命流感》是从作者的专业医生的观察视角,聚集于百年以来的科研成果与应对措施的一部历史著作。前者更有情感共鸣,后者更加客观准确,两部作品都在这个时期出版,可以合读,对于病魔改变的这个世界与我们对它的感知与认识,要感性与理性兼具,同情人们遭遇的不幸,督促公共决策与科学事业的公正与正义。
评分流感难以预测,神药奥司他韦效果存在争议,疫苗也难以有准确性,面对流感会必然发生的现实,我们需要做好准备。
评分与《1918年之疫》的普通人视角和回忆叙事风格不同,《致命流感》是从作者的专业医生的观察视角,聚集于百年以来的科研成果与应对措施的一部历史著作。前者更有情感共鸣,后者更加客观准确,两部作品都在这个时期出版,可以合读,对于病魔改变的这个世界与我们对它的感知与认识,要感性与理性兼具,同情人们遭遇的不幸,督促公共决策与科学事业的公正与正义。
评分值得每个人一看,非常通俗的科普书。流感疫苗的最高有效率不会超过百分之50,而所谓的达菲也不被很多科学家看好,认为是类似安慰剂的东西。英国人淡然处之和美国佬积极应对的结果证明人类在流感病毒面前的卑微,吃点好的,提高免疫力也许才是卑微人类勉强可以做到的,至于维生素d的达成,在潮湿多雨的南方也力不从心。
评分讲了人类对流感病毒及其治理历史发展的认识,讲了英美等国卫生部门应对流感的政策以及疫苗研发的态度,讲了流感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所以结论呢?全书结束太仓促,参考文献和索引占了近24%,注释占了约10%…不知道为什么评分这么高?蹭了新冠的热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