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為什麼難以治愈?
病毒如何變異、傳播和緻病?
是流感本身更緻命,還是流感導緻的社會恐慌更緻命?
流感為什麼有季節性?哪些因素影響流感的暴發?
在對抗流感的過程中,藥物是帶來瞭革命性的變化,還是僅僅給瞭人們一種安全感?
我們距離找到一種有效的流感疫苗還有多遠?
從文明齣現曙光至今,流感一直伴隨著我們,作為世界十大緻命疾病之一,睏擾著地球上所有的文明和社會。
1918年的大流感是一段令人毛骨悚然的曆史,它比戰爭更殘酷,是有史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全球性瘟疫,造成5000萬至一億人喪生,超過5億人感染;1957年暴發於香港的H2N2型流感,奪去瞭全球約200萬人的生命;1968年,大規模的禽流感再次在亞洲暴發;1975年和2009年暴發於美國和墨西哥的豬流感,緻死人數數十萬;21世紀,我們還遭遇瞭SARS,MERS,埃博拉,新冠肺炎等由病毒引起的流行性疾病……
傑裏米·布朗博士,探究瞭人類發現流感病毒並與之抗爭的曆史,審視瞭與流感相關的若乾重要問題,旨在提供全麵綜閤的曆史的同時,探索一條治愈流感的未來路綫圖。
【作者簡介】
[美]傑裏米ꞏ布朗(Dr. Jeremy Brown) ,一位資深的軍醫和急診科醫生,在倫敦大學醫學院取得博士學位,隨後前往波士頓醫療中心進行急救醫學實習。曾任華盛頓大學急救醫學係研究主任,在此期間,他帶領團隊建立瞭一套HIV的篩查程序,一種針對腎絞痛的新療法獲得瞭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三項許可。目前是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急救護理研究辦公室負責人。發錶有四十餘篇同行評審的論文和四部專著,包括兩部由哈佛大學齣版社齣版的急救教材。
【譯者簡介】
王晨瑜 ,本科畢業於復旦大學生物學專業,碩士畢業於復旦大學藥學專業,目前從事醫藥風險投資。
诚实地说,我甚至有点怀疑是机翻,或是在机翻基础上做了不太完善的修改。 比如同一个人名,仅仅相隔几页就有“帕斯特”“巴斯德”两个译名;同一种动物,在同一个对页里就有“豚鼠”“几内亚猪”两个名字。 此外还有一些读起来非常让人费解的句子,比如62页:“他们特别容易感染...
評分我们做好了迎接下一场类似1918年大流行性疾病的准备了吗? 大多数专家认为,下一次疫情的暴发只是个时间问题。奥特姆的故事有助于把我对未来的思考集中在三件事上:我们对病毒的认知、对病毒的应对措施以及我们对下一次疫情所做的准备。 首先,在抗击流感的斗争中,我们所取得...
評分病毒是这个星球上最古老的存在之一。在各种病毒里,人类最熟悉的是流感病毒,它与我们关系极其紧密,带来的影响很大。比如,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雅典人口的大量死亡、1675年伦敦的瘟疫大流行等,都引发了剧烈的政局动荡。现在的研究发现,这些事件可能都因流感病毒而起。病魔不断...
評分我们做好了迎接下一场类似1918年大流行性疾病的准备了吗? 大多数专家认为,下一次疫情的暴发只是个时间问题。奥特姆的故事有助于把我对未来的思考集中在三件事上:我们对病毒的认知、对病毒的应对措施以及我们对下一次疫情所做的准备。 首先,在抗击流感的斗争中,我们所取得...
百年來流感探索史的優秀科普,故事精彩,講述清晰,無判斷不無依據。比一般科普堆砌材料東拉西扯不知高到哪裏去。 本書從1918年大流感講起;隨後講述其他流感爆發,及其中人們對流感病毒的探索和認識;最後講如何應對(藥物、疫苗)和經濟思考。 與很多書言之鑿鑿不同,本書認為我們仍然所知甚少:1918大流感年輕人死亡率為什麼高,並不清楚;達菲的有效性沒必要高估;疫苗不是百分百有效,有時命中率很低,不同國傢齣於經濟考慮對疫苗注射建議也會非常不同。 怎麼辦呢?保持謹慎好奇,繼續探究流感病毒,讓事實和數據說話就是作者最明確的態度。 優秀醫生的科普作品一般都值得一讀。
评分已購。與《大流感》、《1918年之疫》正好結閤起來,三本書各有側重,這本既談1918年的流感治療,後半大篇幅也談如今的治療發展~作者最後說,改變對疾病所持有的警惕性,需要整個社會能夠理解疾病的影響,瞭解疾病在過去帶來的後果以及現在對我們造成的影響。但在與疾病抗爭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在大學實驗室和學術研討會之外對其進行廣泛的討論和理解。我們紀念戰爭,但其他極具破壞性的事件也應留置於我們的集體記憶中。這個世紀是災難、自然災害、世界大戰、疾病以及衝突不斷的世紀,也是一個大規模擴張、融閤、全球化、技術突破和取得醫療成功的世紀。人們的身體處於危險之中,而大腦仍停留在舒適區。這是人類的失敗,也是人類的勝利。也許到1918年流感大流行紀念碑建成的時候,我們也在慶祝人類找到瞭治愈流感的方法。——作者太樂觀瞭
评分流感的前世今生,盡管科技進步顯著,醫療水平大幅度提高,可是人類對於流感似乎還是沒有太好的辦法,相比幾十年前西班牙流感,現在的死亡率降低很多,可是在治愈上似乎還是靠人的免疫力捱過去。越是在生死問題上,利益的問題就越越突齣。正如文中所說“悲觀主義抱怨過去,樂觀主義期待彆樣的未來,現實主義活在當下觀察事實並在此過程中修正。”我也希望我們能利用過去的經驗和現有的知識,防患於未然。我還有個問題,奧司他韋到底有沒有用?
评分病毒不僅是個醫學問題
评分與《1918年之疫》的普通人視角和迴憶敘事風格不同,《緻命流感》是從作者的專業醫生的觀察視角,聚集於百年以來的科研成果與應對措施的一部曆史著作。前者更有情感共鳴,後者更加客觀準確,兩部作品都在這個時期齣版,可以閤讀,對於病魔改變的這個世界與我們對它的感知與認識,要感性與理性兼具,同情人們遭遇的不幸,督促公共決策與科學事業的公正與正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