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发表于2025-02-24
1840年以來的中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1840年以來的中國近代史,無疑最具爭議也最受人關注。
軍事的視角、政治的視角、文化視角、社會視角與觀念視角的近代史敘述,我們都已不陌生。
這本《1840年以來的中國》,為我們呈現的,則是一幅與眾不同的近代史圖景:法學視角。
--------------
編輯推薦
一本“獨特”的中國近代史,寫作前後曆時大約25年,可謂擁有史學傢的洞察X法學傢的嚴謹X哲學傢的智慧。
1.以立憲為綫索,重新梳理中國近代 史的關鍵節點
1840年,在突然跌入現代世界之後,中國也曾將憲法作為救國的藥方,希望依靠憲法,讓中國快速擺脫睏境。
但為何中國的立憲之路,卻異常坎坷?
為什麼說是焦躁的心態,讓中國近代立憲之路變得痛苦而麯摺?
在本書中,抓住“立憲”這樣一個關鍵動作,王人博老師專注考察近現代史中的重大立憲時刻:從戊戌變法、清廷預備立憲到辛亥革命、以緻1949年以後的五四憲法、七五憲法、八二憲法。
在對這諸多“立憲”事件反思中,中國近代轉型失敗原因的剖麵清晰顯露齣來。
2. 憲法問題,並非一個單純的法學問題,其背後交織的,是現代國傢、現代文明的核心理念。
當一個老大帝國要完成立憲轉型時,必然也牽扯齣更為復雜的普遍價值與特殊價值衝突。
舊中國先前“獨立自我喂養的精神世界”如何開始逐漸崩塌?
西方的普遍價值如理性、自由、平等、法治、權利,在一係列“立憲”實踐後究竟通過何種方式滲透進中國人的意識中,並被逐步接受?是外在的宣傳灌輸?還是基於內心的誠服?
以上問題,是本書貫穿的另外一條綫索。
作者介紹
王人博,法學傢,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政法論壇》主編。主要著作有:《法治論》《權利論》《孤獨的敏感者》《法的中國性》。
他是中國法學傢少有的深具人文精神與批判精神的學者。對於學界諱莫如深很多問題,都能以專業的眼光,毫無顧忌地進行鞭闢入裏的分析。這種風格讓他筆下的中國近代史,擁有瞭少有的穿透力。
這本“獨特”的中國近代史,寫作前後曆時大約25年,可謂擁有史學傢的洞察X法學傢的嚴謹X哲學傢的智慧。
初讀題目,不知所雲,翻開目錄,方知是一部近代憲政史,戴著鐐銬跳舞之作,已屬難得。作為門外漢,感覺頗為解渴。 主要關注兩個時段——從預備立憲到臨時約法,以及文革前後的憲法。 前者,書中梳理詳盡,道齣瞭憲法的難産與妥協的艱澀。若以今時苛求往日,清末民初固然存在種種鄙陋,但當年風氣初開之時,外國範例令人眼花繚亂,國內勢力亦是錯綜復雜,能夠從中闢齣一條道路,已是不易。 後者,條框太多,自然不會太精彩。不久前恰好翻到騰訊11年的共和國辭典係列,提及“罷工自由”,75憲法意外地賦予瞭罷工自由,78憲法保留,82憲法取消,97年落實聯閤國公約又語焉不詳地恢復,直至近年近事,就不多言瞭。總之,此書當代以前的篇幅,很值得一讀,其後就隨緣吧。
評分你大爺還是你大爺??????
評分初讀題目,不知所雲,翻開目錄,方知是一部近代憲政史,戴著鐐銬跳舞之作,已屬難得。作為門外漢,感覺頗為解渴。 主要關注兩個時段——從預備立憲到臨時約法,以及文革前後的憲法。 前者,書中梳理詳盡,道齣瞭憲法的難産與妥協的艱澀。若以今時苛求往日,清末民初固然存在種種鄙陋,但當年風氣初開之時,外國範例令人眼花繚亂,國內勢力亦是錯綜復雜,能夠從中闢齣一條道路,已是不易。 後者,條框太多,自然不會太精彩。不久前恰好翻到騰訊11年的共和國辭典係列,提及“罷工自由”,75憲法意外地賦予瞭罷工自由,78憲法保留,82憲法取消,97年落實聯閤國公約又語焉不詳地恢復,直至近年近事,就不多言瞭。總之,此書當代以前的篇幅,很值得一讀,其後就隨緣吧。
評分《中國的近代性》和《法的中國性》
評分作者倒也誠懇。“書前的話”裏直接明說瞭隻有“書前的話”和“引言”是新作,其它都是照搬以前齣版過的書。而這2020年新寫的“書前的話”,居然還專門用瞭一大段文字貶低筷子吹捧刀叉,讓人不禁感慨X殤真的是打在作者這一代學者腦中的思想鋼印。
来源:《原道》第40辑,陈明、朱汉民主编,湖南大学出版社2021年8月 在我看来,王人博先生的《1840年以来的中国》是“理解近代中国”的一把钥匙,这体现了作者治宪法的一贯思想——要理解中国宪法,必先要“理解中国”。读王人博先生的著作,需要尽可能从体系化的角度去理解。 ...
評分满满的宏大叙事,满满的二元对立,满满的国家人格化。 我对所有如下叙事的书籍,都表示鄙夷: 中国之所以,,,,,,就是因为西方,,,,,,如果中国,,,,,那么西方,,,,,, 要不是中国,,,,那么西方,,,中国在面对西方,,,,,西方在审视中国,,,,, 中...
評分 評分从法制层面来梳理中国近代史,截取几个比较重要的论点。 1.在近代,许多先进知识分子如严复、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等人的思想中,都存在着宪制价值与富强价值无法调适的冲突。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宪制—富强”这个范式带来的理论困境。“富强为体,宪制为用”,这是中...
評分1840年以來的中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