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发表于2024-11-25
1840年以来的中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1840年以来的中国近代史,无疑最具争议也最受人关注。
军事的视角、政治的视角、文化视角、社会视角与观念视角的近代史叙述,我们都已不陌生。
这本《1840年以来的中国》,为我们呈现的,则是一幅与众不同的近代史图景:法学视角。
--------------
编辑推荐
一本“独特”的中国近代史,写作前后历时大约25年,可谓拥有史学家的洞察X法学家的严谨X哲学家的智慧。
1.以立宪为线索,重新梳理中国近代 史的关键节点
1840年,在突然跌入现代世界之后,中国也曾将宪法作为救国的药方,希望依靠宪法,让中国快速摆脱困境。
但为何中国的立宪之路,却异常坎坷?
为什么说是焦躁的心态,让中国近代立宪之路变得痛苦而曲折?
在本书中,抓住“立宪”这样一个关键动作,王人博老师专注考察近现代史中的重大立宪时刻:从戊戌变法、清廷预备立宪到辛亥革命、以致1949年以后的五四宪法、七五宪法、八二宪法。
在对这诸多“立宪”事件反思中,中国近代转型失败原因的剖面清晰显露出来。
2. 宪法问题,并非一个单纯的法学问题,其背后交织的,是现代国家、现代文明的核心理念。
当一个老大帝国要完成立宪转型时,必然也牵扯出更为复杂的普遍价值与特殊价值冲突。
旧中国先前“独立自我喂养的精神世界”如何开始逐渐崩塌?
西方的普遍价值如理性、自由、平等、法治、权利,在一系列“立宪”实践后究竟通过何种方式渗透进中国人的意识中,并被逐步接受?是外在的宣传灌输?还是基于内心的诚服?
以上问题,是本书贯穿的另外一条线索。
作者介绍
王人博,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政法论坛》主编。主要著作有:《法治论》《权利论》《孤独的敏感者》《法的中国性》。
他是中国法学家少有的深具人文精神与批判精神的学者。对于学界讳莫如深很多问题,都能以专业的眼光,毫无顾忌地进行鞭辟入里的分析。这种风格让他笔下的中国近代史,拥有了少有的穿透力。
这本“独特”的中国近代史,写作前后历时大约25年,可谓拥有史学家的洞察X法学家的严谨X哲学家的智慧。
作者倒也诚恳。“书前的话”里直接明说了只有“书前的话”和“引言”是新作,其它都是照搬以前出版过的书。而这2020年新写的“书前的话”,居然还专门用了一大段文字贬低筷子吹捧刀叉,让人不禁感慨X殇真的是打在作者这一代学者脑中的思想钢印。
评分晦涩难懂,好几个版本的书合集。。出版风气我也是服了。。。营销真不错。 对于里面的某些看法,鄙人真的不能认同。不过对于民权,民主词意的考辨值得一读。
评分作者倒也诚恳。“书前的话”里直接明说了只有“书前的话”和“引言”是新作,其它都是照搬以前出版过的书。而这2020年新写的“书前的话”,居然还专门用了一大段文字贬低筷子吹捧刀叉,让人不禁感慨X殇真的是打在作者这一代学者脑中的思想钢印。
评分初读题目,不知所云,翻开目录,方知是一部近代宪政史,戴着镣铐跳舞之作,已属难得。作为门外汉,感觉颇为解渴。 主要关注两个时段——从预备立宪到临时约法,以及文革前后的宪法。 前者,书中梳理详尽,道出了宪法的难产与妥协的艰涩。若以今时苛求往日,清末民初固然存在种种鄙陋,但当年风气初开之时,外国范例令人眼花缭乱,国内势力亦是错综复杂,能够从中辟出一条道路,已是不易。 后者,条框太多,自然不会太精彩。不久前恰好翻到腾讯11年的共和国辞典系列,提及“罢工自由”,75宪法意外地赋予了罢工自由,78宪法保留,82宪法取消,97年落实联合国公约又语焉不详地恢复,直至近年近事,就不多言了。总之,此书当代以前的篇幅,很值得一读,其后就随缘吧。
评分虽然有苏格拉底死因刻板叙述的早年瑕疵,但是全书可谓是十分真诚。 以法学家的视角重新解读了近代史的叙事。简而言之,近代史的叙事,急功近利,即便重视的宪法不过是一个最具功利性的装饰品。近代史的一切行动不是为了成为一个正常普通的现代国家,而是作为一种现代性路径而不择手段地逐强竞富。 借用知乎的发问,要有现代国家,必须有立宪主义的制度;可如果一个国家本身不是现代的,宪法制度应如何在完全非现代的土壤上生根发芽?如果把法律只是作为治理术的一部分来对待,则永远都不会结束施密特的紧急状态,也不可能走出近代史。想到一个著名的笑话,北京出租车司机都知道 是 没用的法, 。
来源:《原道》第40辑,陈明、朱汉民主编,湖南大学出版社2021年8月 在我看来,王人博先生的《1840年以来的中国》是“理解近代中国”的一把钥匙,这体现了作者治宪法的一贯思想——要理解中国宪法,必先要“理解中国”。读王人博先生的著作,需要尽可能从体系化的角度去理解。 ...
评分1.力量除了遭受道德的评判,也不能[被]全盘否定它的价值。事实上,中国人正是从彼此力量的对比中发现了真实的自己。差距就是差距,不能用文化上的差异为自己辩护。在力量面前,弱者的正当性不能从弱自身获得。力量催逼着中国必须往前走,而不是囿于自己文化的独特性而通过道德...
评分这是一本新书,书名叫《1840年以来的中国》,作者很牛,曾经是西南政法大学的精神领袖,现在是中国政法大学的明星老师,江湖人称“王大爷”的王人博。 一直以来,我总觉得,在近代史领域,任谁也写不出新意了。 其实这几天,我在向很多书友推荐这本书的时候,他们也有类似的质...
评分1.力量除了遭受道德的评判,也不能[被]全盘否定它的价值。事实上,中国人正是从彼此力量的对比中发现了真实的自己。差距就是差距,不能用文化上的差异为自己辩护。在力量面前,弱者的正当性不能从弱自身获得。力量催逼着中国必须往前走,而不是囿于自己文化的独特性而通过道德...
1840年以来的中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