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业的怀乡病

新闻业的怀乡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作者:许知远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380
译者:
出版时间:2019-9
价格:4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59439130
丛书系列:理想国·许知远作品
图书标签:
  • 许知远
  • 传媒
  • 随笔
  • 新闻学
  • 新闻
  • 理想国
  • 知识分子
  • 传播学
  • 新闻业
  • 怀乡病
  • 媒体反思
  • 文化认同
  • 地方情感
  • 新闻伦理
  • 社会变迁
  • 记忆书写
  • 本土视角
  • 情感叙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一部媒体评论集。许知远从新闻从业者的视角,聚焦《纽约时报》《大西洋月刊》《财富》《经济学人》《连线》等传媒巨擎,对它们的经营理念、发展历史、未来走向进行了有益的梳理,展现了这些传媒帝国的媒体精神。作者回看这个行业的往昔时,在书中漫生出来的尊敬、怀念,以及乡愁般的忧伤,对于今天的新闻从业者和媒体研究人员都不无借鉴作用

编辑推荐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新闻业何为?

面对通稿和“10万+”,还存不存在严肃的新闻业?在历史上,一代代媒体人怀抱着何种梦想投身其中,用自己的雄心和才华重新定义新闻业?

媒体人如何捕捉新时代的风尚,《纽约客》可以告诉你答案

纽约丰富多彩的夜生活使得家乡暗淡无光,享乐主义更具诱惑力。举止粗鄙的罗斯最终创造出《纽约客》,是因为他成功地捕捉到新一代纽约人对于幽默感的理解。

避免取悦他人,不管是权力、市场还是公众

2001年度风云人物评选中,《时代》编辑踌躇再三,最终选择了纽约市前市长鲁道夫·朱利安尼,而不是本·拉登。很显然,在尊重客观与讨好公众之间,《时代》选择了后者。

判断力比勇敢更重要

中国新闻界有两种人:有的人将自己想象成斗士,认为只要尽可能地披露真相,就越可能接近真理;也有人将自己的平庸推卸在制度层面上,抱怨所受的阻拦,而只要面前这座大山消失,前途必然光明。

作者简介

许知远,作家,单向空间联合创办人,《东方历史评论》主编,访谈节目《十三邀》主持人。代表著作有《青年变革者:梁启超(1873—1898)》《那些忧伤的年轻人》《新闻业的怀乡病》《醒来》《一个游荡者的世界》等

目录信息

光荣时代
美国精神的觉醒:《大西洋月刊》 ............ 3
新知识分子的声音:《新共和》 ............ 11
时代传奇:《时代》 ............ 19
商业是使命也是游戏:《财富》 ............ 41
圣徒威廉·肖恩:《纽约客》 ............ 51
旧日的“生活”结束了? ............ 67
拯救衰亡:《洛杉矶时报》 ............ 73
编辑的激情:《时尚先生》 ............ 91
一个时代的终结: 凯瑟琳·格雷厄姆与《华盛顿邮报》 ............ 99
资本家的利器:《福布斯》 ............ 113
摇滚迷情:詹恩·温纳与《滚石》 ............ 119
见证世界:《纽约时报》一百五十年 ............ 135
取悦他人的危险
公民德拉吉 ............ 157
黑幕揭开之后 ............ 171
新闻判断力比勇敢更重要 ............ 179
专业教育的危机 ............ 183
访问的艺术 ............ 187
教堂与国家之争 ............ 195
与公众保持距离 ............ 205
取悦他人的危险 ............ 211
如何管理新闻业 ............ 217
如何捕捉时代风尚 ............ 227
严肃新闻回潮,能够坚持多久? ............ 233
重要,却不够伟大 ............ 241
固执的腔调
我和一本书的故事 ............ 251
亨利·鲁斯的好奇心与我们的理想 ............ 259
无能的青春 ............ 267
我们时代的英雄 ............ 283
中国的惊雷 ............ 291
他们这样缔造了CNN ............ 297
隐藏在利润下的分裂 ............ 305
一份好杂志:《爱丁堡评论》 ............ 315
新经济杂志运动 ............ 321
文艺杂志的理想 ............ 329
《经济学人》的腔调 ............ 337
写作的第三条道路 ............ 343
杰出的经济学家,平庸的专栏作家 ............ 349
尴尬的公共知识分子 ............ 353
马修·阿诺德的遗产 ............ 359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是在图书馆读完的。最初是感动于吴晓波为此书所作的序。所谓勇气,有时并不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绝,而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中的坚持。所幸,这一路,志同道合者一直都有。  

评分

透彻地给吴晓波序里一段让人感受悲壮着的浪漫的文字雷到,之后便是沉吟良久的感动,那是种渐渐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丛林中渐渐升腾或浸润的潮湿柔软的情怀,就算只是被这个城市的存在规划漠然不屑的一份慢节奏的怀念与冥想,也给了我转瞬却又永恒的回归与慰籍,是乡愁的那淡然...  

评分

序言 不切实际的幻想可以被原谅,但如果你拒绝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现状,不相信个人的意志将可能给社会整体的变革带来戏剧性的改变,那么你很可能会错过这个必将被证明是奇特而富于变革意义的时代。 P12 亚当•斯密早在200年前就提醒我们,过细的专业分工正在让人变得工具化...  

评分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心中一直在为要不要考研反复作着斗争。如果不考研,我倾向于找一家自己很喜欢的杂志社工作。当记者,一直是我长久以来的愿望。然而,如今我几乎对所有的媒体感到失望,他们不过是广告商的掮客而已。 在20世纪,记者无疑是个辉煌的职业。《时代》《财富》《...  

评分

新闻的怀乡病是一本做新闻人的入门书,书中阐述了世界新闻内的名人大鄂,新闻界内的具有历程碑事件,是启发、重新思考的新闻的理念和做新闻的意义,让我们读过此书不得不思考些什么,敬仰那些像伍得沃德和伯恩施坦一样优秀的编辑、记者为新闻界曾经作出的辉煌卓越的贡献,那些...  

用户评价

评分

前半本是可以给到四星的,给众多史上赫赫有名的杂志来了一个前世今生的介绍。中后段当作者自以为高点的评论四出时,他偏颇的观点带坏了整本书的走向,诸如把知识分子分成高级低级,在加以批判,呵。

评分

疫情期间看完了,不得不感慨一下新闻业的up and down。

评分

理想国赠书。过度的理想化这一点从豆瓣书评里就看出来了,毕竟大家都觉得这是一本自嗨书,但总得有希望,才有改变的动力。

评分

本来想了解一下新闻业 但是读不下去

评分

看完了,这本书是个宝库钥匙,读晚了。读书了过程中标记了好多书,发现自己太无知了,心里越发不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