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许知远 传媒 随笔 新闻学 新闻 理想国 知识分子 传播学
发表于2025-02-22
新闻业的怀乡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是一部媒体评论集。许知远从新闻从业者的视角,聚焦《纽约时报》《大西洋月刊》《财富》《经济学人》《连线》等传媒巨擎,对它们的经营理念、发展历史、未来走向进行了有益的梳理,展现了这些传媒帝国的媒体精神。作者回看这个行业的往昔时,在书中漫生出来的尊敬、怀念,以及乡愁般的忧伤,对于今天的新闻从业者和媒体研究人员都不无借鉴作用
编辑推荐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新闻业何为?
面对通稿和“10万+”,还存不存在严肃的新闻业?在历史上,一代代媒体人怀抱着何种梦想投身其中,用自己的雄心和才华重新定义新闻业?
媒体人如何捕捉新时代的风尚,《纽约客》可以告诉你答案
纽约丰富多彩的夜生活使得家乡暗淡无光,享乐主义更具诱惑力。举止粗鄙的罗斯最终创造出《纽约客》,是因为他成功地捕捉到新一代纽约人对于幽默感的理解。
避免取悦他人,不管是权力、市场还是公众
2001年度风云人物评选中,《时代》编辑踌躇再三,最终选择了纽约市前市长鲁道夫·朱利安尼,而不是本·拉登。很显然,在尊重客观与讨好公众之间,《时代》选择了后者。
判断力比勇敢更重要
中国新闻界有两种人:有的人将自己想象成斗士,认为只要尽可能地披露真相,就越可能接近真理;也有人将自己的平庸推卸在制度层面上,抱怨所受的阻拦,而只要面前这座大山消失,前途必然光明。
许知远,作家,单向空间联合创办人,《东方历史评论》主编,访谈节目《十三邀》主持人。代表著作有《青年变革者:梁启超(1873—1898)》《那些忧伤的年轻人》《新闻业的怀乡病》《醒来》《一个游荡者的世界》等
“我赶上了中国新闻业黄金时代的尾巴。1990年代末与21世纪初的几年,加速的市场经济改革、加入wto、新经济的兴起,都市生活与中产阶级的涌现,催生出新的、繁荣的新闻与知识的消费市场,也催生出一批新闻界的明星人物,刚刚毕业的我也成为其中之一。这本书的主要篇章,皆写于2001至2003年之间。彼时,我正沉浸于啼声初试的喜悦中,在一份年轻的橙色报纸上,以主笔之名,对911后的世界、中国的转型,做出喋喋不休、经常不知所云的评论,也暗暗期许,在一个迅速跃升的中国扮演李普曼式的角色。”
评分看完了,这本书是个宝库钥匙,读晚了。读书了过程中标记了好多书,发现自己太无知了,心里越发不安。
评分许知远大叔对于美帝媒体行业发展史的略带情绪化的描述无疑让我对传媒有了更深一层的疏远。势利、庸俗、矫揉、一味迎合大众,同时为了竞争而不惜一切无耻的炒作手段。我庆幸自己没有做过新闻梦,王克勤老师那样的少数派在如此不堪的传媒环境里太过孤独了。
评分理想国赠书。过度的理想化这一点从豆瓣书评里就看出来了,毕竟大家都觉得这是一本自嗨书,但总得有希望,才有改变的动力。
评分许知远大叔对于美帝媒体行业发展史的略带情绪化的描述无疑让我对传媒有了更深一层的疏远。势利、庸俗、矫揉、一味迎合大众,同时为了竞争而不惜一切无耻的炒作手段。我庆幸自己没有做过新闻梦,王克勤老师那样的少数派在如此不堪的传媒环境里太过孤独了。
许知远2000年从北大微电子专业毕业以后,开始与朋友准备创办《经济观察报》。他们的目标,是办一份亚洲最有影响力的经济报纸。从01年开始担任《经观》的主笔以来,许知远一直是读者们喜欢的评论作者,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他断断续续地写成了《新闻业的怀乡病》这本书。 作者用...
评分3.8 《新闻业的怀乡病》 许知远 三个深夜,仔细读完。 作者许知远是让我又爱又恨的一个作家。单从这本书的文字来说,由于缺乏系统的文科训练,有一部分的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上经常会让我挠头,猜测其中的意思。掉书袋式的写作方式,也并不值得借鉴(他也在书中承认多次引用某...
评分序言 不切实际的幻想可以被原谅,但如果你拒绝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现状,不相信个人的意志将可能给社会整体的变革带来戏剧性的改变,那么你很可能会错过这个必将被证明是奇特而富于变革意义的时代。 P12 亚当•斯密早在200年前就提醒我们,过细的专业分工正在让人变得工具化...
评分大抵学新闻的,或者新闻从业者都会有许知远所说的这么一种怀乡病吧,曾经确实有过这样一个时代啊,记者当之无愧地接受“无冕之王”的称号,并且为这个职业发自内心的自豪,为寻找求证一个新闻事实奔波拼命以维护这个职业的神圣性和它所带来的使命感。 在这本书里,许知远所着眼...
评分《那些忧伤的年轻人》里弥漫的是浪漫、理想、激情这样的词。是品读。 《新闻业的怀乡病》里的是理性、共识这样的词。 没有多少人会比我读这本书感触更大。 这两本书之间的转换,就是我这两年的改变。 以前的偏狭的“扒粪者”,被宏大的荣誉感召。 最终发现传播的也不过是仇...
新闻业的怀乡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