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无限清单更好的阅读,那就是重读
每一次我们重读一本书,这本书就与从前稍有不同,而我们自己也与从前稍有不同。——博尔赫斯
一个优秀读者,一个成熟的读者,一个思路活泼、追求新意的读者,只能是一个“重读者”。——纳博科夫
14个作家、14本书,还有两位自由主义大师——所谓的遇见,其实是一种保证的相遇
本书收录的十六篇文章,一句一字,都是作者数年来定时定点、在台北某家咖啡馆里写下的。无有节制的所思所想,关于那些应该一读再读的了不起著作,关于当今正在失落的幸福题材、价值理念,更关乎我们自身。面对书籍与人生的无限清单,重读,毋宁是一次中途的驻足和折返,想清楚自己究竟要接近什么、看到什么,以及为什么出发。因此,所谓的遇见,其实是一种保证的相遇:现实世界里好东西来得快消散得也快,你得上下求索,自备而来。
美丽的东西没理由死在我们这一代人,这是犯罪行为。——唐诺
唐诺
本名谢材俊,一九五八年生于台湾宜兰,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系。
曾与朱天文等共组著名文学团体“三三集刊”,后任职出版公司数年。
近十余年专事写作,曾获多种文学奖项,朱天文誉之为“一个谦逊的博学者、聆听者和发想者”。
2013年出版散文力作《尽头》,探索极限和人的现实处境,获评《亚洲周刊》年度十大好书与台湾金鼎奖。
唐诺的书这几年在内地出版的很多,他写与阅读有关的一切东西,对整个文化领域的涉足都非常广。但他的本行是文学评论,早先的一本《读者时代》汇集了这类文章的代表作,让我爱不释手。新书《重读:在咖啡馆遇见14个作家》也是一本文学评论集,书封上写着:唯有重读,才是真正的...
评分(壹) 他在咖啡馆写作 五年前,有一部台湾纪录片,缓慢而有力地讲述了岛屿上的六位文学大家的写作人生。 太平洋的风啊,美丽岛的歌,一片芭蕉叶,一群把中文点染出传奇的孤独者。 杨牧、余光中、郑愁予、周梦蝶、林海音、王文兴…… 的确,每个名字都带着一串著作与光环,...
评分如果略微关心唐诺的写作经历,会发现《阅读的故事》这部作品是他一个较大的转变。在此之前,他出的书主要是为了启蒙转述,而自《阅读的故事》之后出的书(当然包括《尽头》),则都带着一种探寻、思索的意味,而不是简单的翻译启蒙。 为什么会这样? 在《重...
评分 评分如果略微关心唐诺的写作经历,会发现《阅读的故事》这部作品是他一个较大的转变。在此之前,他出的书主要是为了启蒙转述,而自《阅读的故事》之后出的书(当然包括《尽头》),则都带着一种探寻、思索的意味,而不是简单的翻译启蒙。 为什么会这样? 在《重...
一个好的文学评论家,起码得是半个思想家。看的有点累,也很过瘾。
评分重读《重读》,唐诺依然是最与我契合的阅读者。
评分台湾书评人唐诺与妻子朱天心每天步行到台北一家咖啡馆,上二楼,开始一天的阅读,十四个作家就是这样遇见的,其中包括他的妻子朱天心,这本书从纳博科夫到博尔赫斯,从卡尔维诺到康拉德,从契诃夫到果戈理,他的见解复杂而深刻,批评起海明威来入木三分(几乎揭穿了他的底牌),赞扬福克纳深得我心,除了台湾人的文艺腔,几乎无可挑剔,而这种文艺腔,没经过中国简体字的洗礼,读起来就像是见到了多年不遇的远房长辈,让人暗自扭捏心慌。
评分台湾书评人唐诺与妻子朱天心每天步行到台北一家咖啡馆,上二楼,开始一天的阅读,十四个作家就是这样遇见的,其中包括他的妻子朱天心,这本书从纳博科夫到博尔赫斯,从卡尔维诺到康拉德,从契诃夫到果戈理,他的见解复杂而深刻,批评起海明威来入木三分(几乎揭穿了他的底牌),赞扬福克纳深得我心,除了台湾人的文艺腔,几乎无可挑剔,而这种文艺腔,没经过中国简体字的洗礼,读起来就像是见到了多年不遇的远房长辈,让人暗自扭捏心慌。
评分台湾书评人唐诺与妻子朱天心每天步行到台北一家咖啡馆,上二楼,开始一天的阅读,十四个作家就是这样遇见的,其中包括他的妻子朱天心,这本书从纳博科夫到博尔赫斯,从卡尔维诺到康拉德,从契诃夫到果戈理,他的见解复杂而深刻,批评起海明威来入木三分(几乎揭穿了他的底牌),赞扬福克纳深得我心,除了台湾人的文艺腔,几乎无可挑剔,而这种文艺腔,没经过中国简体字的洗礼,读起来就像是见到了多年不遇的远房长辈,让人暗自扭捏心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