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归未来

返归未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戴锦华
出品人:
页数:303
译者:
出版时间:2019-8
价格:3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66589
丛书系列:三联精选(新)
图书标签:
  • 电影
  • 戴锦华
  • 文化研究
  • 电影批评
  • 艺术
  • 2019
  • 社会科学人文
  • 对谈
  • 返归未来
  • 未来主义
  • 哲学思考
  • 时间循环
  • 意识觉醒
  • 人类命运
  • 科技伦理
  • 存在主义
  • 心灵成长
  • 超越自我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著名电影学者戴锦华和王炎围绕电影议题所做的七次深度对谈。通过鲜活犀利的思想碰撞与文字交锋,他们将个体记忆与银幕现实置于20世纪这一动荡多变的历史长流中,向读者揭示出作为一种特殊叙述语言的电影在“书写历史”与“呈现记忆”的过程中带来的谜题、反思、挑战以及寄望。我们将看到,对历史的叙述也是对未来的勾勒,是打开未来想象的钥匙;最终,电影同我们一起不断返归未来。

作者简介

戴锦华,北京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系任教11 年,1993 年起任教于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从事电影、大众传媒与性别研究,开设《影片精读》《中国电影文化史》《文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等课程。曾在五大洲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讲学和访问。专著十余部,被译为多种语言出版。代表作有《浮出历史地表》《雾中风景》《电影批评》《隐形书写》《涉渡之舟》《昨日之岛》《性别中国》等。

❀ ❀ ❀

王炎,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兼职教授。多年海外经历,往来于中美学界从事教学与研究。著有《小说的时间性与现代性——欧洲成长教育小说叙事的时间性研究》《奥斯威辛之后——犹太大屠杀记忆的影像生产》《美国往事——好莱坞镜像与历史记忆》《穿越时间的纵深——从耶路撒冷到纽约》。发表文章百余篇。

目录信息

写在前面 戴锦华
一 光影再现历史
上编 电影如何书写历史
下编 作为历史的未来
二 美国电影中的政治
上编 美国政治“双城记”
下编 金融风暴中大而不倒
三 反恐电影之喻
上编 “反恐时代”与“好莱坞出品”
下编 重访被遮蔽的历史
四 从胶片到数码
上编 电影已死?
中编 “后胶片”美学
下编 电影文化的未来
五 已经怀旧?
上编 经典译制片的神话
中编 大片来了
下编 电影文化的沙漠化
六 冷战间谍片
上编 无形的战线
下编 后冷战价值的消解
七 人文、电影遭遇网络
上编 大众解体与欣赏分众
中编 “作者死亡”与知识转型
下编 人工智能与想象未来
后 记 王炎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抱走我戴爷

评分

对谈的主题多少还是有点散,其关注点也更多在电影所反映的文化政治特征及其与大众文化的交叠,整体谈的是电影背后的东西。而其政治文化的观点可能对我有点隔离,所以体验不深。

评分

片名呼应对谈中所提到的历史、当下与未来的问题。戴爷还是一如既往地炽热地表达对电影的爱。讲述电影已死是为了呼唤电影不死,真是很柔软又坚定的爱意啊。(有许多火花闪现的时刻但对谈更像是电影知识片单理论的普及还是想看更深入细致的个案研究。

评分

在大部分主题的讨论中,美国/好莱坞一直以强大的主体身份被一直参照着。本书结合当下数码转型、新媒体等现象提出了也梳理了很多问题,赞同对媒介的研究或是参照不应仅限于传播学的领域里。很遗憾的是,两位学者对这些问题并未进行尝试性的回答,另外希望有多一些的电影片例。

评分

当我们看电影的时候我们在看什么?戴老师这些年反复的自问自答不但将电影本体论推向了当代社会语境,还设置了更多的思考横亘在电影和其他学科、人文学科与现实社会、当代与历史之间。试问谁不爱戴老师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