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契约论》出版于1762年。作者在书中提出,一个理想的社会应建立在人与人之间而非人与政府之间的契约关系中;卢梭认为,政府的权力来自被统治者的认可,一个完美的社会是为人民的“公共意志”。他提出:“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政治权威在我们的自然状态中并不存在,所以我们需要一个社会契约。在社会契约中,每个人都放弃天然自由,而获取契约自由。他的社会契约思想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深刻地影响了废除欧洲君主绝对权力的运动,和18世纪末北美殖民地摆脱大英帝国统治、建立民主制度的斗争。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及两国的宪法均体现了《社会契约论》的民主思想。
卢梭,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音乐家,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现代民主政体之父”。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强调自由平等,反对压迫;提出“天赋人权”,反对专制、暴政。其代表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
自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政治就凌驾于社会之上,直接主宰着人类的命运。许多明智之士对政治敬而远之,隐身山林。但亦有崇尚理性力量的人们,始终孜孜以求那至善的目标: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政治形式。在数学家刚刚发现勾股定理的时候,哲人就已系统研究什么是人类的“...
评分 评分每一个人心中都有着自己的理想国,只不过在这方面,文学家们更乐于用系统的文字把它奉献出来而已。今天我要讲述的就是一个小国寡民的理想国的故事,不过它不同于老子的古风,而是带着近代民主思想的萌芽,这就是法国思想家卢梭《社会契约论》里的世界。 说实话这本书我读得有些...
评分卢梭在两个多世纪之前的这本著作也许是第一次甚至也是最后一次如此清晰的描绘了人类社会应有的完美图景。它不是柏拉图的“理想国”,不是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不是亚当·斯密的资本主义当然更不会是被中国特色化了的社会主义。 它甚至简单到只有寥寥100多页的篇幅,论述...
评分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用公意、主权、人民、契约、自由、平等等词语勾勒的政治哲学框架(主要是政府与政治共同体的框架)相当大程度将我们带到了一条自相矛盾的死胡同当中,对于诸多的内在矛盾和疑问很难在卢梭自己的体系里面解决,即便是某些体系内自圆其说的部分其实按照我...
醍醐灌顶。2009.3
评分【2020第5本书】非常现代的一本书,它有着当代社会科学作品中难得的简洁、有力。卢梭描述了理想的民主基石,即建立在公民主权之上的公共意志和政府的共存。我在这种关系中读出的是一种基于三权分立、基于各分立职能内人数牵制的和谐,甚至在公共意志的达成上,卢梭似乎认为它们是天性的、不受干扰的、可以实现的。当代社会引入媒体治理视角、西蒙的决策理论等,无疑是加深了卢梭构想的复杂性。我读卢梭的缘起和印象最深的论述,在于公共意愿与个人意愿的并存与划分——人不是绝对自由的,但人也不是全然暴露在政治中的,甚至建立在人与人之上的社会契约是具备“美好而个人幸福”的初衷——对公/私领域的再探索始终是性别研究重要的前提条件。
评分第一遍
评分囫囵吞枣,可再度
评分推荐去看,像熊培云神马的《重新发现社会》中的理论,在这里就可以发现源泉,即使是两百多年的事情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