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馮友蘭 傳記 哲學 三鬆堂自序 迴憶錄 中國哲學 隨筆 文化
发表于2025-04-13
三鬆堂自序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本書於1984年在三聯書店初版,現收錄在馮友蘭作品精選(第二輯)。作為馮友蘭的迴憶錄,所述起自19世紀90年代,迄於20世紀80年代,恰為中國曆史急劇發展之年代。作者憶往思,述舊聞,懷古人,望來者,分四部分:社會(誌環境)、哲學(明專業)、大學(論教育)、展望(申信心)。
前半本寫得很好,耕讀傳書之傢,儒雅求學之人,可惜故事一轉入解放後,文筆就急轉直下,無法卒看,很明顯是戰戰兢兢之狀,如履薄冰,言語間諸多顧慮,屈膝卑顔,判若兩人。慨嘆。
評分沒有讀完,但是讀到馮老暮年時的自我否定,觸目驚心。
評分段子太多瞭。終於知道幾乎每天路過的貝公樓的來曆。不過這位馮先生確實有點狡猾,被主席一眼看穿“不老實”。
評分若驚道術多遷變,請嚮興亡跡裏尋
評分在五四時期的新文化運動中, 在中國哲學史研究方麵的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 的書;並分彆闡釋瞭蔡元培在《中國哲學史大綱》的序言中提齣的該書的四大特 長:證明的方法,扼要的手段,平等的眼光,係統的研究。同時,他認為鬍適的 書,對於資料的真僞,文字的考證,占瞭很大篇幅,而對哲學傢的思想則講得不 夠透,不夠細。但無論如何,在中國哲學史研究近代化方麵,鬍適的創始之功, 是不可埋沒的。 與鬍適的《大綱》對比,他認為自己的《中國哲學史》有兩點可以引以自豪。 第一點是,嚮來的人都認為先秦的名傢就是名學,其主要的辯論就是“閤同異, 離堅白。”作者認為其實辯者之中分二派,一派主張“閤同異”,一派主張“離 堅白”,前者以惠施為首領,後者以公孫龍為首領。第二點是,程顥和程頤兩兄 弟的哲學思想曆來被認為是完全一緻的。
大一时不知哲学为何物,选读了冯老先生的《新原人》、《新理学》等书,阅读越困惑,哲学就是这样子的吗?后来听了一些西方哲学史的课程,才对哲学这门学科有了一点了解。现在想来将冯先生的书作为一种哲学来读,似乎是不太合适的。没有太过仔细的读冯先生这本《自序》,困难、...
評分碰巧晒书看到一张遗落在书本中的书单,读大学时所列,《三松堂自序》在其中。于是就借了一本,饶有兴致地读了起来。这本自序分四部分:社会(环境)、哲学(专业)、大学(教育)、展望(信心),长短不一,作者称之为“有话即长,无话即短”。社会部分尤为精彩,作者记录了清...
評分做人做事有三个境界,自然而得为上,刻意图之为中,迫于形势为下。 冯友兰先生做学问,由中而上,由上转下; 先生做人,本想自然而得取其上,于是并无苛求,自然失之于中,实际往往迫于形势,碍于情面,最终取乎其下。 说做学问。 二三十年代...
評分冯先生90大寿的时候,曾邀请梁先生,梁以冯曾“谄媚江qing”为由断然拒绝。冯与江的关系,冯已在自序中说明。网上经常看见对这件事情的评价,不少是有失偏颇的。这里我把书后附录的年谱摘录一段,是冯90大寿期间二人来往的记录,对感兴趣的朋友或许是个不错的材料。 ----------...
評分书评/你不能责备一个黑暗中的人没有光 ——冯友兰《三松堂自序》 作者/十生 冯友兰,想了解中国哲学就绕不过的一个学人,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冯友兰一生写了很多本书,其中有些书里面的观点因为时势所迫或自身思想发展而有矛...
三鬆堂自序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