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正清中国回忆录

费正清中国回忆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信出版集团
作者:[美] 费正清
出品人:见识城邦
页数:560
译者:阎亚婷
出版时间:2017-1
价格:7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0866378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回忆录
  • 费正清
  • 历史
  • 海外中国研究
  • 传记
  • 近代史
  • 美国
  • 传记(回忆录、日记、年谱、书信)
  • 费正清
  • 中国回忆录
  • 历史人物
  • 外交家
  • 中美关系
  • 学术著作
  • 口述历史
  • 20世纪中国
  • 西方汉学
  • 自传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费正清中国回忆录》是“头号中国通”、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美国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的泰斗费正清唯一的一本个人自传。

在《费正清中国回忆录》里,费正清回顾了自己长达50年的中国情缘,讲述了他半个多世纪与中国有关的生活与工作,记录了他对近现代中国历史的敏锐观察和精辟分析。费正清以博学而洒脱的风格,风趣、清新的笔调,将自己的经历和观察娓娓道来。对读者而言,《费正清中国回忆录》将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个人传记,而是读懂中国历史的一本重要著作。

正如余英时评价的:“作为史学家的费正清,费正清的学术事业——东亚研究中心,费正清在中美关系中所持的立场。三个方面,三条线索,贯穿了费正清的一生,也是费正清的主要业绩所在,主要思想观点所在。”费正清长期观察中国问题,并且和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的重要人物有交往。他的研究和观点不仅影响了几代美国汉学家和西方的中国学界,而且直接或间接影响了美国政界和公众对中国的态度、看法以及政府对华政策的制定。他既是历史的观察者,也是历史的亲历者。

----------

【编辑推荐】

◎全球最权威中国问题专家、“头号中国通”费正清的唯一自传

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为他取中文名“费正清”;麦卡锡主义横行,他被指责为“丢失中国”的人之一;孔飞力、魏斐德、史景迁、傅高义、余英时等全部出自他的门下……他创立了美国的当代中国学,创建了哈佛东亚研究中心;他的著作影响了国际舆论对中国革命的看法;他的学术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美国政府的政策决策。了解现代中国,从阅读费正清开始。

◎一部个人化的现代中国史,一部看懂现代中国无比重要的著作

费正清曾五度来华亲历中国变革,接触、结识宋美龄、孔祥熙、周恩来、邓小平、叶剑英、尼克松、基辛格、胡适、傅斯年、梁思成、林徽因、费孝通、龚澎、乔冠华等上百位中美政学重要人物,见证了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奋起与失落,此可谓空前绝后。这是一个“头号中国通”最完整的传奇人生记录,也是一部个人化的现代中国史。

◎对近现代历史进行重新解读,告诉你一个不一样的中国

蒋介石为什么会丢掉中国?为什么“延安访问团”没能扭转美国对中共的政策?邓小平领导的中国变革将会走向何方?中国将如何走向公民社会?在《费正清中国回忆录》中,费正清以博学而洒脱的风格,风趣、清新的笔调,将自己的经历和观察娓娓道来,同时对现代中国和世界历史的走向进行了透彻的解读。任何人想对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所认识,从阅读这本书开始。

◎中国重要政治、文化人物的独家观察评价,极具看点

蒋介石、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胡适、林徽因、梁思成、郭沫若……和中美政治、文化人物的亲密接触、个人交往,让费正清对他们有着更深切的理解与认识。在这本书里费正清对这些重要人物有着独到的评价,极具看点。可以说,这本书和基辛格的《论中国》、傅高义的《邓小平时代》、陶涵的《蒋介石与现代中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

【评论】

和他的谈话改变了历史。

——基辛格(Henry Kissinger,美国前国务卿)

在哈佛的中国研究领域中,费正清是伟大的奠基者和机构缔造者。他的继任者不是某个个人,而是一群学者。……如果没有一位自信的不懈的斗士,开垦拓荒并创建我们的“东亚王朝”,我们无法像今天这样欣欣向荣。

——傅高义(Erza Vogel,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前主任、《邓小平时代》作者)

我对他心怀崇敬,就如对待一位在你刚起步的时候关注你的长者。对他和他的力量,我从来都仰慕不已。

——史景迁(Jonathan D. Spence,著名历史学家、《追寻现代中国》作者)

作为历史学家他极不寻常,因为对他来说,历史一直延伸到昨日。也许,正是这一点鼓励着他与美国及中国的公众人物保持着极其广泛的联系;当然这也使他知道并关注在国民党及共产党政府统治下中国知识分子所受的苦难。

——谢伟思(John S. Service,美国前驻华外交官)

作为史学家的费正清,费正清的学术事业——“东亚研究中心”,费正清在中美关系中所持的立场。三个方面,三条线索,贯穿了费正清的一生,也是费正清的主要业绩所在,主要思想观点所在。

——余英时(著名历史学家)

费正清一向以历史学家的眼光,透过中国数千年的演变,来分析、评论当前所发生的一切。这是对我国感情最深厚而成见最少的一位正直的美国学者。

——萧乾(著名翻译家、作家)

作者简介

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著名历史学家,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美国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的泰斗,“头号中国通”,哈佛东亚研究中心创始人。生前历任美国远东协会副主席、亚洲协会主席、历史学会主席、东亚研究理事会主席等重要职务,还曾是美国政府外交官、政策顾问。主要代表著作有1948年初版并经多次修订的《美国与中国》,与英国历史学家崔瑞德共同主编的多卷本《剑桥中国史》,与赖肖尔合著的《东亚文明:传统与变革》,以及临终前交付出版的《中国新史》。

目录信息

序 言
第一部分 负笈求学:在五个地方接受教育(1907—1931)
第1章 为何我将目光投向东方
第2章 了解中国
---------
第二部分 我们首次发现中国(1932—1935)
第3章 来到北京
第4章 开始观察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们
第5章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眼中的中国
第6章 哈罗德·伊罗生与恐怖行动
第7章 蒋廷黻和现代化
第8章 成为专家,任教清华
第9章 我们的中国朋友
第10章 访问最早的通商口岸
第11章 首次离开中国
---------
第三部分 学会当一名教授(1936—1940)
第12章 拿到牛津大学博士学位
第13章 开始在哈佛执教
第14章 战争与政策问题
---------
第四部分 华盛顿、重庆和上海(1941—1946)
第15章 来到华盛顿
第16章 战时前往中国
第17章 立足重庆
第18章 玛丽·梅乐斯和战略情报局
第19章 学术中心与美国利益
第20章 1943年——蒋介石开始失去人心
第21章 接触左翼
第22章 与华盛顿的战时新闻局一同工作
第23章 战后中国
---------
第五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残余(1946—1952)
第24章 中国政策和地区研究
第25章 与麦卡锡主义战斗
---------
第六部分 开展中国问题领域研究(1953—1971)
第26章 创立研究中心
第27章 研究领域的组织工作
第28章 在世界各地参观与访问
第29章 越南和美国—东亚关系
---------
第七部分 渡过难关(1972—1981)
第30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今与昔
第31章 与俄国人交往失败
第32章 作为中国友人的波折起伏
第33章 结 语
缩略词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费正清观察家和亲历者的双重身份,让这部传记有着独特的魅力。 常言道:“当事者迷,旁观者清”。书写中国历史尤其是现代史,美国的中国历史学家(譬如:费正清、史景迁、孔飞力、傅高义……甚至是陶涵)可能比中国的历史学者更具有某种优势。他们的局外性,让他们免受政治的影...  

评分

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的著作有三种:第一种是宏观历史巨著,比如《中国:传统和变迁》;第二种对国际汉学的持续追踪,即他发表在《纽约时报》上为国外汉学家各类著作所写的书评;第三种则是这本《中国回忆录》,书里对作为“个人”的普通中国人贴进观察,刻意描绘东西方文化差...  

评分

一位美国学者的中国情结 评《费正清中国回忆录》 近年来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发挥着越来越多的声音,对于中国的评价也多了起来,褒贬不一,有的是赞扬中国取得的成绩,也有的是提出中国将制造些麻烦。声音多了也不是坏事,让我们对中国有一个更多方面的角度,更有利于让我们从自...

评分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 张爱玲《半生缘》里的顾曼桢,处于社会底层的女性知识分子,爱情化为泡影,肉身变为交换,苦苦挣扎,让人潸然泪下。 钱钟书《围城》里的方鸿渐,怀揣着有名无实的克莱登大学的文凭在大学当老师,因为不合时宜、不会钻营,最终被一地鸡毛的生活湮没...  

评分

一位美国学者的中国情结 评《费正清中国回忆录》 近年来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发挥着越来越多的声音,对于中国的评价也多了起来,褒贬不一,有的是赞扬中国取得的成绩,也有的是提出中国将制造些麻烦。声音多了也不是坏事,让我们对中国有一个更多方面的角度,更有利于让我们从自...

用户评价

评分

费正清写起回忆录来,文字的学术味也太浓了;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刚读完他老婆的《林徽因和梁思成》,给我的感觉,费慰梅的文笔的饱满程度远远高于费正清。这本书有大部分就是流水账的记述。

评分

民国学人交往的历史细节

评分

不知道是不是翻译问题,很多话读起来颇为拗口。回到这本书了与其说是“中国回忆录”不如说是费正清自传中关于中国的部分。大篇幅的并不涉及中国,反而对其成长和哈佛大学教育着墨。但看得出来,费正清的意见对美国政府很有影响。

评分

民国学人交往的历史细节

评分

一个人需要一种新的超越自我及儒家思想的态度,而不应在意面子问题甚至清高地拒绝互惠互利||流水内容丰富||几段在中国的内容比较吸引人,特别是和联大众生的交互||@Geneva, Switzerland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